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

个人诗集 - 秋雨诗集 - 诗经今歌·大雅·荡之什(1)
诗经今歌·大雅·荡之什(1)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3-11-22 15:18:04  大河博客

  1. 荡――借姬昌之口告诫后世要汲取先朝覆亡的教训

  天道无私心坦荡,庇护苍生圣君王。今生命舛暴君遇,暴虐荒唐灾祸殃。天降众生来尘世,身遭不幸恨无常。执政害民朝夕变,前景凄凉迷渺茫。

  先圣文王感叹语,评说末代话殷商。纣王暴虐欢无度,聚敛贪赃灾祸殃。执掌朝纲荒废政,妄称天子命当亡。昏君败德人间祸,懊悔出谋划策帮。

  先圣文王感叹语,评说末代话殷商。忠良本应高官做,暴虐飞升多祸乱纲。哀怨流言多蜚语,民间贼盗起强梁。黎民诅咒咬牙恨,讨伐声声传四方。

  先圣文王感叹语,评说败国话殷商。咆哮如雷拍案怒,自身失德怨疯狂。无道昏庸失政德,身边贤达尽逃光。昏庸无道自丧德,辅佐仁臣跑躲藏。

  先圣文王感叹语,评说败国话殷商。沉湎酒囊迷美色,不义昏君朝乱纲。仪态全无失举止,昏庸无道恶心狂。大呼小叫坏形象,颠倒无常命不长。

  先圣文王感叹语,评说亡国话殷商。民情悲苦说无处,苦海无边灾祸殃。亡国濒临已破败,知将魂尽命何乡。朝纲紊乱怨声起,尤似瘟神传远方。

  先圣文王感叹语,评说亡国话殷商。非是上天无善德,而是殷商废典章。即使朝廷臣已老,典章仍在镇朝纲。为何从不谏言纳,大厦将倾命要亡。

  先圣文王感叹语,评说亡国话殷商。先贤智者曾经讲,大树突倾根见光枝叶虽说未染病,树根早死已糟僵。殷商政息后人鉴,夏灭人亡商也亡。

  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关于帝辛之罪恐有不实之词,有言过其实之嫌。由这一首诗歌,令笔者想到了《汤誓》,看来周人在这方面也从商汤那里学到不少。说句题外话,今人多接受了“商代之人善于经商”之说,认为商丘、郑州为经商之古都。商代盘庚迁都殷墟才算开启了农耕文明,商代早期哪里会有商业大都会?

  195811月,毛老人家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中曾说:“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老人家这句话不一定是真理,郭沫若说商代有了商品生产,说明了商代由农业、游牧文明进入到农耕文明,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这与商朝为什么叫应该没有什么关联。

  那个时间交通极不方便,即使有了一点儿商品,人们也不可能走得很远去交换。卫人宁戚贩牛入齐地,只可能发生在两国交界地附近,不可能从今天的鹤壁市跑到山东省去贩卖几头牛,宁戚的家应当在今天的濮阳市附近;抱布贸丝也只能发生在小的地域内,诗经中那位不负责任的丈夫氓与她的妻子两个人的家应当在淇河两岸,且距离不远。就当时的生产资料与交通而言,形不成大的集贸市场,更不可能形成商业之都。商代其间才有了商品,商代初期还是农业、游牧文明,商、殷、殷商之名明显早于商品的出现,商代之名源于经商之说道理显然讲不通。商丘、郑州、偃师、安阳、曲阜等地,或许还有鹤壁,曾做过商代之古都(亳都),而不是经商之都,商代之商并非经商之商,而应该是舜之子商均之商。借着毛老人家并非真理的只言片语,将商代与经商挂起钩来,可谓伟大的创举!今天笔者写了一首《落叶》,抄在下面:

  叶落叶飞叶红黄,西风阵阵助秋凉。枝头飞落飘飞舞,落叶飘飞打我窗。书房独坐赏秋尽,思绪满怀向谁问?

    手拍栏杆遥千里,满天红叶落缤纷。一场秋雨一场寒,叶飞花谢入冬天。只待来年春再绿,窗外明月河汉星伴照人寰。

    一场春风一场暖,百花千树万重山。明春叶绿花开日,众生蛰醒欢歌笑语天地间。人生苦短奔忙碌,不如日月万千年。

    人去乾坤照常转,子孙万代尘世间。不知物换山河变,环境生态不同天。独倚窗前赏叶落,千古人物飞驾鹤。

    秋水长天云紫雨,几朝征战人间浊。周人首创造假史,接踵李唐脏水泼。零落成泥碾作土,夜来读史心不古。

    后朝总把前朝恶,写史中伤人神怒。扫去尘封寻真迹,追思绿叶枝头时。甄别时迁风物改,白纸黑字说有辞。

    积重难返已民俗,互换忠奸时已迟。今人有责拨迷雾,逝者平反泉下知。抛却帝辛骂名纣,销毁曹操罪不实

    隋朝同样很伟大,当年绿叶风华思。奉劝后来执笔者,秉笔直书莫徇私。虽然绿叶飘入土,几曾装点风舞姿。

    风舞姿,零落成泥可惜后人多无知!未若今人追溯往,深思考证莫荒唐。质本洁来还魂洁,质本恶来扬罪状。

    尔今叶落秋埋葬,身死不知世风凉。醉言胡语人笑我,身后谁人把他伤?试看春秋常往复,年年落叶泥土香。

    一朝春尽人将老,叶落人魂两相忘。

  2. 抑――卫武公谆谆教导西周败落之主并自警自厉的长诗

  言行仪表重修身,品德优良高尚人。古语有言说得好,贤君智圣有时昏。平民难免时常错,不有高瞻误假真。智圣位高不远望,芸芸尘世定寒心。

  国有贤能国盛强,四方归训得安康。修身重德做贤圣,域外诸侯结友邦。安邦治国有大计,唯才唯德用贤良。君子楷模威仪树,众志成城万古长。

  诸侯征战起群雄,社稷遭灾坏朝纲。败坏德行国引祸,酒色荒淫怨声声。唯知淫乐业荒废,继往开来化做空。忘却先人创业路,不知法治枉称明。

  皇天不肯佑根基,国运涛涛涌泉思。相望君臣空悔恨,河水东逝命归西。治国继业需勤政,正气民间万众齐。居安忧患常备战,用以平定诸蛮夷。

  黎民安乐太平生,法度求恒谨慎行。应急时常防祸事,言谈举止要从容。民生心系万民敬,功德流芳千古名。白玉有瑕尚可磨,人身污渍永难清。

  胡言乱语甚唐突,真假难分装马虎。话语既出莫反悔,布恩施德奸诈无。推心置腹君臣爱,悼死抚生百姓福。子子孙孙传伟业,年年岁岁庆欢呼。

  待客心诚笑脸迎,和颜悦色敬宾朋。三思谨慎少过失,无愧人神贤圣明。莫道不知身暗处,人人头顶有神灵。世间作恶遭天谴,造孽凡尘必被惩。

  修身明德养情操,仪表端庄人品高。举止言行求完美,有礼彬彬君子貌。光明磊落心慈善,高尚情怀名远飘。以怨报恩无道德,投桃报李有情操。

  坚柔木质作弦琴,琴瑟丝弦调妙音。恭顺温良人品好,立德根基固根深。古来贤圣听相告,明智身行自认真。错把好言劝愚蠢,好言枉费落伤心。

  青春年少气方刚,好歹难分自逞强。身教言传多苦口,耳提面命用心良。无知年幼情方可,已做人君难久长。知错必纠贤哲圣,情知早慧却荒唐。

  苍茫造化有神明,可叹人人志不同。气恼糊涂难礼遇,心烦意乱放悲声。痴情一片良言劝,冷落良言竟不听。反唇讥讽失礼数,骂声老迈自多情。

  幼稚无知年少王,不听古训目空狂。诚心谋略任听用,用我良谋国必强。祸起萧墙天降罪,家亡国破枉悲伤。只凭邪恶德沦丧,社稷黎民遭祸殃。

  注:卫武公亲身经历了西周的盛衰兴亡,当他看到周室衰微,一代不如一代,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卫武公身在淇水岸边朝歌城中,心装天下大事,95岁时写下《抑》,这是一篇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廉政诗歌。

  3. 桑柔――芮伯劝谏周厉王安民保民

  柔桑叶嫩枝繁茂,树下林荫好歇凉。捋采林间桑嫩叶,黎民生活苦悲伤。心忧不断几多愁,丧乱凄凉多祸殃。举首昊天声泪喊,无人相助可怜帮。

  奔驰四马高扬首,旗帜风飘尘土飞。战乱烟云灾祸起,四方争杀决雄雌。生灵涂炭遍天下,兵燹成灾物化灰。载道几多人饿死,国家命运实堪悲。

  途穷日暮将无国,泣泪苍天欲命亡。保命栖身无处躲,不知逃命去何方。生逢乱世细思想,与世无争不逞强。祸患追根谁起始,连绵作梗万民伤?

  忧心隐痛多悲苦,念我故乡屋土房。生不逢时离乱世,苍天发怒祸灾殃。东西南北皆兵燹,无处投奔无处藏。无数历经遭战乱,又闻敌国乱边疆。

  朝廷谋国需心慎,乱象方能消减轻。国事忧心思慎虑,授职封官慧眼明。高温灼热烫伤手,需用清凉净水冰。廉洁为公勤政务,玩忽职守国无宁。

  逆风奔跑遭风阻,阻碍呼吸困路途。百姓情怀求进取,陷身环境志难舒。辛勤耕种盼收获,果实官仓库房储。劳作耕耘收获盼,官家盘剥恶收租。

  苍天降祸命生死,欲灭朝廷所立王。蟊贼天灾虫祸害,庄稼蚕食惨遭殃。伤心哀痛万民苦,满目疮痍田尽荒。累病卧床无力起,虔诚祷告向苍茫。

  君王治理国中乱,万众祈求敬圣王。圣德君王多智慧,群臣辅佐万民帮。蛮横无理昏君恶,自谓贤良乱发狂。败德心黑不理政,黎民被逼泪凄凉。

  郊外林间枝叶茂,麋鹿成群结队从。妄称朋友无诚意,互不相帮反向攻。古人有话言真理,陷身维谷绝境中。

  夸赞圣人神力眼,高瞻百里远观清。眼光短浅愚人目,行为癫狂自忘形。并非有话当缄默,畏忌因何绝语声?

  仁德善良人品好,不求禄位不钻营。小人缺德常心恶,顾盼君恩获宠升。民心思乱官家逼,暴政欺压以命争。

  猎猎风生吹迅猛,莽原空谷扫嘶鸣。善良品德人高尚,空谷情怀颂德声。小人悖理苍天逆,终日阴谋涉垢行。

  猎猎风生吹迅猛,贪婪败类害人精。心非口蜜常欺骗,逆耳忠言醉语声。黑心缺德无良辈,反侮他人是祸星。

  你我虽说朋友好,如何处世不知情。鸟儿展翅飞空旷,难测弯弓射死生。我来本是安全护,你却横眉怒气憎。

  百姓不遵行越轨,皆因苛政把民欺。朝廷不问民生苦,只顾私心获益时。黎民邪僻官家逼,暴政欺民举义旗。

  人间动荡不安定,官贼同心国不宁。诚心劝谏说当面,暗里君王不领情。有人谤我阴风起,我作歌声请尔听。

  1周厉王昏庸暴虐,任用小人,招致外侮,祸害黎民,天下怨声,国家将亡。周厉王卿士芮伯目睹厉王所为,写下这首诗歌。

  2周厉王(?-前828),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西周第十位国王,公元前878年-前841年在位,一说公元前858年-前828年在位。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荣夷公,不听贤臣周公、召公等人劝阻,横征暴敛,奴役百姓,禁止言论,行人来往只能以目光、眼神来示意。他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矛盾加剧,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朝国势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败,贵族和平民怨声载道,于是开始聚众起义,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史称“国人暴动”。厉王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朝边境的彘,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北部。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姬胡死,谥号为厉王。有人说周历王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改革家,不过被记入历史反面人物的档案里,周朝败在了周厉王的手里,这样的所谓改革家还是不要为好!

  注3:芮伯,西伯侯姬发时期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国,伯爵,故称为芮伯国,故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渭水入黄河处的附近,那里也称渭汭,古代汭通作芮,故名芮国。《大雅·绵》中有“虞芮质厥成”,虞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笔者已在《绵》后的2中介绍过虞芮之争,芮国封国七十里以外叫闲田,虞芮争田在今山西省芮城县。周成王亲政后,朝内设三公、三孤和六卿。六卿即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芮伯在西周王室担任司徒,司徒是主管教化的官职。

  河南省济源市有“河上公寻道处”,河上公应当就是芮伯,他曾隐居在王屋山下的黄河三峡,但需要进一步的证据,且此芮伯不应该是写《桑柔》这首诗的芮伯。这位河上公芮伯是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个为老子《道德经》作注释的人,他授给汉文帝素书两卷,被后人誉为帝王之师,故在我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周厉王到汉文帝期间650年之久,写《桑柔》的芮伯不可能活六、七百年。

  河上公芮伯一定是写《桑柔》芮伯的后世孙,因为伯爵司徒在周代是世袭爵位。姬昌封司徒芮伯为诸侯,国存400多年,先封在陕西大荔朝邑,后迁韩城梁带,被秦灭国后迁山西芮城,春秋时又被晋灭,芮侯食邑经垣曲最后落脚至东周畿内之地的济源芮村,与周朝的毛公、召公、樊侯、原伯、虢伯封地相距不远。

  自芮国灭亡到西汉有200多年,但秦灭周、汉代秦不过数十年,河上公芮伯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作为曾经辉煌的周族逸民末代芮伯,自然会仿照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故事,隐名埋姓于王屋山下的黄河三峡。黄河三峡处有石牛,传说就是老子骑坐的青牛。据说河上公芮伯出生于济源市芮村,隐居黄河三峡处的丈人龛坐东朝西面对石牛,可谓犀牛望月之宝地,应了紫气东来之说,确实是研读老子《道德经》的理想场所。但也有人认为芮伯山东琅琊人,也有人说他曾在西安一代隐居,还有人把河上公与战国时期的河上丈人混为一谈,由于史料匮乏,河上公身世一直是个迷。

  关于写《桑柔》的芮伯,明代刘基写有一篇《郁离子·千里马》,说的是芮伯因献马得祸,原文如下: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说成现代的话就是: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一想法。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如今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还是把马献给了周厉王。

  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

  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明明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由刘基这篇文字可知,芮伯被逐的原因是“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而芮伯居功自喜,不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桑柔》中的芮伯也有“凉曰不可,覆背善詈”的遭遇,他劝谏周厉王时,周厉王当面笑着认可,但背后却在怒骂芮伯。而芮伯依然我行我素,矢志不移,“虽曰匪予,既作尔歌”,虽然周厉王身边的佞臣都在咒骂,并且还说咒骂的不是芮伯,芮伯还是写了《桑柔》这首歌唱给他们听。




 

 

诗经今歌·大雅·荡之什(1)

《淇河诗苑》由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主办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