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

个人诗集 - 秋雨诗集 - 九月九菊赋
九月九菊赋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3-10-14 8:49:46  大河博客

   又是重阳节九月九,菊花绽放百花之后,正值深秋。菊花在中国历史悠久,2500年的先秦古籍中就有记载。《诗经》中虽然没有提及,但《礼记·月令》中却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汉代菊花成为药用植物,《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晋末南朝开始出现菊花的栽培,菊花也被作为观赏对象。辞官回归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就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诗句中还有:“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唐代白居易、刘禹锡在诗中咏白菊,李商隐在诗中咏紫菊,杜甫、韦庄等的诗文中,不仅反映了唐代菊花品种渐多,而且说明菊花栽培已较为普遍,菊文化基本形成。唐代黄巢有《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到了宋代,咏菊的诗词多了起来,菊文化走向成熟,菊的别名也多了起来,诸如:寿客、傅延年、节华、更生、金蕊、黄花、阴成、女茎、女华、帝女花、九华等等。是年苏轼任满朝京时,前去拜见王安石,见书房砚下露一纸角,取出观看知是王安石未完《咏菊》诗稿,写的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因为,菊花开在深秋,与霜鏖战,花瓣干死也不会掉落地上。所以,苏轼暗笑王安石江郎才尽,认定诗句是乱弹琴。于是,提笔依韵续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此,是苏轼被迁任黄州,自哀自怨为改诗触犯师颜才会有此结局。光阴荏苒,黄州重阳节后,好友来访,连日大风,苏轼忽然想起后花园数种黄菊,于是携友同往观菊。待到菊花棚下,见满地铺金,菊花枝头尽落。苏轼哑然无语,顿想起所续诗句,羞愧得无地自容。后苏轼对朋友说:“小弟初然被谪,只道宰相恨我,摘其短处,公报私仇。谁知他到不错,错在自身,真知灼见,诗尚有误,何况其他!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所经一失长一智。”

  到了元代,“金菊香”成为元曲曲牌。到了清代,菊花走进了《红楼梦》,大观园中,种菊,潇湘妃子咏菊、问菊、菊梦,供菊、菊影,蕉下客簪菊、残菊,把菊文化推向一个高峰。正是:

年年岁岁度重阳,花谢霜飞独蕊黄。

屈原绝笔餐秋色,陶令篱笆赏素妆。

《诗经》身影无文载,《月令》黄花透字香。

南朝始有种移植,唐代流传诗墨迹。

乐天平仄咏白花,梦得诗文歌素葩。

黄巢不第抒愤慨,凭借黄花换朝代。

等待天时九月八,长安金甲江山改。

江山易主十国经,两宋填词文化兴。

荆公笔下金落尘,苏轼无知笑师门。

学海无涯今方信,黄州秋后落缤纷。

宫阙江南躲偏安,宋代风流数词人。

人比黄花李清照,陆游成大梅尧臣。

金元词曲歌琴韵,北国赋秋元好问。

赋诗作画黄花瘦,明代唐寅见情真。

红楼忆访大观梦,咏画供千古开来又到秋,深秋只为赏枝头。

不争春色百花后,结友梅兰松竹求。

一任风刀霜剑逼,不屈不挠不低头。

赞美花枯守干枝,强于污淖陷渠沟。




 

 

九月九菊赋

《淇河诗苑》由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主办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老农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