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大地上缠绕着一条蓝色的丝带,她源自山西省陵川县之
淇山,一路蛇行斗折,迤逦绵延,逾辉县,越林州,从黄花营
入鹤壁,贯穿“两县三区”100多公里。
她水肥丰厚,孕育了流域的文明,润泽着两岸的土地,被鹤壁
人民誉为“母亲河”。
她就是淇河。
淇河日夜奔腾不息,从远古流到今天。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约公元前50世纪,我们的先民已在淇
河沿岸繁衍生息,后进入仰韶文化期,到约公元前28世纪至公
元约前23世纪,进入龙山文化期,到公元约前22世纪时,尧命
鲧治水,无功。
鲧子禹奉命治理洪水。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13首描绘了淇河的潋滟。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在《全唐诗》中,竟有包括李
白、杜甫、王维在内的28位诗人以及52首诗颂咏淇河,淇河的
历史地位和曾有过的影响便略见一斑。
而春秋末期孙武在云梦山创作的《孙子兵法》堪称最早的“兵
经”。
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隐居许家沟村创作完成的《三国志通
俗演义》和《水浒全传》享誉海内外,这说明淇河儿女曾经为
丰富世界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因此说淇河是一条“史河”、
“诗河”、和“文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