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前言    后记   附录    编辑者简介

 

卫女
南宋·林同

 

 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归宁不可得,何以写吾忧。
不似肥泉水,悠悠淇上流。

 

《全宋诗》卷3418

【题解】
      该诗引用《诗经》中许穆夫人《泉水》和《竹竿》里的词句,显然诗人是把“卫女”一词作为美丽、善良、忠贞于爱情和祖国的女子甚至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爱国忠良来看的。该诗明写卫女不能回家探望父母之苦,实际上是曲折地抒发南宋时期爱国将士们对收复长江以北国土的渴望,对家乡的思念,对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南宋王朝不满。作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卫女 对祖国家乡的思念象淇河之水一样,悠悠不息,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
     卫女:卫国之女许穆夫人的化身。历史上因多有像《诗经·国风》中的《泉水》、《载驰》、《竹竿》三首诗歌记述 和歌颂远嫁许国的卫国之女许穆夫人忠于祖国,不忘故土,孝敬父母,执节不移事迹的诗文,因此“卫女”成了忠于祖国,不忘故土,孝敬父母,执节不移的忠烈之女、甚至于爱国之士的代名词。
     归宁:古时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
     何以写吾忧:用什么来排遣我的忧愁。《诗经·国风·卫风》中载许穆夫人《竹竿》一诗,诗中有:“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写,通“泻、卸、泄”。
     肥泉:或作淝,卫国河流名。毛传:“所出同,所归异曰肥泉。”淇县有关专家认为,肥泉即折胫河,又称澳水、泉源水、阳河、勺金河、太和泉水。自殷纣王与妲己观朝涉,折樵夫股胫验髓之后,易名折胫河。该河古入淇河,后经西沿村入卫河。《博物志》谓之“澳水。”《一统志》:“泉源水在淇县南,一名阳河,即古肥泉也。”
     悠悠淇上流:《诗经·邶风·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淇上,淇水 之上,即淇水之滨。主要是今河南省北部淇河流经的鹤壁市地域。
【作者简介】
     林同(?—1276),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福建省福清市)人。以荫授官,弃不仕。恭帝德 祐二年(1276),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始以孝著,终以忠闻”。有《孝诗》 :凡《圣人之孝》十首,《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仙佛之孝》十首,《异域之孝》十首,《物类之孝》十首。刘克庄为之序。    

上一首<---本首--->下一首

 

返回主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