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桥下水汤汤,
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
一痕残月杏花香。
《查慎行诗选》
【题解】
高登桥下,河水汤汤,早春拂晓,春寒料峭,天色微明,天空残月斜挂,树上杏花飘香,作者用白描手法记述下途经淇县之古淇园的所见所
闻。宛然是一幅恬静的古淇园早春拂晓图。也透露出作者抚今追昔,对人事沧桑的感慨,略含些许苍凉之意。
【注释】
高登桥:位于淇县南关西南三里许的胫河北。据明嘉靖24年(1545年)淇县知县张宜所立高登碑记载,此桥是乡耆老人高登为父母官分忧,为百姓解难,自己出白金百余两所修,所以以高登命之。
汤汤:shāngshāng,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朝涉河:折胫河。传说一个冬天的早晨,纣王和妲己在摘星楼上,看到一老人涉水过河犹豫为难,便问身边的大臣是什么原因。大臣说:“因为老汉的骨髓不满,清晨天气冷,涉水更冷,所以呻吟难涉。”纣王和妲己不信,就命武士下楼将老人抓来,当场将老人的胫骨砍断验证
淇园:我国第一座以竹为主的王侯园林,被誉为华夏第一园。位河南省淇县
北古淇奥——淇河湾内。一般认为是西周晚期卫武公(前812—前757在位)所建。《述异记》曰:“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明朝袁中道的《袁中道集》中有这样的话:“予记班彪《志》曰:‘淇园,殷纣之竹箭园。’又不始卫武公矣。”六朝人戴凯之《竹谱》也说:“淇园,卫地,殷纣竹箭园也。见班彪《志》。”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1727),名嗣琏,字夏重,清朝海宁(今属浙江省)人。诗学宋人,多抒发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业堂集》。
附有关资料:
高登桥,原位于淇县南关西南三里许的胫河北,桥已毁,但高登桥碑还在,廿世纪五十年代南吏庄民众将石碑运至村西头大柳树下,一直沉睡了半个世纪。2002年5月中旬经贸委王保法同志告诉我,便约党校退休教师岳武佐,文化馆退休干部张长宏,于18至23日连续三次到南吏庄考察高登碑,对高登其人有了深刻的了解,使我们不禁肃然起敬。在村民高志军(60岁)等人的帮助下,我们费了很大劲,因部分字风化模糊不清,甚至有的字已脱落,经我们仔细端详、揣摩,不但抄下了碑阳,也抄下了碑阴。其碑是明嘉靖24年(1545年)淇县知县张宜为乡耆老人高登所立,桥名也以高登命之。知县何以为高登树碑立传?又何以以高登之名命桥名?明嘉靖时,此段御道被大水冲决二、三里,泥深数尺,来往者常涉泥水而过,车行更为艰难。知县张宜忧之,南吏庄高登老者曰:“明府父母也,吾侪其子也,子不分父母忧可乎!”高登为父母官分忧,为百姓解难,遂出白金(古代白银也称白金)百余两,用亲戚与族人,终将桥建好,路垫高,使淤泥坑变为通途,过者俱便。桥建成后,高登家产用尽,只好在驿路旁,搭几间房住,过着穷困的生活。其事迹使人无不感动,知县张宜为表彰高登的非凡义举,特立石碑于御路旁,也破天荒地以高登之名命桥名。时隔34年明万历乙卯(1579年),淇县知县唐山卜又将碑阳重刻,“高登桥”三个字更大了。可见高登事迹感人致深,影响深远。
村民高志军,还专程到小北阳查阅了高氏家谱,是这样记载高登的:“高登,虎山,三子,字淇园,明朝隆庆年间卒。乡耆,好义乐施,捐资建桥,邑令张公宜,题碣
曰高登桥,有记载。”清顺治《淇县志》、乾隆《淇县志》都有记载。
这里只将高登桥碑,碑阳与碑阴“创建高登桥碑阴记”及标注附后。
(暂缺)
注:1.括号内为风化没字部分,现所填字为高志军、关永江顺其意而填。
2.万历乙卯年为公元1579年。
“创建高登桥碑阴记”
或部余日,桥何以高登名也?余曰非名高登也,以登之有功,于是以其名之也。吾淇道南拴叁省,往来者日以万计,县治西南三里许,故为山水冲决贰叁里,成淤泥坑,常数尺,过者艰于厉揭,虽隆冬亦不能免,大小车甚有叁贰拾□□。前者义斋张侯来尹兹邑。会郡守欧公按部侯集居民榻橙及户扉,乃得小路渡焉,侯甚忧之。古恒以受累言,因始任来避忌不敢遽兴工治。民高登乡耆老人曰:“明府父母也,吾侪其子也,子不分父母忧可乎!”遂出白金百余两,鸠工琢石于灵山,姻友助车辆若干,族人助夫役若干,不劳侯分毫,心力厥,越数月工告成。过者俱便,桥曰高登,盖欲使往来者知斯之有功也。侯蒲坂人讳宜。名士岭成子乡荐,义斋其别号云。
……嘉靖贰拾四年(1545年)己巳春月吉旦淇痒生徐明撰
淇县知县张宜丞王珂主簿○○典史梁○水县儒
教谕刘柏璋训导宁居间、张维藩
注释:
①厉揭:涉水。连衣涉水叫厉,提起衣裳涉水叫揭。
②尹(y n):这里为治理。
③接部:巡查部属。
④户扉:门扇、屋门。
⑤遽(j ):匆忙,仓猝。
⑥吾侪(ch i):我的同辈。
⑦姻友:因婚姻而结成的亲戚。
⑧薄坂(反):地名。在山西省永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