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幽思忆赵国
鹤壁名胜 - 烽火幽思忆赵国
烽火幽思忆赵国
 
作者:hbwxl  加入时间:2010-12-13 8:45:46  hbwxl

    烽火台,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一项重要防御工作。我市牟山附近也有一处沉睡2300年的古烽火台。2010年12月11日,我们一行15人骑车来到大河涧乡马横岭村,登临马家寨,领略了古烽火台的雄姿和风采。
      在马横岭村西,有一座山头叫马家寨,海拔658米,由于人迹少至,山头上的烽火台保存相对完好,呈圆形的烽火台下半部分以天然岩石为基础,上半部分则由石块垒砌而成。烽火台上面为一片平地,平地上长满了树木和野草,约有400平方米。还有窑洞村三山坡上那绵延1300米长的古城垣,看上去就像牧羊人垒起的矮墙,但这确确实实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段长城,比秦长城还要“老”得多的古长城。大河涧乡的这些古城垣、烽火台、将军墓等地都与赵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彰显着赵都中牟的历史遗韵,它的存在证明了赵国缺失的38年历史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牟山一带。
     战国初期,战国七雄中的赵国无论从疆土,人口,实力上来看都不是最强大的,甚至连三强都数不上。楚国地处南方,沃野千里、带甲百万,可攻可守;齐国雄占东方,国富民强;魏国铁甲雄兵,屡攻赵国,孙膑曾用计围魏救赵;秦国地势险要、兵伍善战。只有燕,韩实力稍逊。而赵地处各国之要冲,北有胡燕,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秦国。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赵国似乎只有招架之力,修筑长城也许是最好的防御手段。赵国自公元前424年在中牟建都,至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38年间也留下了许多防御工事,古城垣、烽火台是其历史见证。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果不是航拍照片和享有“中国古长城之父”美誉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老教授罗哲文的实地考证,很容易会遗漏掉这处极有价值的历史遗迹。
     赵国为战国七雄之一,期间能臣、健将、义士、名儒相约辈出。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带出一支优秀的部队,同样优秀的部队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臣将相,《将相和》中的廉颇和蔺相如,能征惯战的将领赵奢、李牧等,最终毁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手上。秦赵“长平之战”坑赵卒40万,使赵国元气大伤,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
     史云:“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期也不例外,谁对谁错,很难评说。游阅古史旧地,站在烽火台旁,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烽火连天的场面。两千三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古今多少兴亡史,都付驴友笑谈中!

张岳华先生在其博客《鹤壁谈古》:《鹤壁三坡石墙是抗日工事而绝对不是“赵南长城”剖析》一文中否定“赵南长城”。

http://hi.baidu.com/hbyuehua/blog/category/%BA%D7%B1%DA%CC%B8%B9%C5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王喜林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淇县之窗》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