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鹿台遗址上,修建了鹿台阁和“朝歌文化园”。
文化园占地380亩,总投资3.3亿元,其中主体建筑鹿台博物馆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采用商代“四阿重檐、茅茨土阶 、泥墙木骨”的高台建筑形式,高38米,分上下5层,是以殷商故事为文化渊源而修建的群众性、开放性公共文化旅游场所,具有游览、娱乐、休闲等功能。鹿台阁雄伟高大,气势不凡,它承载了厚重的殷商历史,成为古老鹤壁的地标性建筑。鹿台阁与美丽的淇河美景相映衬,与同时修建的古朴典雅的“朝歌里”人文小镇比邻,离“淇奥翠境”游乐园不远,成为老百姓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的胜地。
2016年开始,盛况空前的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会址移到鹿台阁。作为鹤壁市的文化名片,朝歌文化园鹿台阁揭开神秘面纱,喜迎八方宾朋。如今,各地的游客乘坐高铁经过鹤壁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巍峨的鹿台阁。到了晚上,华灯齐放,映衬着潋滟的淇河水,真的美不胜收。
终于,进入祖国繁荣昌盛新时代的时候,规模宏大的鹿台阁,为古老的殷商文化展现了新的形象,赋予了新的内涵,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一南一北,两处与“鹿台”相关的遗址,一处供奉了周文王,一处修建了鹿台阁;一处交回了三千年前的周朝,一处融入到现代化的都市……
参考书目:
1、 夏鼐: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
2、 司马迁:《史记》,上海书局,1988年1月版。
3、 《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2月。
4、 《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
5、 清顺治《淇县志》,淇县史志办藏影印本。
6、 明万历《卫辉府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
7、 清顺治《河南通志》,大象出版社影印本,2016年8月。
8、 清乾隆《淇县志》,淇县史志办藏手抄本。
9、 清康熙《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14年9月。
10、 清嘉庆《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9年4月。
11、 《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2、 《淇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
13、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0年9月25日公布。
14、 郭沫若:《观圆形殉葬坑》
15、 燕昭安:《淇水三千年》,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