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
泰极仙翁即崇祯的佐证
泰极仙翁说,他“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我们到云梦山看看。
泰极仙翁在云梦山访道修真的痕迹已不复存在。
云梦山水帘洞口西侧,有《仙洞偶笔》摩崖诗。诗曰 : 盘古谁施开混针,斜穿山腹作仙心。我来洞代先开口,心似山空古在今。〈其一〉洞为仙人万古留, 泉滃仙髓带云流。 乘云愿洒泉为雨, 飞润闫浮四百州。〈其二〉〉
淇园懒云孙柱史
的关键是“”。“古在今”是颇费解的,也是最重要的。查辞书,古时称人死叫作古。古:即“作古”之省称。在:居于,处于。今:这,此。古在今:即作古之人居于此,都说他死了,实际上他就住在这里。这是仙人的一段经历。
《“洞为仙人万古留,”。在中国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孙柱史就是孙徵兰。他《仙洞偶笔》主要告诉我们以下几点:1,仙人有皇帝身份;2,都说他死了,实际上他就住在这里;3,他在流浪。
徵兰的署名更耐人寻味,“淇园懒云孙柱史”。“淇园”是淇县的代称。孙征兰又将御史改称“柱史”。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孙徵兰是淇县南阳村人,明末御史,其后人称其为转本御史,崇祯皇帝的秘书。孙徵兰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福建道监察御史。崇祯很信任他。应该说孙徵兰的辉煌时代就在崇祯年间。然而崇祯八年他却回到了家乡。回家的原因无人清楚,不是被革职,也不是告老还乡,因为当时他不足五十岁。回乡之后,孙徵兰也很少在家安居,常常离家不归。行踪诡秘,游山玩水,题写摩崖,看风水,布镇物。人们不晓得他要干什么。淇县的山山水水,卫辉的许多地方都留有他的足迹,也有他的墨迹。仅在淇县孙徵兰就建造了印月峰、衡门别墅、衡门三座庙、南阳玉皇阁等浩大工程,还建有一些大镇物。这些巨大开支远远超出了孙徵兰本人的承受能力。这样,孙徵兰成了一名神秘人物。
原来,“柱史”又叫“柱下史”,是周朝时的官名,是一类站在殿柱下面,听从国王派遣的官,相当于后来的御史。孙徵兰写仙人,自称是柱下史,岂不是说他是仙人的柱下史?
孙徵兰的《仙洞偶笔》与扯淡碑碑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它们是姊妹篇。进一步证明泰极仙翁就是崇祯。
孙徵兰还有一些与仙人有关的诗文
其一,《淇园幽胜》
孙徵兰《淇园幽胜》诗,也颇耐人寻味。
诗曰:闫浮何处觅真仙,景入淇滨兴婉然。
峰约鸟调云外乐,竹邀鱼舞石中泉。
款宾溪织萝为径,扩座山擎树作天。
缥渺随心皆化蝶,袖能酒外织褊櫏。
在《仙洞偶笔》中,仙人是“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闫浮四百州”,雄心勃勃。到《淇园幽胜》诗时,仙人就出现了“缥渺随心皆化蝶”的问题,失望了。孙徵兰不得不劝说道“袖能酒外织褊櫏”。
其二,《空山独臥》
《空山独臥》,诗曰:
闲花谷口任纷纷,万事仙翁总不闻。
宝剑横磨三尺焰, 锦囊满贮一溪云。
似知狎客猿清啸,谁遣摇窗竹弄文。
莫道幽斋无契伴,颠风狂月我全分。
这时的仙翁不仅是失望,而且是忿怒了。孙徵兰不得不马上表态:“莫道幽斋无契伴,颠风狂月我全分”。
其三,《雨过春郊》孙徵兰又一次说道:
鮫珠万斛破空来,四望春原景骤开。
洞口莎须欣膏沐,山头云帽爱风裁。
娇含柳叶凝青眼,笑引桃花欲馥腮。
且是仙翁无事事,牛见蓑笠送诗媒。
这时的仙翁心情平静了,大约是无可奈何地适应了环境。出现了“且是仙翁无事事,牛见蓑笠送诗媒”的情景。
从孙徵兰写仙翁的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仙翁思想变化的经历。其次,可以看到孙徵兰对仙翁的态度是忠贞不渝。分明是君臣关系。
据说,崇祯很早就看到了明朝灭亡的必然性,他就派人到全国各地为他选择避难地,修避难行宫。为崇祯在平山县修避难行宫的林清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派人出京选择避难隐居地,不可能只选一个人,或选几个。孙徵兰原本是崇祯的下属,关系很好。淇县属南逃必经之地。所从我们有理由认为孙徵兰也是被派下来修避难行宫的一个。
孙徵兰在家乡有一定的影力。在淇县他职位最高,名声最大,加上他文武双全,办事能力过人,他完全可以充当崇祯在淇县的保护伞。对崇祯生活上可以照顾,政治上可以掩护。做崇祯在淇县的靠山。时间一长崇祯的道人身分固定下来以后,就没有人再怀疑崇祯的身分了,崇祯不仅可以以道人身分在淇县活动,而且可以随便与外界联系。因为孙征兰的关系,淇县县令柴望对崇祯就特别客气就是证明。崇祯能与一届政府搞好关系,作为“道人”与以后的各届政府也都容易搞好关系。这对崇祯长期隐居有莫大好处。
在云梦山还有顺治七年何±琦、嵩岳父写的《云梦山游记》,曰:“余卒祀事,曳杖欲出,见一羽流,案写黄庭。神气清幻,光彩焕发。心大异之,曰:此非天台刘晨?何以在此?童子对曰:此非刘晨,乃吾师玉环子也。服气吐纳,盖有年矣。欲窥洞,幽暗莫视,引炬照之,悬珠丛滴,内有一坎,其深难测,水味甘冽,即琼浆不啻也。然而,暮山已紫,孤鹤寻巢,群鹿辞溪。玉环相送,余也告别。”
作者见一羽流心大异之。说明这一羽流是新来的,既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案写黄庭。神气清幻,光彩焕发。”这岂不就是泰极仙翁的初来形象。
还见到一块《再游云梦》碑
顺治九年,淇县县令柴望在《再游云梦》一诗中曰:
风流谢眺侠山上,与我同心羡古风。
乱草丛中摹旧刻,寒泉夜里探仙翁。
空天月上峰围白,斗室灯悬石放红。
清兴一年虽两度,尚解未教在云梦。
时隔三年之后的顺治九年,县令柴望同朋友在云梦山游玩,白天没时间,还要“寒泉夜里探仙翁”。
何±琦“欲窥洞,幽暗莫视,引炬照之,悬珠丛滴,内有一坎……”。县令柴望“寒泉夜里探仙翁”。孙徵兰“我来洞代先开口”。可见清初羽流、仙翁、仙人同居云梦山水帘洞,称呼不同,实为一人。何士琦对羽流表现出惊奇与敬仰,柴望表现出关心与崇敬,孙徵兰表现的是忠贞与歌颂。
附二
《明史》对崇祯出逃的佐证
《明史·李邦华传》记载“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邦华密疏,请帝固守京师,仿永乐朝故事。太子监国南都。居数日,未得命。又请定、永二王分封太平、宁国二府,拱护两京。帝得书,意动。绕殿行,且读且叹。将行其言,会帝召对群臣,中允李明睿疏言南迁,便给事中光时亨以倡言泄密,纠之。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邦华策不议。”
可见崇祯早有在迫不已的情况下逃离京城的思想意愿,且有出逃的方法:那就是“仿永乐朝故事”。不议不等于不执行。
什么是仿永乐朝故事呢?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率领的北方军队和建文帝朱允炆的军队共打了4年的战争,最后建文帝军队被打败。在朱棣军队即将攻破都城南京之时,朱允炆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假装自焚而亡,从地宫内逃出,图谋东山再起。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即永乐皇帝。仿照建文帝在即将城破之时,用一种假象作掩护逃出京城,即仿永乐朝故事。
其次,崇祯有充分的准备逃离时间
从十七年二月到三月十八日日螟太监曹化淳启彰义门,贼尽入这一个月都是崇祯的准备时间。
再次,崇祯有充分的逃离时间
三月十八日,帝召提督京营王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到十九日天未明,皇城不守,都是崇祯逃跑的时间。
《马土奇传》曰:“十七年三月城陷,世奇方早食,投箸起,问帝安在?东宫二王安在?或言帝己出城,或言崩,或又言东宫二王被执。世奇曰:嗟乎!吾不死安之!!”
在皇城不守的第一时间,宫中传出两种声音,“或言帝己出城,或言崩”。哪一个对呢?
崇祯还有江南大片国土,大臣们早有建议,要崇祯迁都南京。崇祯又早有出逃的思想准备,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有足够的出逃时间。在这种形势下,年轻好胜的崇祯出逃是合乎逻辑的发展。“帝崩於万岁山”是仿永乐朝故事用的道具,是一种假象,是作掩护逃出京城的手段。所以,“帝已出城”说,有道理,可信。这就是仿永乐朝故事。
帝“崩”说有一具尸体在,很能迷惑人。但它不合乎逻辑。崇祯早有出逃的思想准备,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有足够的出逃时间。十八日白天自成还派人“见帝求禅位。帝怒叱之。下诏亲征。”似乎有大动作。但并未见帝亲征,在没有任何变故的情况下,突然帝“崩”。这可能吗?第二,李自成的部下没有人认识崇祯的,他们怎么知道吊死多日、以发覆面的尸体是崇祯呢?那就是一件写有衣襟诏的衣服。写有衣襟诏的衣服多人都可以穿。但不是穿了这件衣服都是崇祯。听说崇祯尸体找到了,“自成命以宫扇载出,盛柳棺,置东华门外。”不几天,丙辰日“贼迁帝后梓宫於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之。”就埋掉了。李自成没有找人指认,更没验明正身。要说这具尸体就是真崇祯,有多少可信度呢?
死,可采用多种方式。用自缢,以发覆面,又穿有标志性的衣襟诏外衣。这就有造假、伪装、蒙骗的嫌疑。仿永乐朝故事本身就有造假象的环节,这个有重大嫌疑未经验明正身的尸体会是崇祯吗?!!
衣襟诏也隐藏着秘密。崇祯既然决心“任贼分裂”,目的是“无伤百姓一人”。为什么不亲见自成?反而死在煤山,让自成“大索”。这岂能达到“无伤百姓一人”之目的?崇祯既认为明亡是“诸臣误朕”的结果,且“死无面目见祖宗”,何不生而卷土重来,为祖宗争光?
《明史》有些描述缺少真实性。十八日晚崇祯亲手杀死两位亲生女儿,逼死皇后。国破家亡,这是何等的苦与痛,何等悲与忿?!为什么偏要再忍受一夜的惨痛煎熬,挨到昧爽內城陷再自杀?
守城总指挥王承恩的任务是却敌保主,敌既不能却,保主就是唯一要务。王承思为什么不强逼主子出逃,而是陪着“主子”在宫中遛达,单等內城陷落之后再去上吊死呢?
找一个与崇祯年龄、身高、长相、胖瘦等相仿的人,化装成崇祯,披头散发,吊死,脸部变形,风吹日晒几天。不要说自成没有请人辨认,即便请了,没有高科技,一下能认得清吗?仿永乐朝故事就有一个造假环节,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煤山吊死的尸体是一幅道具,是掩盖崇祯逃脱的工具。
宫中已造成了崇祯吊死煤山的假象,就必须维护这个假象,把假的说成真的,才能掩护崇祯逃出京城的真象,并且保证以后的平安。如果说崇祯逃出了京城,李自成岂不派兵追赶,崇祯还能逃掉吗?岂不前功尽弃?正是要转移李自成的视线,以假成真,保护崇祯。所以,宫中的舆论界必须说“帝崩”,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崇祯是金蝉脱壳了,说吊死煤山的是一个假崇祯。
附:三
河北省平山县“崇祯避难行宫”简介
河北省平山县天桂山有崇祯避难行宫。据平山县志和天桂山当地传说,明朝末年,崇祯在义军纷起,李自成进逼北京的情况下,深感大势己去,便拨巨资,令心腹太监林清德出京修避难行宫。林清德选中了天桂山。
从顺治五年(1648年)开始,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功告成。前后经历了四十多年。因为明朝灭亡了,故更名为青龙观道院。道院东西南北皆设山门,东门叫朝圣门,南门叫朱雀门,朱雀门建在高50米,长约200米的大石堤上,工程十分浩大。里边埋了许多金银。故有大椿(堤)塌了大椿修之说。北门叫玉宫门。西门二门上有一幅联曰:“他地特无地,元天别有天。”
真武殿是青龙观道院的大型主体建筑。座落在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基石上刻有“云集台”三字。殿内供真武铜像,上方悬一块“玄天真武北极大帝”的匾额,廊柱上一幅联曰:“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武当归正道练就金身。”真武殿下云集台中空,曾供有崇祯遗像。传言崇祯是由天上的真武下凡转生的,真武铜像就是崇祯的星像。
青龙观道院从内涵上讲,各座殿堂既有道观之称,又有皇宫之名。如真武殿又名钦安殿,两侧设朝房、御花园、西部意建朝阳院,又建有落驾亭、卧龙亭等。
当年青龙观“显赫一时,富甲一方”,前后山数庄山民俱为青龙观佃户。土地达4000多亩,年收租达400石。在通往北京的路上,还有不少钱庄和店铺。
青龙观道院从顺治、康熙年间的大兴土木到乾隆年间的守成,其后200年里,则由于长期失修,几经萧条。〈内容全部来自《天桂山》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