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之声(三)出洋相的孔家弟子
燕昭安
音乐招谁惹谁了?
音乐招谁惹谁了?
但是,“郑卫之声”,在历史上却基本上是个贬义词,一直有人贬低、谩骂,说它是靡靡之音。郑卫之声究竟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需要人们再认识。让郑卫之声蒙上一层耻辱的面纱,遭受曲解、误会甚至侮辱,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淇水之滨出过一个事件,叫“弟子掩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宋代《续博物志》里边,都记载有这个事情,说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路、宰予等等,坐着马车出游,宣传孔夫子的思想。一天傍晚的时候,来到一座城邑,准备住下。这个地方非常繁华,处处笙歌,可以听到丝竹音乐声,还看到一些红男绿女在街头空地伴着音乐跳舞。颜回下车打听,这是什么地方?路边的人告诉他,说这是朝歌城。颜回一听此地是朝歌,居然大惊失色,慌忙跳上马车,命令车夫赶紧催马快跑,说这个地方不能停留。他还命令其他弟子们,捂住眼睛,都给我捂住眼睛!这是“凶地”,不要看,不要看。
颜回他们听说朝歌就惊慌失措,纯粹是出洋相,作秀!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把商纣王亡国的原因归罪于音乐,把脏水泼到郑卫之声头上,把不符合雅乐的民间音乐贬之为“靡靡之音”,甚至夸张到说那是“凶音”,亡国之音。就连“朝歌”这个地名也受到株连,说什么“夫朝歌者,不时也(《史记·乐书》)”,说早上应该读书、学礼,早上唱歌,不是时候。所以,颜回让车上的人都“掩目”,捂住眼睛,怕被“资产阶级腐朽艺术”所腐蚀。
纣王丢掉江山,商朝灭亡,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把政治腐败政权衰亡的原因归罪于这里的美妙音乐,株连到这里的民众,甚而至于把一个地方视为洪水猛兽,绝对是没有道理也站不住脚的。
“弟子掩目”说明几个孔门弟子受礼教约束太久,思想严重僵化。在那种环境下,谁对郑卫之声感兴趣了,谁就大逆不道。
当时车上坐着的有一个人,他不信邪,他吃不住诱惑,觉得这音乐挺好听,这舞蹈太好看了,他不捂眼,左顾右盼看得有滋有味。这个人就是宰予。宰予不捂眼,被子路发现了,子路性格率直,脾气暴躁,他发现宰予不捂眼,没有抵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就一脚把宰予从车上踹了下去。
宰予思想比较活跃,对枯燥的仁啊礼啊感觉没意思,他曾经在听孔子讲课时候打瞌睡,气的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这一回,又因为喜欢听郑卫之声,让子路把他蹬下马车。其实,宰予很有才华,是个高材生,孔子最终评价弟子时候,把他列入“孔门十哲”,是言语科的第一名。孔子既欣赏他又不待见他。
西汉典籍《淮南子》,以及《水经注》中,还记有一件事,叫做“墨子回车”。有一次,大名鼎鼎的在宋国做官的大思想家墨子墨翟,也是乘车经过朝歌,也是调转车头,回头而去,绕道而行。
其实,弟子掩目也好,墨子回车也罢,统统不是“朝歌”的错,不是所谓“郑卫之声”的错,错在墨子他自己,错在那些孔老夫子的弟子们,只能怨他们太保守、太迂腐、太愚蠢!
几千年来,人们总是把“郑卫之声”与“靡靡之音”联系在一起,认为听了就会丧失斗志,是对人们有害的东西。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又加上个“西方靡靡之音”。文革时只要说“西方”的,就等于说是错误的、有害的。到如今还有的国家,谁听“西方音乐”是要坐牢的。
把“郑卫之声”等同于“靡靡之音”,然后又等同于害人的东西,成为贬义词,这实在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冤假错案。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流露、发泄,音乐,必须有高亢,有低回,有高山大川,有小桥流水。人类需要美声、古典,同样需要流行、通俗。把柔美、绵软一点的音乐斥之为毒蛇猛兽,甚至动用行政的力量、司法的力量查禁、打击,显然不对。
现在是时候该给郑卫之声平反昭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