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徵兰和王越隔着淇河斗法
《监察御史孙徵兰》之六
和王越隔着淇河斗法
孙徵兰的性格中,含有桀骜不驯的成分。满腹的才华使他做事能够汪洋恣肆、游刃有余,有时做出些超出常规的事情。在朝歌民间就流传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
明代永乐至弘治年间,与朝歌一河之隔的浚县,出了一个高官,名字叫王越,王越在京城当过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上将。此人文韬武略,才华出众,但是有一点儿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比方说在卫河上修云溪桥的时候,他让把桥洞留小些,使得通天津的商船无法通过,必须重新装船,当地人好挣些搬运费。王越还仗势把原来属于淇县的庆丰、德化等八个社割划给浚县。
据说王越还定下“淇河浚地”的规定,把两县界河淇河河底归浚县所有。当时两县县令找王越打官司,王越公断:淇县居淇河之西为上,浚县居淇河之东为下。上为长,下为次。淇河也应该长次划分,上面的河应是淇县的,下面的地应归浚县地。即淇河浚地。淇县县令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感谢王越,真是当朝的青天大老爷。浚县县令一脸不高兴,都说王越向浚县,谁知王越也说浚县比淇县低,弄了个淇河浚地。
退堂后,王越对浚县县令说:你是家乡的父母官,浚县的地低位不低。淇河在浚县地上,当然浚县有权使用河水,再者,淇河若向西滚动,浚县的地就会逐年增多,若向东滚动,浚县的地界永远不变,这对浚县长远有利,这是其一。其二是淇河上有人命案时,浮尸在上者,淇县承担人命案的责任。沉尸在河底者,浚县承担案情。沉尸当然不会被人发现,所以,你这个县令不是可以清静平安了吗?王越这样一说,浚县县令抿不住嘴地笑啦。连说“感谢王大人指点,感谢王大人指点。”
对此,几代淇县人一直耿耿于怀。因此,旧时唱戏的时候,在河东(浚县),戏中王越的扮相是红脸,在河西(淇县),王越就被抹成白脸。
一百多年后,孙徵兰在世的时候,他说当初淇县吃了亏,要想法回敬一下。据说有一次,他忽然觉得眼跳耳鸣,掐指一算,是太行山出了一条青龙,正从地下向淇河以东拱过去。如果这条龙拱过河,浚县就要出一大批官儿,多少呢?三斗芝麻五斗米那么多。他怕浚县出官,压住淇县这边,就采取了一种“破法”:在河口村的淇河岸边修一座“青龙阁”,压住青龙。
一斤石磙换一斤小米?
修青龙阁需要大量石头,而河口村地处平原,哪儿有这么多石头啊。青龙阁必须抢在青龙过河前修好,时间这么紧,怎么办呢?孙徵兰四处张贴告示,说高价收购石磙,一斤小米换一斤石磙。这石磙的价格也出的太高了。短短几天,几十里以内的石磙都被老百姓送了来。结果孙老官称石磙重量用的秤大,多大呢?用木梁做的大秤。石磙一过称,大的半斤,小的才四两。一个石磙只能换半斤四两小米,送石磙的都后悔得不行。
孙徵兰用石磙做地基,很快就建起了青龙阁。他不用这个办法,短时间内收不来这么多石头。青龙阁建起来了,但是还是稍微晚了一点,青龙的两条龙须已经拱过淇河。于是浚县卫贤集上出了两个大官,一个郝御史,一个孟都堂。
还有一个故事说,孙老官组织一批一批的群众,去浚县赶会,住到浮丘山老奶庙里,白吃白喝。为什么呢?孙老官告诉群众,说南山老奶她娘家是淇县骑河黄庄的。南山老奶就是碧霞宫供奉的碧霞元君。“娘家人”去了,理当接受礼遇款待。后来,浚县人让“娘家人”吃得受不了了,就商量着也纠结团伙,抬着南山老奶的木头神像,到淇县的骑河黄庄去,也是又吃又住,理由是“回姥姥家”。当然,这都是民间的传说,可能有扩大调侃的成分。
孙徵兰的子孙人才辈出。儿子孙隆孙,清朝举人。侄子孙白孙,成绩优秀被选入京城国子监读书,后来当官升至福建泉州府通判,在执行运粮公务中殉节,事迹被记入“国史”。侄孙孙振仍也很了不起,先后任陕西西安府抚标右营守备、山西大同守备,正五品,因为战功卓著,皇帝授予“明威将军”。重孙孙鲁峰,官至广东雷琼道按察使司副使通判、高州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