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的长期存在与灭亡的原因分析
古都朝歌研究

 

   

 

 

卫都研究 - 卫国的长期存在与灭亡的原因分析
卫国的长期存在与灭亡的原因分析
 
作者: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  加入时间:2013-5-12 10:34:24

卫国,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封,康氏、卫氏、子南氏、冷氏始祖康叔为卫国第一代国君。卫国地域大致在黄河北岸,太行山脉东麓的今河南省鹤壁、新乡附近。

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

周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封,让康叔迁徙至殷商故都,建立卫国,定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因此被史学界认定为康氏最早的发源地。

卫国从康叔立国开始是历史上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时,占卜说可以在这里立国300年,后来帝丘(卫迁于帝丘及改名濮阳)果然成了卫国的福地,卫国人在此立国达388年。随后,卫元君十四年卫国被秦国迁到野王县(今沁阳),又生存了几十年。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却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到秦二世时才灭亡。

对如此存在388年的卫国直至灭亡,人们难以理解。究其原因众多,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卫国多贤才,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卫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长达10年,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吴王的弟弟季札曾经周游列国,以其远见卓识闻名天下,他在卫国得出的结论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由此,不难看出,卫国的长期存在与历代贤臣良将众多,再加上,康叔的后代治国有方是分不开的。但另一方面贤才多了,引起相互猜疑、嫉妒,派系争斗是历代帝王宫廷统治的通病,不能说不是卫国灭亡的一个原因。





 

 
     
卫国的长期存在与灭亡的原因分析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