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总志名著《括地志》
(一)作者与成书
我国地理总志滥觞于《禹贡》、《山海经》,汉晋时期趋向成熟,晋挚虞的《畿服志》、王隐的《晋书地道记》及《太康三年地志》都是早期地理总志的代表。南北朝时期,以“地记”命名的地理总志开始逐渐增多,南朝方面有南齐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陆澄《地理书》、萧梁任昉《地记》、陈顾野王《舆地记》,北魏方面则有阚骃《十三州志》问世。隋大业年间曾由中央组织人力编修《区宇图志》、《诸州图经集》,可惜后来大多早已散佚无存。
唐朝建立,终于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达四百多年之久的分裂战乱局面,至唐太宗贞观时期,全国政治稳定,疆域空前辽阔。唐太宗李世民又对隋以来混乱的行政区划进行了改革,实行监察区与行政区并行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道,以下则是州、县两级行政区。初唐的国家形势促成了《括地志》这部地理总志名著的出现。
《括地志》的主编是唐太宗的四子李泰。李泰,字惠褒,文德皇后所生,贞观初封越王,授扬州大督都兼领武侯大都督,后再迁雍州牧、左武候大将军。贞观十年(636年)改封魏王,《旧唐书》本传说他以“好士,爱文学”知名,唐太宗赞赏他的才华,特允许他在王府中设置文学馆,召纳学者名士,切磋学问。李泰以聪敏绝伦、文才出众,颇受父皇喜爱,因宠禄过骄,常遭到大臣们进谏阻扰。贞观十二年,魏王泰门人司马苏勖“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美,劝泰奏请撰《括地志》”,魏王泰遂奏请编修《括地志》,获太宗诏准。于是他引进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就府修撰,遍查内府图经典籍,同时派遣使者分道诸州,查阅地方图经志书,先后花费五年时间,完成了《括地志》,于贞观十五年(641年)表进。唐太宗对此十分重视,特地“诏令付秘阁,赐泰物万段,德言等赐物有差。”但李泰政治上一直不得志,因涉嫌与太子争位,太宗为了让嫡子们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但唐太宗对李泰仍然常常心有牵挂,曾持泰之上表对近臣说:“泰文辞美丽,岂非才士,我中心念泰,卿等所知。但社稷之计,断割恩宠,责其居外者,亦是两全也。”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似乎对这位皇兄还算不错,“为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羞膳,特加优异”。永徽三年,李泰薨于郧乡,时年33岁。李泰还曾著有文集20卷,可惜也早已失传。
(二)体例与内容
《括地志》由本志550卷、序略5卷组成,是一部篇幅达555卷之巨的初唐全国地理总志,从建置沿革到人物故事,几乎无所不包,内容极其丰富。唐太宗阅后大加称赞,说是书“博采方志,得于旧闻。旁求故老,考于传信。内弹九服,外极八荒,简而能周,博而尤要,度越前载,垂之不朽”。唐宋时,此书有几种异名,或称《贞观地记》,或称《魏王地记》,还有的叫《坤元录》、《括地象》等,实际上都是指《括地志》而言。
《括地志》编修时依据的底本是《贞观十三年大簿》。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除了对一些州县作过少量省并调整外,全国行政区划大体上仍然沿袭隋朝之旧制。到李世民执政后,开始关注政区地理问题。贞观十二年(638年)消灭梁师都割据集团、最终取得全国统一后,即着手对全国疆域进行管理,进行调整,由朝廷组织人力在全国对各州县土地、人口登记注册、编制地名沿革、道里远近、山川河流、风俗物产文献为《贞观十三年大簿》。同时将全国划为10道、358州,包括41个都督府及所属1551县。次年灭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又增2州6县,这就是《贞观十三年大簿》所记载的唐贞观年间最为昌盛时的大唐王朝国家版图。《括地志》在《贞观十三年大簿》的基础上,兼带吸收了《汉书·地理志》与南陈顾野王《舆地记》编纂体例,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总志形式,从保存在《初学记》卷八《序略》的记述和散落在各种类书中的佚文来看,它是以贞观十道为纲,以所领州、县为目,全面记录了贞观年间全国各政区的建置沿革、山川形势、河流湖泊、风俗物产、历史遗迹、地名渊源、历史人物掌故等,但偏重于建置沿革与地名渊源等记述,保留着浓厚的沿革地理学特征。其中对历史地名的追根溯源尤其详尽。如《雍州·长安县》条:
长安故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三)里,汉之旧都,本秦离宫。长安,故咸阳也。
按史传所载,长安之名久矣。又卢绾封之初,项羽尚未灭,盖长安得名非始于汉,但末详所在耳。及高祖五年入关,乃取长安以名县也。司马迁云:“长安,故咸阳县者。”据当时之名,因终说其事,非谓封卢绾之日改咸阳为长安矣。又按史记,赵亦有长安君,末详赵取嘉名,将更有长安地名也。
又如《梁州·褒城县》条:
褒国故城,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古褒国也。
褒谷,在梁州褒城县北五十里甫山中,昔秦欲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为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遗蜀。蜀侯食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致之成都。秦遂寻道伐之,因号日石牛道。蜀赋以石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是又云斜水源出褒城县西北衙岭山,与褒水同源而流派。《汉书·沟洫志》云:褒水通污,斜水通渭,皆以行船。
再如《越州·会稽县》对石箐山的记载:
石箐笥山,又名宛委山,即会稽山一峰也。在会稽县东南十八里。《吴越春秋》云:禹案《黄帝中经》九山,东南天柱,号日宛委。赤帝左厥之填,丞以文玉,覆以盘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球其文。禹乃东巡登衡山,血白马以祭。禹乃登山,仰天而笑。忽然而卧,梦见绣农男子自称玄夷仓水使者,却倚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日:“欲得我山神书者,齐于黄帝之岳岩岩之下。三月季,更登山发石。禹乃登宛委之山发石,乃得金简玉字,以水泉之脉。山中又有一穴,深不见底,谓之禹穴。史迁云:上会稽,探禹穴,即此穴也。”
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括地志》对历史地名的资料占有丰富,凡涉及地理方位与地名掌故无不详加求实,追根溯源,解释得清清楚楚,具有很高的地名学价值。除此之外,《括地志》在编纂方法上,打破汉魏以来地记类地理著作以山川为纲的传统惯例,采取以州县二级政区为记载主体,详细记载各政区的山川河谷、历史沿革、物产贡赋、传说掌故及人物故事等,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地理总志,为研究魏晋以来尤其是初唐时期地方政治、经济地理与文化风俗提供了真实而系统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