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商朝贵族,纣王的叔父,姓子,名干,因其封国于比(今山西汾阳县西北),故人称其比干,为人刚直,秉性忠烈。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暴虐天下,信妲己,置酷刑,杀贤士,将商王朝的统治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大臣或被杀或被逐,其时朝野无人,国之将倾,当此危亡关头,比干挺身而出,苦谏纣王,他三日不去,言辞激烈,终于触怒纣王,被剖心而死,后葬于殷畿牧野(今河南卫辉市比干墓所在地)。
(据传,比干被杀后,夫人陈氏带孕逃走,不久产一男婴,名坚,为避祸而称姓林,后正式被周武王赐姓林,从此,开天下林氏一族,比干也被尊为今日林姓的太始祖。)
比干虽死,但他不畏强暴、直言敢谏、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行为,却流芳千古,备受后人尊崇。先是周武王封比干墓;后来孔子路过其地,感慨比干事迹,称其为“仁”(语出《论语·微子》),并剑刻“殷比干莫(通“墓”)”四字碑文(碑文今存于卫辉比干庙内);历代很多帝王将相、文人名士都曾亲临比干庙(今卫辉境内)瞻谒凭吊。如北周孝文帝、宣帝、唐太宗、康熙、乾隆、李白、孟郊、邵雍等等,或文或诗,表达了对比干的仰慕之情。赞他是 “浩然正气忠良臣”、“逆耳批鳞第一人”(以上均出自比干庙内所藏碑文)。
比干在历史上影响极大,是备受历代推崇而毫无争议的一个人物。遗憾的是,比干的事迹很少且多来来源于传说,载于史册的实在少之又少(仅在《史记·殷本纪》和《史记·宋微子世家》略有提及)。虽然如此,我们仍可从史籍的个别零星记载中,解读比干。
比干的“忠”。
比干留给后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忠”,人们赞他是“三代孤忠”、“亘古忠臣”。
比干的“忠”,首先表现为 “忠于国家”:当纣王的亲哥哥微子因进谏纣王被拒,在征求了箕子和比干的意见并逃走后,比干曾说:“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语出《史记·殷本纪》,大义是:作为臣下的,当君王有了错误时,必须抵制他的错误,并帮助他改正,即便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从表面上看,这是比干对纣王的忠诚,而实际上,是比干对国家的忠诚。因为在君主时代,“忠君”和“爱国”几乎是一个概念,密不可分,而后者的行动一般总是通过前者表现出来。比干“死争”的行为,也就是为国献身的一种忠诚表现。
其次,是“忠于职守”:纣王荒淫残暴,拒纳忠言,朝野人人自危。当时大臣们有的如恶来、费中等奸人一样,奉迎纣王,有的如微子那般逃走,有的学箕子装疯避祸,有的干脆投奔周文王,举起反商大旗。只有比干,不媚不逃,不避不反,仍坚守自己“少师”之任,恪尽职守,最后因谏而死,可谓“尽忠职守”。
比干的“民本”思想。
比干在准备劝谏纣王时说:“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大义是:做国君的有了错误而臣子不去拼死劝他改正,那么可怜的老百姓有什么罪过继续遭受这种残暴的统治呢!)比干身为皇亲国戚(纣王的叔父),当商朝统治面临危险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商朝社稷,祖宗天下,而是老百姓所遭受的灾难。试想,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奴隶制时代,一个王朝的大贵族,居然能有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显得何等进步,又何等珍贵。另外,从小说《封神演义》的描写和地方上许多感人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普通百姓对比干的敬爱。如果比干仅仅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忠臣”,那他绝不会得到普通百姓的热爱。所以比干必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经常为民请命的“好官”,并视人民为国家的根本,单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和几百年后孟子的“民本”思想相比。
比干的谦逊作风。
殷纣王在杀比干时,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储乎?”(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另:《史记·殷本纪》为“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大义均为: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倒要看看真的是这样吗?”从纣王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我们可以推测,比干在当时必被称为“圣人”,名动朝野,深入人心,所以纣王才能脱口而出。而“圣人”的称号,在古代是专门用于称颂那些个人道德修养极高、智慧才能极高并且为国为民做了很大贡献的人物,在商朝时期,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只有此前的尧、舜、商汤和当时的西伯候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比干能和这几人并称,可知他必定德慧双修,为时人所敬。“圣人”之所以为圣,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并传之后世。从史载来看,比干在因劝谏纣王而被杀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可称道之处。但我们想,商朝人决不会无缘无故、随随便便将一个人称为“圣人”的,所以比干肯定在当时有着常人不可企及的德养、超凡脱俗的智慧,其言行足以为时人之楷模,甚至有可能为国为民立下过不朽的业绩。但与同时代的微子、箕子相比,比干的事迹却最少,这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史料散失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比干作风谦逊,为人礼让,甘于淡泊,安于宁静。 比干的顾全大局。
比干和箕子、微子不但同为商朝贵族,而且是经常来往、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所以微子在多次劝谏纣王未果、对危险的国事既悲伤欲绝、又茫然无措的时候,才会去找箕子和比干商量,探讨自己该怎么办(事见于《尚书·微子》)。箕子说了很多,力劝微子离去。而比干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从以后必干的言行来看,他内心必是反对这种国家有难却明哲保身的逃避作风。但他却不阻拦微子的离去,也不当面驳斥箕子的言论。当时商朝内忧外患不断,国家已危在旦夕,箕子、微子、比干是朝廷最有声望的三个大臣,如果比干再因不同意见和微子、箕子闹翻,非争个面红耳赤不可,则内讧一起,只会加速商王朝的灭亡。比干在微子逃走这件事上,没有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显得能权衡轻重,顾全大局。而从历史上看,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当时周武王伐商大军已“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史记·殷本纪》)。商王朝已不堪一击,但武王却以“未知天命”为借口而退兵,实际上是看到比干等人还在竭力维护商朝的统治,而比干等人在人民中间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武王决不愿因为和“圣人”比干对抗而毁坏了自己“仁义之师”的名声。可以说,正是比干的顾全大局,至少从表面上保持了朝廷内部的团结,才延缓了殷商的灭亡。唐太宗在《祭殷少师比干文》中歌颂比干:“孟津之师,挹高风而莫进;朝歌之灭,资至德而延期。”也充分肯定了比干延缓商王朝灭亡的历史功绩。
比干忠于职守、忠于国家的精神,他的“民本”思想,以及谦逊的品德、顾全大局的作风等等,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激励了无数的后来者:屈原曾表示要以比干为榜样,以死报国;文天祥就义,后人认为是受了比干的影响(“文天祥不惜以身殉国,盖闻比干之风而兴”——明·吴达可·《题比干墓》);老革命家张闻天曾教育下一代“要做比干刚强谏死,不做箕子佯狂自全。”……即使到了今天,比干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的忠于国家,是爱国精神的典型体现,忠于职守,也能对我们今天倡导职业道德起到积极作用;他的“民本思想”,夸张一点说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一种初级认识;他的谦逊,又能够给现实中某些居功自傲者以借鉴;他的顾全大局,不也对某些“地方保护”现象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吗?所以说,比干不单是历史上的一个楷模,备受推崇,即使到了今天,乃至未来,他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