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即河南省淇县,殷墟即河南省安阳,其实安阳与淇县非常近
纣都朝歌原是载诸史册及地方志事实。近年自从甲骨在安阳把墟出土被奉为圭臬。我国文术界把洹水南之殷墟,说成是盘庚到帝辛,273年帝都从而抛弃历来史书所说的纣都朝歌说。然而历史的实际并非如此。说安阳殷墟为殷都我们并不否认,但要说安阳殷墟是盘庚到帝辛,273年的帝都,则大谬然。因为史书所载及地下发掘的事实都否定这说法。先说盘庚迁殷的问题,盘庚迁殷并非迁今安阳殷墟,迁的是西亳,盘庚是都西亳的且看《史记》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成成汤之故居”“成汤之故居”何在?近年来由于偃师商城的发掘,学者大都肯定偃师商城是汤都。偃师商城的发掘,不仅证明偃师确为汤都,而且也证明偃师商城为盘庚之都。因为在偃师商城的发掘中,考古学者发现这座古城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被放弃,后来经修补后又重新使用的,而再次设都于此的殷王便是盘庚,此证一也。盘庚都西亳后,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还都西亳何此为证?可以武丁访贤,后于傅险得傅说证之。傅险“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即今山西平陆县一带,为西亳之野。此证二也。关于盘庚迁殷非今安阳殷墟,还可以安阳殷墟的考古证之。根据安阳殷墟的发掘,从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中,还未发现一片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甲骨;在安阳西北冈殷大墓的发掘中也未曾发现一座墓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陵墓,此证三也。以上事实足可以证明盘庚并未迁都今安阳殷墟《竹书》说盘庚是始都北蒙的殷王,此说是不足信的。那么《竹书》“更不徙都”说是不是事实呢?考盘庚都西亳后,历小辛、小乙到武丁。武丁50年,离开西亳徙河北,先都沫,有今河南淇县之武丁遗存为证。后徙北蒙,有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证盘庚迁殷后其后王并不是固定在西亳“更不徙都”武丁是盘庚后王中第一个都北蒙的殷王,武丁都北蒙后历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文丁、帝乙前期北蒙作为殷都,实际是历6代8王170年。但武丁都北蒙后其后王庚丁、文丁即曾迁回西亳,否则武乙不会“复去亳徙河北”帝乙也不会“复济河北”可证武丁都城北蒙后,其后王也不是固定在北蒙,“更不徙都”。从以上事实看《竹书》的“更不徙都”说,也是不足信的。实际上商代后期,盘庚后王也多因水患,碾转迁徙于西亳、朝歌、北蒙三地,商代后固定于一地“更不徙都”所以说,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应不止安阳殷墟一处,朝歌、偃师也应称为殷墟
纣是朝歌的。纣都朝歌,始自帝乙。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帝乙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皇甫谧的话,又为近人罗振玉通过对殷墟的考释所证实。罗氏说“《竹书》‘更不徙都’说是错误的”并肯定“迁沫必在乙之世”皇甫谧的话也为郭沫若对《戊辰彝铭文》考释所证实郭沫若说“徙朝歌乃二十年后之事”郭沫若又说“帝乙末年必有迁沫之事。如无此事,不唯旧史料中有多少事实成为子虚,即卜辞中有多少现象也无从说明”我们说帝乙20年后必有一场大水,是河水暴涨,淹没了王朝,帝乙是因水患而迁都朝歌的。帝乙迁朝歌后,殷都北蒙即沦为一片废墟;纣都朝歌50年,在纣王时代,北蒙这座历史名城早已成为一片荒墟,并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忘。这就是武王代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不退守北蒙而兵撤鹿台;武王克商后,不进军北蒙,直捣“黄龙”而兵抵朝歌,即罢兵西归的原因。这说是武王迁九鼎于朝歌,而非迁九鼎北蒙的原因。笃信“竹书”说的人,不知对上述史实,当作何解释?纣是都朝歌的。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1984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代表们在淇县参观时,夏鼎曾说“淇县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此外还可以证诸淇县有关纣王的传说及生活遗迹。朝歌为纣都,还可以证诸1977年在陕西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尽管有人把这些“庙祭甲骨”的时代,叛作是“殷墟甲骨文第五期帝乙、帝辛时期”但我们仍然不相信这些“庙祭甲骨”会来自殷都北蒙。尤其是其中的H11:1如确系帝辛眩辞,它就更加不可能来自殷都北蒙。因为武王伐纣,攻的是朝歌;周公二次东征,征的又是朝歌。朝歌是纣都,帝辛卜辞,只能来自朝歌“纣都问题”的讨论,还一深入进行中,谨再以此文,重申纣都在朝歌。
河南、是中国古代王朝建都最多的省份。历代帝王建都河南的都城,有据可查的就有数十处。将河南某地作为都城的王朝有一百多个。最著名的都城有:十二朝故都洛阳;七朝故都开封;六朝故都安阳。其他的都城如:商敖、管国、祭国的国都郑州;周朝许国和东汉国都许昌;商汤和春秋宋国的国都商丘;东周申国、吕国的国都南阳;东周虢国国都三门峡;共国国都辉县;古原国、樊国国都济源;韩国国都禹州;戎蛮国国都汝州;秦陈胜建都的淮阳;郑国和韩国都城新郑;蔡国国都上蔡县;杞国国都杞县;息国国都息县;密国国都新密;卫国国都濮阳。淇县——古代的朝歌则是商末殷纣之都和东周卫国的早期国都。
商朝末年、周武王击败商朝西部属国梨、阡、崇三国,打通进攻商都朝歌之路,乘商军远征东荑,朝歌空虚之机,率兵车300乘、近卫军3000人、甲士45000人东出伐商。在盟津与八国会盟,直逼朝歌。在朝歌以北的牧野与商军大战,商兵阵前倒戈土崩瓦解。纣王见大事已去逃回朝歌在鹿台自焚。周军占领朝歌建立西周 。
周武王灭商以后,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诸侯,仍然统治商原来的地盘,朝歌为武庚的国度。周武王死后,由成王即位,周公旦摄政。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勾结武庚以清君侧只名,联合17国反周 。
周公旦率军东征,攻破朝歌,处死武庚,杀管叔、蔡叔、废霍叔。周公旦历时六年,灭50国,彻底摧毁了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
周公旦东征胜利后,封周武王的弟弟康叔为卫国国君,国都朝歌。从此、淇县城作为卫国都城达400年
公元前660年,北方的狄人攻打卫国,酷爱养鹤、玩物丧志的卫国国君懿公,在大敌当前时,国民和群臣却不愿为之出战。卫懿公只好亲自出兵,被敌人击败,全军覆没,懿公被杀。卫国皇族仓皇北顾,建都于濮阳。从此、朝歌结束了国都的历史使命。在以后的中国历史上,朝歌、淇县再也没有一个王朝在这里建都,繁华无比的朝歌从此走向没落。
据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考证:卫国都城废弃于西汉中期。在朝歌北20公里处的淇水只滨,曾经是卫国最美的风景区。再这里曾经发掘出大型的西周卫国贵族的墓地,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仅30年代就发掘出西周墓葬80余座,其中包括大型公侯墓8座,中型公侯墓11座,小型墓基54座和14座车马坑。宏阔的墓室、长大的墓道、极其珍贵的随葬品,诉说着西周卫国都城的繁华
“两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盛极一时的殷商王朝、卫国都城朝歌,因为殷纣王、卫懿公的荒疏朝政,而使两个强大的国家“千长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突隙之烟焚”,给予后人留下几多沉重的思考“人世几回伤往事,山河依旧枕寒流”当我们漫步在秀丽的山水之中时,往事的回忆带给我们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