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 县 沧 桑
石同勋
淇县地处豫北,东径114°‘12″, 北纬35°36″。西依太行,东临淇水,京广铁路,京深公路纵贯南北,总面积581平方公里。西部是连绵起伏的太行余脉,东部是河流纵横的沃土平原。古诗赞曰:“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呜。”淇县是一个襟山带水、景色秀丽、气侯温润,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今之淇县,古名沬乡,也称沬邑,殷纣时易名朝歌。谓之沬邑,即商朝都城,景色优美之地。谓之朝歌,乃晨曦高亢引歌,有高歌黎明、喜迎朝阳、兴旺发达之含义。《诗经·淇澳》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古代淇地,竹木茂盛,鹿鸣鹤翔,水草蓊郁,风景优美,谓之淇园,古为殷商四代帝都,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淇县是一座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的县城。据《史记》记载,古朝歌系殷末帝都,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九七九年在淇县高村乡发现新石器早期的花窝遗址,眶今已七千余年,把淇县的文明史又向前推了四千年。商代武丁、武乙曾迁都于沫,帝乙于公元年前1115年定都于沫,其子帝辛(纣)仍都焉,易沬为朝歌。武王伐纣以后,周王朝设卫国国都于此,历时403年。春秋时为朝歌邑。西汉时设朝歌县。王莽篡权后,改朝歌为雅歌。三国时设朝歌郡。东魏时改称临县。隋代改置卫县。唐初卫县升为州,唐长安三年又复置临淇县。宋熙宁六年降县为镇, 并入黎阳(今浚县), 元祐年间又复为县。元代改为淇州,因淇水为名。明朝洪武元年降为淇县。清、民国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为县治,属平原省安阳专区;一九五二年撤销平原省,属河南省安阳专区:一九五四年将淇县并入汤阴,改为朝歌镇,一九六二年又与汤阴分治,恢复淇县,一九八三年撇区归属安阳市;一九八六年三月改属鹤壁市。 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千百年来,勤劳的淇县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给后人留—卜许多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仅殷商时期就数十处。如纣王故宫,在城西十五里朝阳山上,即今朝阳寺,现存纣王饮马池和花台;折胫河,在城西门外,为纣王观朝涉折胫遗址;摘星台,一名妲己台,又叫摘心台,位于县城西北隅,为纣王与妲己观朝涉和摘比干心处;北海子,在城西北二里许,为纣王育禽兽之所;鹿台,在县西十五里处,为殷纣王积财之处,后为鹿台寺:鹰犬城,在县东北十八里,即今古城村,为殷纣狩猎之所;酒池,在城西北十五里大洼村,为殷纣贮酒之处;朝歌寨,在县西二十五里山顶上,为殷纣屯兵之所,纣王殿,在县西四十里的太行[山中,为纣王避兵之处,纣王窝,即纣王墓,在城东十五里的淇河西岸,殷纣王葬于此地。 淇县历史文物丰富。近年来,发掘了新石器早期的花窝遗址,母系社会的仰韶文化遗址六处,父系社会的龙山文化十四处。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处,县级保护单位六十一处。馆藏文物6 000多件,一、二、三级藏品一千余件,其中宋代的白釉加彩童子骑牛、金代的卧女瓷枕、西晋的泰始九年神兽纹铜镜等三件珍品,已载入《中国文物精华辞典》。 肘山腋水今胜昔,古都朝歌换新颜。新中国成立三十七年来,淇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一系列改革,古城朝歌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淇县农业发展迅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淇河上游修建了民主渠,下游修建了提灌站;在思德河和赵家渠上游分别建了夺丰、红卫两个水库,既防洪又灌溉;平原地区实现了机井配套,达到了旱涝保丰收。加之科学种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量逐年增长。 淇县工业初具规模,机械、化肥,水泥,大理石、造纸、毛纺等工业有了迅速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企业管理,工业产值和产品质量大幅度增长。 淇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铜、铝、铅,锰,还有煤、白云石、石膏,重晶石,石英石、大理石、蛭石等。这些,为淇县工业和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淇县的城镇建设也初具规模,公路四通八达,是东西南北公路运输的枢纽。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淇县的文教卫生、科技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化局发动社会各界人土解囊赞助,修复了云蒙山古军校,开发了旅游事业,普及了初中教育,小学生入学率达98%以上;淇县一中的无性繁殖快速工厂化生产研制成功,受到省科委、省教育厅的嘉奖表彭,已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科研项目;二机械厂研制的ZDP11A一Φ360型磨浆机,填补了我省空白,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现已批量生产;淇县人民医院的责任护理,受到社会上的一致好评,被省里命名为卫生先进县。 淇县还有三大珍品:淇鲫鱼,缠丝蛋、无核枣(软核蜜)。 淇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淇县人民政府正率领全县人民发挥本地优势,充分利用淇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拼搏。
注沬:mei“商朝的都城,又称朝歌,在今河南汤阴县南,<见商务印书馆1985年21版印刷的《现代汉语词典》7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