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殷姓研究
古都朝歌研究

 

   

 

 

姓氏寻根 -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殷姓研究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殷姓研究
 
作者:葛东升 司国顺 殷福春  加入时间:2009-11-26 18:57:24

   概 论

      殷氏是发祥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一个历史悠久、宗族文化繁荣的姓氏,目前在中国各姓氏中,殷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姓氏,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0.16%,约210万人,列第104位。殷姓人士分布广泛,全国各省市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华人中都有殷姓,殷姓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姓氏,在我国满、朝鲜、彝、回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此姓。


      殷氏最早的一支出自子姓,是商祖殷契之后。契大约生活在舜和禹的时代,因辅助舜掌管教化和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商(今河南郑州),契的后裔商部落一直在以商为中心的区域生息繁衍。后来商族不断强大,至汤时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定都郑亳,至盘庚迁殷(今淇县、滑县一带),遂又徙于沬(今淇县),国力也不断强盛。但是东南之夷不断侵扰,为讨伐东夷,因沫邑位黄河北岸用兵方便,又因安阳小屯多水灾为患不安全,最后定都朝歌。殷商名源也和郑州、安阳联系在一起。据《竹书统笺》注释:“商殷并指商山殷水而言”。契既封于安阳北部的商水(漳水)山地,而殷水则源于郑州登封,东流西华,周口等地,入颍与颍水合流,古人并颍为殷,故名为殷焉。因此,商又被称为殷商、或者殷。殷商之后有殷氏。另,《姓氏急就篇》的注解中说,古颍河支流殷水沿岸有以水为姓氏的,是殷姓的另一支系。但史书及殷氏宗谱中,尚未发现有源于此的殷姓支脉。殷商部族在上古时期就在颍河和殷水流域生活过,高宗武丁的陵墓就葬在古殷水近域的今河南西华县境内,因此即使有这样一支殷氏,也应是殷商部族有渊源。此外,清代满洲八旗音佳氏改为了单姓殷。


      周克殷后,周将原商都朝歌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以奉殷祀”。周武王死后,武庚利用周王室内部矛盾,与“三监”联合复国,被周公等镇压。殷商亡国以后,特别是武庚复国失败后,殷商部族开始了较大的迁徙分化。一部随微子、箕子分别到了别处;一部随鲁公伯禽与卫侯康叔受封于鲁、卫,后来成了两国的国人;一部被迁到成周洛邑,实行军管;一部分文化官员和技术人员被调往镐京(今西安)或派往其它诸侯国任以职事。迁往各地的殷商后裔中,有多少以殷为姓的,目前无法考证。《史记·殷本纪》中说“契之后有殷氏、北殷氏”,入齐殷氏因齐人读“殷”如“衣”而成为衣氏,由此推断殷商后裔中以殷为氏的人数不少。但秦代以前,殷氏主要居住于中原地区,晋、卫、宋三个诸侯国较为集中。秦初,河内野王(今河南沁阳县近域)殷氏是一个比较大的宗族。秦统一六国之后,徭役、从军、出仕等的范围扩大,殷姓也随之扩大了迁徙范围。殷通曾任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假守,说明此时江南已有殷姓人士。西汉初河内野王人北地太守殷续一支徙居汝南(今属河南),后又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其后人东汉以后成为名门大族。西汉时期以殷嘉为代表的东海殷氏,东汉时期以殷谟为代表的雁门殷氏都具有较大影响。魏晋至隋唐,门阀制度影响深远,陈郡长平殷氏一支独秀,名人辈出,陈郡殷氏走的是以文化显名立身进入仕途的道路,十分强调家族教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学、家风。家族中文才相继,好学、博学之士不绝于书,尤以玄学、文学、书画、典章见长。长平殷氏向心力、凝聚力强,虽累世播迁,移居他乡数百载,仍坚称祖籍长平。560年,北方的殷姓因避北齐废帝高殷名讳,被迫改为汤姓;宋代建隆元年(960),因避赵匡胤父亲宣祖赵弘殷讳,殷姓再次改为汤姓、商姓、戴姓、池姓等,如陈州西华(今属河南)人汤悦本姓殷,名崇义,因避讳改为汤悦。南宋及宋亡以后,大江南北改为他姓的殷氏先后有一部分恢复了本姓。明清以来,殷姓分布到了全国各地,祖居地河南省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殷姓,并涌现出了不少名人。殷谱连于明代入琼落户,殷化行于清初出任台湾总兵,此后殷姓人士陆续又有渡海赴台及扬帆南洋的。近代以来,随着留学、经商、对外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地华侨华人中殷姓人士越来越多,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殷姓人士名人辈出,据统计仅陈郡长平殷氏一支正史中有传记的名人就有22位,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殷氏名人有72人。影响较大的有晋代荥阳令殷褒,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官至光禄勋的殷羡,性格耿介正直,当他赴豫章太守之任时,京城许多人托他带书函于家人,当他走到石头城时,竟把一百多封书函扔进河中,并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后世称寄书遗失者为“付诸洪乔”或“洪乔之误”,就出自他的事典。东晋名臣殷浩,识度清远,好老易,为风流谈论者所宗,建元初征为建武将军,后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东晋将领殷仲堪,孝武帝时任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东晋文学家殷仲文,擅文辞,其诗开始改变东晋玄言诗的风尚。南朝宋殷景仁官至中书令,深受文帝信用,与王华、王昙首、刘湛被誉为“四贤”。南朝宋殷孝祖屡立战功,历任兖州刺史、抚军将军,战死疆场,被追封为建安县侯。南朝梁文学家殷芸,曾奉武帝命作《小说》,时称《殷芸小说》。南朝陈殷不害以孝闻天下。唐代名臣殷开山,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封勋国公。明代大臣殷士儋,历任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后入阁拜相。明朝殷正茂,历任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江西按察使、兵部右侍郎,官至兵部尚书。清代大臣殷化行,曾任台湾总兵官,累官至广东提督。清朝殷元福是康熙年间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晚年主持杭州敷文书院。晚清殷兆镛,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和礼部侍郎,多次疏请抵抗外敌。


      河南境内殷氏遗迹与名胜分布也很广泛,商丘有契的墓地阏伯台、有微子墓等,偃师有尸乡沟商城遗址,郑州有商都遗址,安阳有小屯殷墟遗址,西华有高宗武丁陵等,都是殷氏族人凭吊祖先之地。但淇县朝歌是商朝最后都城,殷纣王就葬在淇县东12里处淇河西岸,更是殷氏族人寻根与凭吊先人之所在。
近年来殷氏文化研究比较深入,特别是以甲骨文和殷墟考古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殷氏早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殷氏寻根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比较热切。河南省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对殷氏联谊寻根活动一贯给予关心和支持。韩国殷氏曾多次组团到河南寻根访问,也有不少海外华人和国内殷姓人士借经商、旅游机会到河南来觅祖追踪。淇县是殷商王朝的最后一座都城,是殷姓的发祥地,淇县县委、县政府对殷氏联谊寻根活动十分重视和支持,多次组织召开姓氏研究会,开展姓氏联谊寻根活动,并取得了较大成果。 

    一、殷姓源流
      1、起源
      以黄帝为远祖,以契为始祖 《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说﹕殷氏,契姓,封于商,后世迁于亳。为周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史记·殷本纪》对殷氏族系记载甚详,且绝大部分符合后来考古发现和甲骨文研究的结果。依《史记》、《世本》、《元和姓纂》等记载,殷商宗族是黄帝的后裔。殷氏先祖自黄帝至契的传承次序为:皇帝与嫘祖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与简狄生契。契生活的年代,正是华夏民族开始崛起的时期。在帝尧、帝舜、帝禹的领导下,华夏民族战胜了自然灾害,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奠定了基础。契被帝舜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的工作,又扶助大禹,成为禹治水的重要助手之一,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封于商,都于亳(今河南省商丘市北),赐姓子。
      商地在古黄河下游一带,自契受封于商地,其子孙开始于此生息、繁衍。为保持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必须的地力和商业贸易的便利,其间要经常性的迁徙,到商汤灭夏建立新王朝,部族大规模迁徙共有八次,即契居番,昭明迁砥石又迁于商,相土东迁泰山下又迁商丘,上甲微迁于殷又迁至商丘,成汤灭夏定都亳。因此,殷商部族早期的生活区域和空间很大,《诗经》说其“海外有载”,势力范围达到了海滨。契为殷商部族的发展奠定了基业,所以《国语》说契(玄王)勤于商事,经十四代的努力,到了商汤才建立了商王朝。殷氏奉契为始祖,所以后世又称契为殷契。
      传说汤是一位英明果断,文治武功都十分显赫的领袖,被后世尊为“成汤”、“武汤”、“天乙汤”等。汤之前,殷商族是夏王朝的属国,经几百年的经营发展,殷商族力量逐渐强大,夏王朝则日渐衰微,双方力量开始逆转。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汤灭夏后,把都城迁到西亳(今河南偃师市尸乡沟村,一说在今郑州市)。古书中把汤伐桀灭夏称作“革命”,并说这是一件顺乎天意,合乎民情的大事。传说成汤的一生,勤于政务,体恤人民,事迹如英雄史诗般辉煌,受到天下的拥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卓越贡献的一代伟人。
      自成汤立国20传至盘庚。盘庚继位后,率领部众由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传说汤的七世祖上甲微时期殷商部族曾迁居殷地,部落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盘庚迁殷是有历史渊源的。殷之地望在河、淇之间,即今河南安阳、淇县、滑县及河北南部一带。其中心是位于安阳、朝歌两地的都城殷。
      淇县朝歌是商代末年的国都,也是殷君武庚、卫国前期的都城。淇县隋唐前称朝歌,商朝前期称沫邑,商代末年,帝乙徙沫。因沫邑城西二十里有朝歌山,帝辛遂将沫邑改为朝歌邑。商朝帝乙帝辛两代都朝歌约80多年,关于商定都朝歌问题,源于古今史书记载早有“帝乙徒沫”之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甲骨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毅然扬弃了“更不徒都”的观点,明确标定:帝乙徙沫为商代的第八次迁都,朝歌是殷商的最后都城。郭老的这一正确观点得到了尹达的完全赞同,尹达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考古学家、原任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1931年即参与安阳殷墟的发掘工作,是他为郭沫若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写了前言,并于1980年在上海出版了这一历史地图集。我国著名历史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白寿彝也秉笔直书:商朝的最后两代国君都居河南淇县。范文澜、翦伯赞、陈梦家等史学家也都坚持“纣都朝歌”、“周克商在朝歌”的正确观点。
      商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是殷纣王(帝辛)。殷纣王是一位有大功的人,他创建的业绩远远超过周武王。新中国开国元勋,一代伟人毛泽东讲“把纣王......看作坏人是错误的,......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太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机进攻。......结果使商朝亡了国。事实上,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拥护他。讲殷纣王的坏话是周朝的政治宣传。周为了出师有名,当然要讲纣王的坏话。纣王被骂了三千多年,好的是讲不坏的,总有一天要恢复纣王本来面目。就在历代大骂纣王甚嚣尘上之时也不断有人站出来为纣王鸣不平。早在春秋时代,孔夫子的高徒端木子贡就鸣不平:“殷辛之过假于夏杰之过也”。对纣王作了肯定。随着历史的前进,殷纣王的本来面貌越来越多显露出来,当代大考古学家、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学家郭沫若先生1959年访安阳也写诗为纣王鸣不平:“我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赖此人,百克东夷身致损,千秋公案与谁论?”殷纣王讨东夷,保卫了国家安全,把华夏文化传播到东南,对中国社会发展是个大贡献,解放了大批奴隶,促进了商朝的生产和社会文化。囚姬昌于时,维护了商朝西部人的领土完整;清除内部隐患,镇压了上层政治反对派,打下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基础,他是统一中国的最早奠基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为纣王墓撰写了墓碑。
      周为什么能克商?原因一是殷纣王忙于前方战事,国内兵力空虚;二是消灭东夷俘虏太多,消化不少。周武王乘商朝国内兵力空虚之时,就在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公元前1046年)甲子日,殷商与周的部队在今朝歌都城南淇县与汲之间沦河(名清水河)两岸的牧野摆开战场。战斗一开始纣王仓促拼凑的奴隶部队纷纷倒戈,周师势如破竹,很快攻入朝歌。纣王逃到距都城西15里的鹿台(国家金银宝库),看大势已去,英勇不屈,自焚于鹿台,殷商亡国。殷纣王之后,为了纪念其祖,以国号为姓,从此才有了殷姓。
周克商后,为巩固其统治,拢络人心,周武王命人释放殷太师箕子,散鹿台之财,发钜桥(国家粮仓)之粟,展九鼎宝玉,封比干之墓,犒赏三军,并向箕子请教治国的办法。箕子以《洪范》陈之,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君王与民众的关系以治国之道,武王邀请箕子协助管理国家,箕子提出殷人不事周政,带领部分殷王族子孙及贵族和不愿做周朝顺民的百姓五千余人从朝歌出发渡海来到朝鲜半岛,创立了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箕子王朝。留在朝歌的殷朝王族子孙以原国号“殷”为姓氏,成为华夏殷姓始祖。现今在淇县境内的殷姓分布在河口、迁民、臧口、皇王庙、石佛寺、小屯、上关等村。纣王墓旁边的河口、迁民两村,是殷姓的主要聚集地,他们世代自称是殷纣王守墓人后裔。全县殷姓人口300多人。纣王墓就在淇县城东12里淇河西岸,原有两亩地大小,高数丈,坐北朝南,并且有“纣王墓”石碑一具。后经多年水土流失,尤其近年来修渠挖地,纣王墓日渐缩小,原有一块石碑也荡然无存。纣王墓北姜皇后、苏妲妃两座墓地也小了不少。纣王墓下的淇水殷殷,深不可测,是有名的纣王潭。纣王墓西500多米,河口村北面有一条老河沟,相传是殷纣王用兵行船入淇河的古河流,老河沟南岸有一个大冢,相传是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之墓。农业学大寨时期,已掘土不存。现在的纣王墓修缮完好,周围用石料封包了起来,四周种树植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的“纣王之墓”石碑矗立在纣王陵墓之前。纣王墓已成为殷氏家族凭吊祭祀的地方。淇县境内殷都遗迹随处可见。纣王墓、纣王宫、纣王殿、摘星台、鹿台、折胫河、洒池、鹰犬城、社稷坛、北海子、纣王宫、女娲宫、三仁祠等诸多名胜古迹。这里还有很多村名地名都与殷都朝歌有着历史渊源。
      武王为进一步笼络殷民,封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为殷君,都邶国,祀殷。周武王6年(前1064)死去,其子周成王继立,因其年少,由叔父周公旦摄政,姬姓诸兄弟不服,因而造成了西周内讧。奄亳侯劝殷侯武庚禄父举事复辟,于是殷侯武庚趁势发动复国之战,蒲姑、奄亳、熊盈、徐夷、潭、鬲、榖、州、绞、郦、萧、费、弦、黄、葛、秦、齐、郯等诸侯纷纷参加战争,支持殷侯武庚,姬周诸侯管叔、蔡叔、康叔也倒向殷侯武庚,为其提供军械物资。周师苦战三年才平定殷侯武庚之乱,诛殷侯武庚禄父。殷侯武庚禄父后裔为不忘祖,以祖先封号为氏,称殷氏。殷侯武庚禄父一族,称“殷氏”(这一支脉因属于纣王之子契。代帝胄中的“大宗”,其迁居陈郡长平的一支东汉以后被列为士族)。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之乱后,以周成王之命封弟姬康叔为卫侯,居河、淇之间殷墟,并将殷人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七大宗族划分给卫国,由此这支殷人成为卫国的臣民。
      史载契裔之外,殷氏还有其它两个源头。据史料记载,根据汉代史游所著《姓氏急就篇》的姓字注所说,颍川(颍河)的一条支流叫殷水,住在那儿的人以水名为姓氏。又据《元丰九域志》卷一载,宋代建隆元年,改陈州殷水县为商水县(今河南商水县)。殷水是因“殷人”而得名还是“殷”以水而得姓?居住在殷水沿岸的居民又是从哪里来呢?殷水是古颍河的一条支流,目前殷水这条河流的名称已经不存在了,但河南商水县的地名应该可以证明,这条河流就在古代陈州境内,而颍河正是从今天紧邻商水县的周口市折向西南,汇入淮河。从殷商的祖先王亥、上甲微开始,其迁徙和生活的范围已经到达了今天商水县的境内,商王朝时期,商水县近域是其重要的政治文化基地。商全盛时期的帝王高宗武丁的陵墓就在与商水县比邻的西华县境内。西华县是殷姓郡望所在,正是古殷水的近域,历史上不仅这里、而且全国也没有一位殷姓人士或殷姓家族自称由殷水得姓的。周灭商后,殷商王朝的遗族被迁到各诸侯国,陈、许、蔡、郑等殷水周围的诸侯也接收了不少的殷遗民。因此,前边殷商名源已经讲清楚了。殷水两岸的居民,也应该是殷商部族的遗民。
      殷姓的另一支出自其它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清满洲八旗姓音佳氏后改为单姓殷。今彝、回、朝鲜、满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此姓。


      2、播迁
      殷商部族自始祖契开始就是一个迁徙范围很广的族群。自契到成汤十四世几百年间,大的迁徙有过八次;成汤立国到盘庚迁殷都前,又迁都5次。在历次大迁徙的过程中,殷商部族的一部分人留守祖陵,或分封为诸侯,或因其它种种原因定居下来等分散于异地是客观存在的,后来分化繁衍为了其它多个姓氏。
自契以来,殷商作为一个部族,最大的一次分化是在殷商王朝亡国之后,特别是武庚禄父复国失败之后。西周灭掉殷商王朝,特别是平定“三监之乱”以后,如何处置分布区域广大,人数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殷商遗民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最后采取了分化与统一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将“献民”,即逃避纣王迫害和与西周政治上一致的贵族,迁移到了周的腹地、文王姬昌陵墓所在地“九毕”,《逸周书·作洛解》称“俘殷献氏,迁之九毕”;二是把大批顽抗不服的殷商遗民迁之于驻有“八师”的成周(今河南洛阳)实行军事管制,《尚书·多士》等对东都洛邑监管殷顽民的作用记载甚详;三是封箕子于朝鲜、封微子启于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等,并带去一批殷商遗民,《史记·周本纪》说微子就国于宋“颇收殷余民”;四是将殷氏一部分遗民分别赐给不同的诸侯国管理,如卫国、郑国、鲁国、齐国等都得到了殷商遗民封赐,《左传》定公四年对成王时期“因商奄之氏,命以伯禽而封之于少皞之墟”等殷商部族分化情况有较详细记载;五是将殷商王朝的巫、祝、卜、史等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或调往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或派给各诸侯国任以职事;六是部分殷遗民向中原以外地区迁徙,以后融入了当地各部族。此后,迁徙到各地的殷商遗民逐渐又分化为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边氏、孔氏、合氏、墨氏……。其中仍有不少殷商后裔心念故国,沿用殷或商为自己的姓氏。值得指出的是,殷氏在先秦时期已开始分衍出其它姓氏,如衣氏,因为齐人读“殷”如“衣”,遂单独成为衣氏。
      殷姓也是向国外和海外移民最早的姓氏。纣王的叔父箕子在亡国后率部到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另据国内外史学家、民俗学家和遗传学家研究的结果,美洲印地安人的一部是由亚洲移民过去的,殷商灭亡之后,其征伐人方的部队神秘消失,据推测是由其统帅攸侯喜率领远渡重洋(一说由封冻的白岭海峡)到达了美洲大陆。


      西周时期,中原地区是殷氏比较集中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殷氏的主要聚居地仍在今河南境内。周惠王17年(前660),长狄族进攻卫国,杀卫懿公。齐桓公、宋桓公帮助卫国重新立国,为卫国筑楚丘城(河南滑县),在卫的殷人随卫君迁居楚丘。卫国在各国的帮助下重新振兴,迁都于帝丘(河南濮阳西南),殷人亦随卫王族迁居濮阳帝丘。秦昭王五十三年(前254)魏安僖王灭卫国,至此卫国沦为魏国的附庸国,被降为卫君。秦昭王五十五年,卫怀君朝魏,魏安僖王囚卫怀君杀之,改立其弟卫元君。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军攻取魏国朝歌及卫国濮阳,置东郡,以濮阳为东郡治所,迁卫君角及卫王族于太行山下野王(河南沁阳)安置,为秦国附庸,殷氏亦随卫王族迁至野王定居。秦统一六国之后,曾将天下著姓大族迁往关中地区,而且徭役、戍边、出仕的范围广泛,殷氏此时由中原迁往他处,如江南有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假守殷通。秦末时,殷姓仍大多居于河南野王(今河南必阳)、睢阳(今河南商丘)一带。


     入汉以后,野王人北地太守殷续以功封于汝南,后移居陈郡长平(河南西华),其后裔衣领相继,成为长平最大的门阀贵族。近年考古发掘中陕西、河南等地出土了有“殷氏冢当”字样的汉代瓦当,可见当时这些地方有较大殷氏家族。另外以博士殷崇为代表的琅琊(今山东临沂)殷氏、殷嘉为代表的东海(今山东郯城县北)殷氏,殷谟为代表的雁门(今山西省河曲北)殷氏,殷肃为代表的弘农(今河南内乡以西、陕西柞水以东)殷氏,殷周为代表的左冯翊(今陕西大荔县)殷氏等支脉都有较大影响。汉代殷姓已播迁到了今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汉桓帝时期河南长平殷姓迁于曲阿(今江苏句容),成为东吴世家门阀,在三国时期名人辈出。三国时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参,吴人殷政等,殷姓人此时已南迁至今江苏、四川等地。东晋时期,陈郡长平迁到丹阳的殷姓成为江南望族。陈郡长平殷氏以汉北地太守殷续为祖,西汉初由河内野王迁陈郡长平。殷续之后直到西晋荥阳令殷褒之前,陈郡长平殷姓世系无法考证,因此殷褒是魏晋以后记载于正史的陈郡长平殷氏的第一位历史名人。东晋时殷褒之孙殷敞等与当时司马氏政权渡江移居江南。其后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中,长平殷氏迅速崛起,涌现了豫章太守殷羡、建武将军殷浩、东阳太守殷仲文、荆州刺史殷仲堪、尚书仆射殷景仁、兖州刺史殷孝祖、豫州刺史殷琰、东宫大学士小说家殷芸、著作家东宫大学士殷钧、光禄大夫殷不害、尚书左丞殷不佞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这一时期被正史立传的陈郡长平殷姓人士多达十几人。殷敞迁居江南以后,一开始居于丹阳(今江苏南京)。后来殷浩一支移居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州),成为东阳殷姓之祖;殷浩的侄子殷仲堪任荆州(今属湖北)刺史时,其子弟随任迁居荆州。另外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歙州(今安徽休宁)、豫章(今江西南昌)殷氏也是由陈郡长平迁去。


      北齐乾元元年(560),北方的殷姓因避北齐废帝高殷名讳,被迫改为汤姓。
      隋唐五代时期,门阀制度在政治上虽有所减弱,但门第观念仍然影响颇深。这一时期陈郡长平的殷姓历史名人中,大部分已迁出原籍几百年,在其它地方生活了十几代,但都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以示不忘本。殷不害是殷褒的第十世孙,从殷褒之孙敞移居江左算起到陈朝灭亡,已经有270多年(陈亡于589年,殷不害逝世于这年迁居长安的途中),殷不害长子僧首陈末随父及庾信等出使北齐被扣为人质,定居于长安,后移居雍州(今陕西凤翔县),殷不害孙殷开山为唐朝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直到唐末殷开山的后代子孙们,都以陈郡长平为籍。另外再如武周时著名书画家、申州刺史殷仲容,盛唐时大学问家、被贺知章称为“五总龟”的殷践猷,中唐曲阿(今江苏丹阳)人殷侑,同州(今苏州嘉兴)人诗人殷尧藩,唐末五代名士殷文圭及其子殷崇义(入宋改姓汤、名悦)等,也都坚持称籍为陈郡长平。按实际居住区域,隋唐时期殷姓分布更广,播迁范围西北至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西南至今四川、云贵、广西,南至今湖北、湖南、广东,东南至今江西、福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宋代,因避宣祖(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名弘殷)讳,建隆元年(960)殷姓改为汤姓、商姓、戴姓等。例如陈州西华(今属河南)人汤悦,本姓殷,名崇义,是唐末文士殷文圭的儿子,曾任南唐宰相,入宋后先改名商崇义,后因名字里“义”字又犯太宗赵光义讳,于是将姓与名全改而为汤悦,是秋浦(今安徽贵池)汤氏之祖。宋代殷姓避讳改姓对殷姓一族影响很大,改为他姓的应不在少数,但普通百姓、特别是边远地区百姓中仍有未改姓的。宋南渡以后,北方殷姓有的开始恢复本姓,如宋末义士华亭人殷澄仍保留本姓。宋亡后,其它地区的殷氏有一部分也恢复了本姓。
 

      宋元交替之际,随着金兵和蒙古兵南下,中原一带兵连祸结,殷姓与其它姓氏一样四处逃难,分布更加广泛。如江苏常州殷氏等即是于宋元之际迁来的。元朝末年,因战乱,中原一带出现了“千里无鸡鸣”的现象,人口稀少,农田荒芜。所以到明初,殷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又返迁中原地区。明初以后,各地殷氏宗族开始呈恢复壮大趋势,南、北方都出现了较大的殷氏宗族。明初浙江嘉兴殷近仁、殷厚善兄弟以博学孝悌闻名于时;萧山殷旦任监察御史期间,不避权贵,留下了“殷旦入朝,百官失色”的佳话;常州府无锡(今属江苏)人殷序,是有名的能吏;广西临桂(今广西临桂县)殷从俭,曾任岭东兵备,是当时抗击倭寇的一员主将;应天府潭阳(今属江苏)人殷迈,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事,是一位名士。北方则有以户部尚书殷谦为代表的顺天府涿州(今属河北)殷氏、南京工科给事中殷云霁为代表的山东寿张殷氏、总兵殷尚质为代表的天津卫殷氏、两广提督殷正茂为代表的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殷氏等等。除大陆外,明代殷姓进入今海南省,其支脉初祖殷谱连入琼落户于今万宁县窝仔村。


      清代殷氏分布更广,如江苏镇江、扬中、丹阳、常州、无锡、江阴、吴江,山东寿张、滕县,浙江鄞县,安徽桐城,湖北黄冈,湖南长沙、宁乡,河南新乡和陕西、云南、四川、河北等地殷氏,纷纷开始修族谱,有的多次重修,反映了各支脉在不断壮大。陕西咸阳人殷化行,在清收复台湾后任台湾总兵,成为有史记载殷氏入台第一人;河南新乡人殷元福是康熙年间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晚年主持杭州敷文书院,影响很大;晚清江苏吴江人殷兆镛,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和礼部侍郎,多次疏请抵抗外敌。


      经明清两代迁徙,殷姓人士遍布全国各地。清代以后殷姓陆续又有渡海赴台及扬帆南洋的。近代以来,随着留学、经商、对外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国华侨华人中殷姓人士也越来越多,殷姓子孙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当代的殷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0.16%,近210万人,列第104位,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最多。当代殷姓中也不乏名人,如云南陆良县人、护国军陆军上将殷承谳曾任蔡锷参谋长,反袁护法中战功彪炳;江苏人殷明珠,演《海誓》而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影星;河北安国人殷希彭,赴日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八路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苍南人、台商殷之浩是亚洲巨富,上世纪九十年代选任世界营造业联合会会长和不动产总会会长;其女殷琪承父业,是世界巾帼二十巨富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殷氏寻根的意识更加浓厚,河南作为殷氏得姓源地和祖先聚居地,已成为殷姓人士心目中的根脉所在。 


    二、古今名人
      1、河南历史名人
      东晋政声远播的荥阳令殷褒 字符祚,是陈郡长平殷氏魏晋以后有史可考的第一人,也是西汉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太守殷续之后陈郡长平殷氏的又一位历史名人。其祖先由野王(今河南沁阳一带)徙居汝南(郡治在今河南汝南县),后又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殷褒之后的陈郡殷氏十分强调家庭教育,走文化显名立身入仕之路,文武相继,名人辈出,魏晋以后成为望族。殷褒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政绩卓著的有为之士。《殷氏世传》记载,殷褒赴荥阳令时正赶上当地遭受连年水患,积水成灾,百姓饥寒交迫。殷褒到任后率领百姓兴修水渠40多里,将积水导入黄河,解除了水患,当地百姓将此渠命名为“殷沟”以示纪念。在百姓安定下来以后,殷褒广筑学馆,组织百姓子弟入馆学习,百姓们编成歌谣称颂他:“荥阳县令,有卓异政绩,办学校,百姓们从此受到教育,使后世子孙耻于讼争。”这首歌谣被后世多部典籍收录,殷褒作为一代名吏,其事迹流传深广。《艺文类聚》第五十三卷有殷褒推举同郡朱伦的荐表,文辞典雅;《新唐书》录有《殷褒集》二卷。


      魏晋风度代表人物之一的殷羡 字洪乔,东晋陈郡长平人。曾任长沙太守、豫章太守、光禄勋等职。史书上说殷羡资性耿直,在任长沙太守转迁豫章太守时,都中人士托他给亲友带书信一百多封,他走到石头城把信全扔到水里,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因为殷羡字洪乔,“付诸洪乔”于是成为了一个典故,意谓遗失书信。后人多认为殷羡性格古怪,其实这正是魏晋名士的做派。敢于按照“真我”行事,对别人如何评价毫不在乎,表现了殷羡独立特行的人格。史籍把这些记载下来,本意也只是记录前人非比寻常的做法,并无贬责之意,后人也应该更宽容的看待。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现象,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对此有过专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强调精神自由,追求真挚、真诚和自我存在,不娇饰、不虚伪,体现了人的个性的风姿和生命的情调。殷羡的名气大,性格又异于常人,因此后世民间传说中他的故事很多。殷羡历史上是一位有识见、有才能的人,如苏峻叛乱,把晋成帝挟持到了石头城,殷羡时任大将军陶侃的长史,两军对垒,陶侃军大部派往苏峻后方烧其军粮,忽闻苏峻急攻京口一带大业堡垒,陶侃想派兵驰援,殷羡建议说:“此时派兵救援,兵力更为分散,不如乘苏峻的石头城空虚,直捣其老巢。”陶侃采纳了这个建议,一举平定了叛乱。
 

      东晋建武将军殷浩 (?~356)字渊源,陈郡长平人,殷羡的儿子。年轻时就有美名,喜读《老子》、《庄子》,擅谈玄;史书载殷浩的叔父殷融本也喜欢《易》、《老》之学,但是和殷浩一起交谈的时候,总是谈不过殷浩。时任宰相的王导曾与殷浩谈玄由白天而至半夜,两人谈来兴趣盎然,而当时在座的其他名士,对他们谈的内容则如坠云里雾中,由此可见其谈玄水平冠于一时,因而成为声望很高的名士。有人问殷浩:“常听说将要做官的人总爱梦见棺材,而发财的人总梦见大粪,这是什么缘故?”殷浩回答说:“官本来就腐臭,所以将要得到官职,就梦见尸体;钱本来就像粪土一般,所以将要得到钱财,就梦见大粪。”殷浩的回答,一时间成了名言。

      殷浩本来对做官并不热衷,晋成帝时,征西将军庾亮请他做记室参军,迁司徒长史;后来安西将军庾翼多次邀请入幕,殷浩均以病为由坚辞。其时桓温既灭蜀,威势倾朝野,朝廷非常忌惮。当时殷浩有盛名,朝野信服。为利用殷浩的名声对抗权倾朝廷的军伐桓温,会稽王司马昱于穆帝永和二年(346)召殷浩入幕,引为心膂。后拜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成为司马昱的有力支持者,也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实权派人物桓温。北方后赵因石虎死引发内乱,殷浩以平定中原、统一全国为己任,上疏力主北伐,353年被任命为中军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军事,统军北伐。殷浩以淮南太守陈逵、兖州刺史蔡裔为前锋,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进屯寿春。北方诸降将是殷浩北伐的重要倚重力量。然而,谢尚不能抚慰降将张遇,张遇大怒,以所据许昌归附前秦,并遣手下将领上官恩占据洛阳,乐弘攻督护戴施于仓垣。谢尚之军无法前进,蹉跎于寿春一带。正在殷浩无计可施之际,在北方连挫于前秦、无法立足的姚襄率部归晋。增添了数万生兵的晋军于是在谢尚、姚襄指挥下进攻许昌。然而在前秦两万援军和张遇合击下,晋军大败,死亡上万。谢尚奔还寿春。而姚襄看清了晋人力量的薄弱,对晋之北伐丧失了信心,于是撤回历阳后大力屯田,做自保之计。殷浩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九月,殷浩再次出师,屯兵淮上泗口,派遣河南太守戴施据石门,荥阳太守刘遯据仓垣。十月,谢尚派遣的冠军将军王侠攻克前秦据守的许昌。然而正在殷浩踌躇满志的时候,却传来了前锋姚襄所部趁夜遁逃的消息。殷浩率兵追至山桑,落入姚襄埋伏之中,姚襄纵兵横击,晋军大败,死伤上万,辎重损失殆尽,殷浩逃归谯城。殷浩、姚襄交恶缘由,诸史料所载各异。《资治通鉴》说姚襄为保存实力,拥兵自重之,是矛盾的本质。政敌桓温乘机对殷浩大肆攻击,殷浩被废为庶人后,徙居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州),成为东阳殷姓的祖先。永和十二年(356),殷浩在信安去世。


      东晋荆州刺史殷仲堪 (?~399)陈郡人。少有才气,能清言谈玄,善文辞。初授佐著作郎。谢玄坐镇京口,入幕拜为长史,转迁晋陵太守。其父长年生病,仲堪常衣不解带,为治父病亲自学习医术,加上忧伤过度,以致一只眼睛为此失明,以孝行闻于天下。父丧除服后被任为太子中庶子,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守江陵。他尚节俭,有才能,在荆州也取得了不小的政绩,但他毕竟是一介书生,处于晋末乱世而不懂权谋、不谙戎略,最终被野心家桓玄所败。
      家在荆州的桓玄很有势力,但没有兵权。这时朝廷上由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当权,宠信佞臣王国宝。王国宝想削弱地方藩镇势力,引起地方军阀不满。桓玄觉得有机可乘,便去对殷仲堪说:“王国宝与你们是仇敌,现在掌了大权,迟早会对你下手。你不如抢先一步,劝说兖、青两州刺史、前将军王恭起兵声讨王国宝,我们一齐响应,这可是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大事业啊!”殷仲堪犹豫,未敢答应,可不久接到了王恭来信,约殷仲堪与桓玄共同举事,匡正朝政。殷仲堪于是答应起兵。晋安帝隆安元年(397),王恭等起兵,司马道子连忙将王国宝杀了,王恭等于是收兵。司马道子很清楚桓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便封桓玄为建威将军、广州刺史,想把他调离荆楚。桓玄接受了任命,但并不去上任。第二年七月,王恭与豫州刺史庾楷又联合起兵,声讨司马道子的亲信江州刺史王愉及谯王司马尚之兄弟。殷仲堪与桓玄一齐响应。殷仲堪拨5000兵马,要桓玄与杨佺期两人为前锋。因王恭的部将刘牢之投顺了朝廷,这次事变无果而终。朝廷为离间殷仲堪、桓玄、杨佺期的关系,将殷仲堪贬为广州刺史,却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这批人不听朝廷调动,汇集到寻阳(今江西九江县)推桓玄担任盟主。晋安帝隆元三年(399)十二月,朝廷加桓玄都督荆州四郡(即长沙、衡阳、湘东、零陵)军事。殷仲堪是荆州刺史,现在又命桓玄都督荆州四郡,事实上是有意制造矛盾。桓玄乘荆州水灾、仓库空竭之机攻打殷仲堪。殷仲堪兵败逃奔酂城(今湖北光化县),桓玄部将冯该在冠军城(今河南邓县西北)将殷仲堪抓获,逼令其自杀于柞溪。
《隋书·经籍志》录殷仲堪《论集》八十六卷、《文集》十二卷,《杂集》、《策集》和《常用字训》各一卷。清人马国翰辑《论语殷氏解》一卷,民国龙璋辑《字训》一卷。
 

      东晋文学家殷仲文 (?~407)字仲文,文学家,陈郡长平人。曾任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等职。桓玄引为咨议参军,总领诏命,进侍中,领左卫将军,参与策划废立之事。后来桓玄被刘裕击败,殷仲文随桓玄西奔,至巴陵奉永安皇太后和皇后归晋军。义熙元年(405)晋安帝复位,殷仲文任镇军长史,转尚书,不久迁东阳太守。殷仲文生活在东晋与刘宋交替的乱世,追随桓玄得罪了刘裕。义熙三年(407)与永嘉太守骆球等谋立桓胤为桓玄嗣,事发被杀。
      他擅长诗文,文辞为当时人们所称道,谢灵运评价他“文采不减班固”。《宋书·谢灵运传论》说“仲文始革孙(绰)许(询)之风”。《南齐书·文学传论》则谓“仲文玄气犹不尽除”。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过渡性的作家,其诗今存者仅《南州桓公九井作》一首完整,《文选》收录。其中“爽籁警幽律,哀壑叩虚牝。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殒”等句,辞藻较为华赡,但是玄言习气尚存,可以看出由玄言诗向山水诗转变的倾向。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文一篇。
 

      南朝宋“文成”公殷景仁 (390~440)长平人,曾祖殷融,祖父名茂,都是一时显宦,父亲殷道裕,早亡。景仁少有才气,史书称他:敏有思致,深达理体,“国典朝仪,旧章记注,莫不撰录”,有匡世之才。娶司徒王谧之女为妻。出仕后任刘毅后军参军,转为刘裕太尉行参军、世子中军参军、世子洗马,出补衡阳太守。入宋任台秘书郎、中书侍郎,迁太子中庶子。宋少帝刘义符即位,任黄门侍郎,领射声校尉,转迁左卫将军。宋文帝刘义隆即位,殷景仁更受重用,继续任左卫将军,并与右卫将军王华、骁骑将军王昙首、刘湛等四人,同时为侍中。宋文帝继位之后,先以高官厚禄稳住几位大臣,任徐羡之为司徒,王弘为司空,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加封卫将军,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元嘉三年,见时机成熟,宋文帝下诏揭露徐、傅、谢数人罪恶,命令有关部门捉拿法办。讨伐谢晦,谢晦战败被杀。其时,殷景仁和司徒王弘同掌中书省,任中领军兼侍中。元嘉九年(432),迁尚书仆射(宰辅)。开始,殷景仁和太子詹事刘湛相善,徐羡、王弘、傅亮、谢晦相继灭亡后,在殷景仁举荐下刘湛还朝参与政事,刘湛入朝后见位本在自己之下的景仁此时居己之前,常愤愤不平,于是深结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想倚藩镇之重把宰相景仁拉下马来。不想435年,殷景仁升任中书令兼护军、仆射,又以仆射领吏部、护军。刘湛更加忿怒,刘义康听信刘湛谗言,到皇帝哪儿告景仁,刘义隆不但不听,对殷景仁更加信任。殷景仁不愿卷入争斗,称病辞职。刘湛阴谋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他,赖皇帝保护才免于难。刘湛伏法后,他复出任扬州刺史、仆射领吏部。440年病逝,追赠侍中、司空,谥号为文成公。
 

      南朝宋建安忠侯殷孝祖 (415~466)陈郡长平人。曾祖为晋豫章太守殷羡。初为奉朝请,宋孝武帝以其有武略,授奋武将军、济北太守。元嘉末年,迁员外散骑侍郎。大明初,北方寇犯青州,孝祖领兵北援,战功卓著,返朝后授太子旅贲中郎将,加龙骧将军。竟陵王刘诞反叛,孝祖在平叛中又有战功,迁宁朔将军、南济阴太守、出为盱眙太守、阳平东平二郡太守等。前废帝景和元年,以本号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明帝初即位,四方反叛,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登基称帝,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大将庾业、庞孟虬等宣布拥护刘子勋,建康朝廷危急。明帝征召殷孝祖来京护驾,派葛僧韶前往。殷孝祖当天就把妻子儿女留在瑕丘,率文武官员及士卒两千人,随同葛僧韶返回建康。此时,所有的郡县都归附寻阳政权,朝廷所保留的仅丹阳一郡,而丹阳郡永世县令孔景宜,也在这时背叛。叛军即将到达延陵,建康内外忧虑惊恐,民心瓦解,大家都想逃走。正在此时,殷孝祖忽然到达,部队浩浩荡荡,而且都是北方及荆州的精壮战士,人心大为安定。明帝赏赐给殷孝祖诸葛亮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的筒袖铠、铁帽,并提升他为抚军将军、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进驻虎槛。当初殷孝祖让司马刘文石据守瑕丘,叛军毕众敬率部袭击瑕丘,刘文石和殷孝祖全家殉国。殷孝祖作战勇敢,非常自信,每次出战,常常携带显示他高贵身分的云盖和战鼓,军中同僚以及士卒都互相说:“殷孝祖可谓‘死将’,他跟敌人作战,却带着豪华的仪仗队,自己暴露自己,敌人如果挑出十个射箭能手,同时射箭,他想不死,怎么可能呢?”466年阴历三月初三,建康军水陆并进,攻打赭圻。叛军陶亮等率军前来增援,殷孝祖在交战中被流箭射中,阵亡。时年52岁。追赠散骑常侍、征北将军,封秭归县侯,食邑千户。后又改封建安县侯,谥号忠侯。


      南朝梁小说家殷芸 (471~529)字灌疏,陈郡长平人。齐永明中,曾为宜都王行参军。梁天监初,担任西中郎主簿,后来从军,担任临川王记室。天监七年(508),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十年(511),除通直散骑侍郎,兼任尚书左丞,又兼任中书舍人。后来又迁国子博士、昭明太子侍读、西中郎豫章王长史、领丹阳尹丞,累迁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司徒长史。普通六年(528),直东宫学士省。大通三年卒,年59。
      殷芸性情风流倜傥,勤学自洁,博洽群书。武帝时曾经命作小说三十卷,世称殷芸小说。如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始载于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经后人加工该故事流传至今。至隋时此书已不完全,仅存十卷。明初此书尚存,以后不见,如今只有零篇散见于其他书中。鲁迅先生《古小说钩沉》中有辑本。殷芸小说是采集群书而成的,如《世说》、《冲波传》、《鬼谷先生书》等,其编排的次第以时代为先后,从周、汉,到南齐,只把帝王的事迹放于卷首。这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重要的资料。
 

      南朝陈孝闻天下的殷不害 (505~589)字长卿,陈郡长平人。祖父名殷汪,齐豫章王行参军。父名殷高明,梁尚书中兵郎,早卒。家贫,不害事老母,养小弟,里里外外都要亲自干,以孝闻天下。17岁出任梁朝的廷尉平,长于政事,又有学问,多次上书言事并被采纳,因此声望日隆。大同五年(539)晋升东宫通事舍人,当时朝政多委东宫处理,不害经常与舍人庾肩吾值日奏事,梁武帝一次对庾肩吾说:“你是文学之士,政事非你所长,为何不让殷不害来汇报呢?”可见对殷不害的了解和信任。侯景之乱,殷不害自愿和简文帝一同被囚禁。梁元帝立,以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北魏攻江陵,原先在别的地方督战的殷不害娘亲失踪。当时气候严寒,冰雪交加,冻死的人填满壕沟,殷不害一面哭一面找娘亲尸体,走遍每个角落,见到沟中死人,一定跳下去捧头细看,全身又冻又湿,汤水也不入口,哭号之声,始终不停。七天之久,才总算找到。凭尸而哭,以至气绝,行路都为之流泪。后与王褒、庾信共同出使长安被扣,太建七年,周留其长子僧首为质放还,自周还陈后,任司农卿,迁晋陵太守、光禄大夫。陈后主即位,加给事中。祯明三年(589)陈亡,子僧首来迎不害去长安,在途中去世,享年85岁。
 

      唐代开国功臣郧国公殷开山 (?~约622)名峤,字开山,祖父殷不害为陈光禄大夫,父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父辈时徙居雍州鄠县(今陕西鄠县)。殷开山年青时以学问和才俊知名,尤善写作和书法,隋代任太谷长。李唐起兵后,秦王李世民召为长史,参预谋略,当作心腹,以军功拜光禄大夫。在招抚关中流民中很有成效,并与刘弘基一起首先攻入京城,任丞相府掾,赐爵陈郡公。唐武德元年(618),跟随太宗征讨薛仁杲,双方对峙于高土庶城(今长武县城北2.5公里的浅水原)。开战后,薛军以精锐铁骑背后抄袭,唐军惨败。殷开山因此被撤职。后薛举病死,薛仁杲忙于治丧,李世民亲任元帅,迫使薛仁杲率众投降。浅水原大战为唐王朝立足关陇清除了外患。殷开山因战功又被复职。武德二年,任陕东道大行台兵部尚书,迁吏部尚书。跟从唐太宗李世民讨平王世充,以战功进爵郧国公。在征讨刘黑闼途中病逝。李世民临丧痛哭,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节”。贞观四年,诏以佐命之功配飨唐高祖庙庭,贞观十七年,又与长孙无忌、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刘政会、柴绍等17人,绘肖像供于凌烟阁。成为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永徽五年,追赠司空。


      唐代不辱使命的大司空殷侑 (767~838)陈州人(今河南淮阳),南北朝时祖上已移居于曲阿(今江苏丹阳)。自儿童时代,殷侑就有志于学,精通典章制度和历代礼仪沿革。唐德宗贞元末五经及第,到元和年间,迁升为太常博士。宪宗元和年间出使回纥,回纥可汗盛兵陈甲不以礼相待,以图威慑殷侑等唐朝使节使之屈服,殷侑处事有理有节,保持了使节的尊严。回纥可汗认为殷侑倨傲,威胁要将殷侑扣为人质。殷侑据理抗争,回纥可汗辩不过他,理屈词穷,只得以礼遣还。藩镇王承宗割据一方,不听从朝廷诏命,殷侑领命前往说服,使王承宗按朝廷要求交出德州、棣州,并送两个儿子入朝任职。宪宗任殷侑为谏议大夫,他敢于大胆直言,前后上书八十四章。出任桂管观察使,宝历元年以后,又任检校右散骑常侍、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卫尉卿等职,以清正廉洁著称。文宗皇帝刚继位,沧州李同捷反叛,邢州王廷凑与李同捷暗中勾结。文帝讨逆心切,宰辅以下都不敢有反对意见,独殷侑上奏先稳住王廷凑专门对付李同捷。文宗不听,结果虽平定叛乱朝廷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河北三镇生灵涂炭,文宗这才相信殷侑的建议谋算深远,所以任命殷侑为刚刚平定的沧州行军司马,太和四年又升为沧齐德观察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大战之后,尸骸遍野,千里无人烟,殷侑与士卒共甘苦,招慰流民,组织生产,一年以后部队给养一半达到自给,两年以后全部自给,境内人口大增,仓储盈积,百姓上表请立殷侑德政碑。太和六年入朝任刑部尚书、检校右仆射,后兼天平军节度使。开成年间转检校左仆射、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开成二年出任忠武节度、陈许蔡观察使等职,开成三年阴历七月,死于任上,时年七十二岁,赠司空。


      清朝敷文书院主讲殷元福 (1662~1725)字梦五,河南新乡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三甲进士,被康熙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清代庶吉士虽然只是一种荣耀,其中绝大部分任过庶吉士的人后来只担任中低级官职,但被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对于提高士子的名誉声望有很大作用,如清初博学鸿儒等特科录取的大儒名流,不少人都被授予了庶吉士的头衔。殷元福以后又出任过柳城、武进等地知县。他对程朱理学有较深造诣,是当时的一位饱学名士。晚年殷元福到杭州主持敷文书院,任讲席,声誉颇盛。清代江浙一带读书风气较浓,敷文书院更是士子云集之地,其中不乏一时俊杰,殷元福能主持书院并受到推崇,士子以师视之,说明他确非一般读书人可比。殷元福崇奉程朱理学,又自认是朱子思想的继承者,因为南宋朱熹主持过白鹿洞书院,所以当时的人也就把杭州敷文书院称作“小白鹿洞书院”,把殷元福称作“小白鹿洞主”。有著作《侵鸣集》等传世。


      2、外省历史名人
      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殷士儋 (1522~1582)字正甫,又字棠川,历城(今济南市)人。少时家贫,士儋发奋学习,有胆有识。嘉靖年间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充任裕王(即后来的明穆宗朱载垕)的讲习。在与裕王朱载垕讨论为君之道和治国之策时,言辞激烈,是一位敢于进谏的大臣,迁任右赞善、太子洗马。穆宗隆庆元年擢升为侍读学士,掌管翰林院。嗣后再拜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加太子太保。穆宗皇帝继位第三年(1569)的十一月,被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因明太祖以后不设宰相,大学士常被视同宰辅)。又迁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当时高拱专权,对不善阿谀奉承的殷士儋大加排挤,殷士儋曾在朝堂之上当面指责高拱排除异己、独断专权,并责问高拱“你能一直把持住权位吗?”于是高拱党羽群起攻击他。隆庆四年(1570)他辞宫归乡,筑庐于泺水之滨的“川上精舍”,讲学著书,一时从者如云。
      殷士儋学识渊博,文才冠于当世,与边贡、李攀龙、许邦才并称“历下四诗人”,诗风豪迈,气概雄伟,《续历城县志》评论他的诗为:“体齐鲁之雅训,并燕赵之悲壮,禀吴越之婉丽,是吾乡一巨手。”有《金舆山房集》十四卷传世。万历九年(1581)去世,葬于历城殷家林。追赠太保,谥号文通,后改谥号文庄。
明朝尚书殷正茂 (1513~1592)字养实,号石汀,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殷家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由行人选兵科给事中。历任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江西按察使等职。隆庆初年,广西古田壮族韦银豹、黄朝猛反抗朝廷,经多次招抚不能平定。隆庆三年,廷议征讨,擢升殷正茂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他和提督李迁、总兵俞大猷率土著及汉族士兵十四万人征讨银豹,平定广西,升迁兵部侍郎。后接替李迁提调两广军务。当时两广一带狼烟四起,惠州有蓝一清、赖元爵,潮州有林道乾、林凤、诸葛宝,琼州有李茂等反叛部队,纠结在一起,倭寇又常常在沿海抢掠,每天都有告急军情。殷正茂首先派总兵张元勋、参政江一麟清剿盘踞海边的倭寇,再分轻重缓急依次平定各地叛乱。后来倭寇又犯铜鼓、双鱼、电白等地,他指挥清剿,大获全胜,岭南地区于是得到安定。累功加兵部尚书衔,万历三年任南京户部尚书,后又转任北京户部尚书、南京刑部尚书等职。殷正茂总督两广军务,知人善任,有谋略,有才干,为稳定大明南部边防立下了功勋,但连年征战、招降纳叛花费甚巨,所以朝中有人指责他贪墨,为此他曾多次上书抗辩,朝廷也不予深究。1592年病逝于家乡,享年80岁。
 

      清朝台湾总兵殷化行 (1643~1710)字熙如,陕西咸宁(今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靳里村人。8岁时父母双亡,被父友王氏领养,随了王姓,因此又称王化行。他刻苦学习,文武双修。20岁中武举,27岁武进士出身。1674年三藩之乱时,授守备职,随经略莫洛进至陕西宁羌州;王辅臣哗变,经略莫洛被杀,化行被胁迫到秦州,称病不为贼用。隔年诏书允许被胁迫官兵归伍,他被任为陕西火器营守备。1676年至1681年转战陕西、四川,在平定三藩叛乱中因功升任汉中城守营副将,后补直隶三屯营副将,再授司都佥书兼副将;1688年调升台湾总兵。收复之初,台湾地方自己铸钱,殷化行对此不表赞同,认为冲击国家和地方经济,后经谏言得以停止。1691年调补襄阳镇总兵,1693年调宁夏镇总兵。1696至1697年随大军进剿西部外国势力支持的准噶尔噶尔丹部,战功卓越,1697年葛尔丹叛乱平定后,康熙皇帝亲临宁夏,赐御书“深沉节制”匾额赠与殷化行,以表彰其功绩。1699年上表请求恢复本姓殷,擢升广东提督。1700年海南岛黎人叛乱,失察,以原品致休。1704年康熙巡幸西安,专门招见殷化行,授其子侍卫。1710年病逝。殷化行是一代儒将,武功文才集于一身,著有《西征经略》传世。
 

      清朝内阁学士殷兆镛 (1806~1883)字补金,一字序伯,号谱经,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南)人。道光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咸丰四年,迁侍讲,入上书房,授惠亲王的儿子奕祥等读书。咸丰八年(1858),英法联军攻陷大沽(今天津新港),进犯天津,他力主抗战,1859年署兵部侍郎。1862年任大理寺少卿的殷兆镛弹劾奕山:“以边地五千余里,藉称闲旷,不候谕旨,拱手授人,始既轻诺,继复受人所制,无能转圜。”奕山因此被革职留任。咸丰十一年丁母忧,同治元年除服,继续入上书房,授詹事,迁内阁学士,署兵部、礼部侍郎。同治元年督安徽学政,史书说他“能得士心”。七年授礼部侍郎,并先后任兵部、工部、户部、礼部、吏部侍郎。光绪七年,以病请求致休,光绪九年(1883)病逝。著有《松陵诗经》、《玉尺堂诗文集》等传世。由他撰书的水木清华轩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皆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今已成为清华大学一景。 


      三、祖地新貌
殷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果从殷氏始祖算起,则源渊更深厚,殷氏祖居地河南,殷氏先祖的足迹几乎无处不在,商丘、郑州、偃师、安阳、淇县、沁阳、汝南、西华等都是殷氏祖先们奋斗过的地方。淇县作为殷商最后的都城,也是殷姓从此由河南走向全国、海外的发祥地。是殷姓根之所在。


    1、淇县
      文献记载,淇县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纣王)殷末四代帝都,也是殷君武庚、卫国国都所在地。商朝后期帝乙将都城迁至妹乡(沫邑)后帝辛又易名为朝歌。淇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河南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牧野古战场,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庠,华夏第一座皇家园林--淇园。淇县也是河南著名景区,位于朝歌西15公里的云梦山,是中国北派山水的典范,素有“云梦仙境”之称。近城有已初步形成了以朝歌文化和姓氏文化为特色的摘星台游览区。以鬼谷子文化为特色的云梦山游览区。以山顶草原和大漠风光为特色的桃园游览区等。
      淇县地处河南省北部,隶属鹤壁市。全县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区,175个行政村,总人口25.2万。
      淇县地貌多姿,资源丰富。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平原、泊洼兼有,其中山丘区面积占三分之二,素有“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之美誉。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梨、柿子、核桃、花椒等优质农副产品。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被誉为淇县“三珍”,冬凌草、四足蛇、双尾蝎等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大理石、木鱼石、玄武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现已探明石灰岩储量6亿吨、白云岩储量2亿吨、玄武岩储量1亿吨、花岗岩储量7000万吨、地下煤储量2000万吨。水力资源充沛,地下水总储量为3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利用量为1500万立方米。淇河常年水质达一级标准,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被誉为“北方之漓江”。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傍县城而过。
      淇县交通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县城北距北京500公里,南至郑州120公里,处于安阳、濮阳、新乡、焦作、开封、郑州等中原城市群的中心位置。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县境,省道大海线、浚南线穿境而过。境内拥有两个铁路货运站,运输半径小,物流快捷,运输成本低。全县175个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连国道,城乡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极为便利。
      淇县经济基础较好,产业支撑有力。200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之后,2004年又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县,在税权部分扩大、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审批、证照直接发放四个方面赋予淇县69项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淇县工业基础雄厚,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66家,企业资产总额27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力、纺织、化工、造纸、机械、建材、冶炼、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卫生材料等十大支柱产业。
      淇县畜牧业生产发达,在全国首创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级畜牧龙头企业。畜产品畅销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马来西亚、沙特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河南省共有三家对日出口的肉制品企业,淇县就占了两家。
 

      2、商丘市
      商丘是殷商族早期生活繁衍的地方,契始封于商,都亳(北亳,商丘市北),商汤都南亳(商丘市南),微子封于宋。商丘地处黄淮平原,上古时期就是一块土地肥沃、农牧业发达的热土,在此生活的殷商祖先们在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以后,才到外部落去交易,使“商人”的名称沿袭至今。商丘人杰地灵,涌现出了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这里是帝喾、契、相士、王亥、汤等殷氏祖先的创业基地,是孔子的祖居地,是庄子、墨子、惠施、魏元忠、花木兰的故里,是大唐忠烈张巡的殉难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该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5.33万公颂;总人口749万人。现辖2区、1市、6县,共12个街道办事处、192个乡(镇)。该市交通发达,京九铁路、龙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网在此交汇;今天这里的农、林、畜牧业仍然发达,泡桐的材质和产量居河南各市前列,是煤矿资源大市。
 

      3、安阳市
      安阳市上古时称殷,是殷姓的得姓之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这里。该市位于河南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西部为太行山区,东部属华北平原。总面积为7355平方公里;辖4区、4县、1个县级市,总人口525万人。
      安阳交通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市区,京珠高速公路、106、107国道贯穿南北。安林、汤濮铁路支线通往西部矿区和东部油田。目前,正积极筹建林州至台前地方铁路,与京九铁路接轨。市区公路纵横交织,已形成市内联网、市外联线的三纵三横交通网络。
      安阳是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了冶金、电子、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全市现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466家,大中型企业64家。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安彩集团公司被列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安彩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彩色玻壳生产基地,产量位居世界第四。“安彩”牌玻壳、“YA”牌热轧带肋钢筋、“金钟”牌电池等产品成为全国或全省知名品牌。
      2005年安阳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80亿元,出口创汇总额1.6亿美元。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的更大的进步。
 

      4、西华县
       西华县古称长平,隶属陈郡,是殷氏的祖居地之一。西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女娲在此炼石补天。境内有女娲城遗址、箕子台遗址、商高宗陵等名胜古迹。故西华又有“娲城”、“箕城”之称。
      西华县地处黄泛区河南省东南部,面积1194平方公里,耕地7.3万公顷,人口80万。辖19个乡镇,434个行政村。交通便利,通讯快捷。西靠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东临京九交通大动脉,郑(州)周(口)、漯(河)双(沟)两条省道交叉贯通全境。电话、电传直通国内外。
      西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小麦、棉花、大豆、玉米、花生、芝麻、烟叶、苹果、大枣、葡萄、蔬菜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粮食总产量5亿公斤;棉花最高年产5000万公斤;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森林覆盖率19.8%,木材蓄积量达85万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水果、蔬菜冷藏加工基地,现有果蔬冷库318座,年吞吐量3亿公斤。
      西华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以建材、医药、食品、酿造、皮革加工、制板、机械电器为主的七大工业体系,124个名优特产品走俏国内外。
      西华县电力充足,旅游接待设施日臻完善,宾馆、饭店、商场和各种高档娱乐场所可为中外宾客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西华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和推进同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外商投资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四、遗迹名胜
      1、河南遗迹名胜
      河南是殷氏的发源地,是祖先为之奋斗过的地方,文化遗迹随处可见,以下我们选择几个主要的遗迹作简要介绍:


      朝歌城:纣王继位之后,志存高远,励精更始,卧薪尝胆,决心宏振殷邦,增光先王,遂把都城沫邑易名朝歌,因朝歌山而名。朝歌者,高歌黎明,喜迎朝阳,兴旺发达也。又在朝歌营造三道城垣。头道城的北门淇水关距南门常屯45华里,二道城南北长3100米,东西宽2100米,城墙宽70米,面积达24平方华里,三道城即紫禁城约60万平方米,的确体现了一个“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民谚曰:“殷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
      七十年代经过试掘,其文化层丰富,现有龙山文化,又有丰富的殷商文化。1978年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附:淇县朝歌城垣演变图)
摘心台:位于淇县城西北隅,系夯土土台,《淇县志》记载,殷末纣王所建。为纣王和妲己观潮涉,摘比干心处。原名摘星台,意即台高,登临其上可以揽月摘星。自比干在此摘心后,为纪念比干,易名摘心台。
      此台高13米,东西宽90米,南北长50米。台上原有摘星楼被雷火击毁,汉代又在原址重修,并增添了纪念比干的石坊“忠烈坊”。楹柱镌刻一幅悲壮的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
现在摘心台已辟为公园,台上新建“心星阁”警示亭和碑廊。其中汉魏造像碑数件,殷三仁祠碑记、殷朝六七圣贤故都碑、高遐昌神道碑、扯淡碑、麒麟壁、没耳朵狮子、扯淡碑、超公和尚石塔、陈婆造心经浮图等,并在台之东侧重建了三仁祠。
      纣王墓:位于淇县城东十五华里的淇河西岸,呈长方形土丘。墓冢有三,南边的叫大冢,系纣王墓;北边的二冢叫小冢,系姜王后和妲己墓。大冢长50米,宽15米,高7米。据河口村传说,昔日墓前有巨碑,上书“殷纣辛之墓”五个篆体大字。
      纣王墓古代系淇园八景之一,名曰“纣窝滩声”。2003年,淇县人民政府将纣王墓重新修葺,四隅进行硬化,并于1992年在墓前重新立巨碑一通,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碑铭“纣王之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世凯教授撰写了纣王传。
      纣王然何葬于此地?传说纣王的儿子武庚从小就不听管教,长大后又十分任性,常常和纣王唱反调,叫他往东,他偏往西。纣王登鹿台自焚前,将武庚叫到跟前说:“武王大兵压境,江山危在旦夕,我死后将我葬在淇河之中算了。”纣王想,他那儿子肯定和他唱反调,一定会把他安葬在风景秀丽的太行山上。
      武庚反复思量,自己从记事起就没有顺从听过父王一次话,如今父王就要寿终归天了,他的话再不服从,就显得毫无父子之情。于是就将纣王葬于淇河之畔。
      鹿台:在淇县西四十五里太行山东麓,纣王所建,系中国最早的金库。
      纣王继位后,为了集财固本,在京城朝歌西侧兴建鹿台,历时七年方才建城。《淇县志》记载:“鹿台在县城西五十里,是纣王积财处”。
      纣王继位后,胸怀大志,立志重振先王社稷,建立一统大业,为了平息东夷之乱,集财固本,屯兵习武,把军队拉到纣王殿进行封闭训练,在纣王殿屯兵十二年。最终平息东夷,征伐了人方,使中原大地得到统一。周武王奸宄暗袭,导致纣王败北。有人赋诗曰:
                                      忆昔商王起鹿台,罔思固本聚民财。
                                      而今台散空台榭,惟有闲云自往来。
      折胫河:原名阳河,又名奥水,又称肥泉勺金河。发源于城西二里许的太和泉。纣王在此折断樵夫的股胫之后,易名折胫河。
      相传,在一个初东的早上,纣王偕妲己登上摘星楼,举目西望,看见一老一少两个樵夫涉水过河。老者背着柴捆坦然涉过河去,少者几次把脚伸进水里又缩了回去。妲己好奇地问纣王这是为何?纣王说:“老者精血充沛,所以不怕冷,少者精血不足,所以怕冷。”为验证自己的话,遂折断两个樵夫的股胫进行察看。
清代高鉴儆曾赋诗叹曰:
                                河流曲曲总凄惨,呜咽依稀远故城。
                                胜有哀怨传不断,潺潺未改旧时声。           
      纣王殿:《淇县志》记载在县城西四十五里太行山中,为纣王屯兵之所。迄今,纣王殿村还存留当年在此屯兵时的遗迹:马兵峪,训练骑兵的地方;步兵峪,部队操练的地方;铁炉沟,冶铁的地方;铜炉沟,炼铜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南炉台、北炉台。八十年代深翻土地时,在此挖出炼铜的坩埚和铜箭头等遗物。据传,纣王在此屯兵一十二年。训练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一举平息了东夷之乱,还征伐了人方,使殷商疆域扩大到江淮、四川、内蒙一带,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除上述之外,还有鹰犬城,在东北十八里的古城村,为纣王狩猎之所;酒池,在县西北十五里的大洼村,为纣王储酒之处;朝歌寨,在县城西二十五里的朝歌山上,为纣王屯兵之所;郊台:在县城东北十五里的冯庄村西,是纣王郊祭之所。
      阏伯台 相传为殷氏始祖契的墓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上古时,帝喾之子契在此为火正,一是管理火种,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以便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由于太岁星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年出现叫“阏逢”。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星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称之阏伯台、火星台或火神台。现存阏伯台如墓状,高35米,周长270米,夯土筑成。层层夯土中夹杂不少汉代的瓦片与陶片,为汉代所筑。原来的阏伯台因黄河泥沙多次淤积,隐于现存台下。现在的阏伯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显得高大突兀。阏伯台上有阏伯庙,为元代建筑。有大殿、拜厅、东西禅门、配房、钟鼓楼。殿宇飞檐走兽,金壁辉煌,为典型的民族建筑风格。每年正月初七日,数万民众前往朝拜,谓之“朝台”。
      商高宗陵 又名武丁墓,位于西华县城东北10公里田口乡境内。《陈州府志·卷二十五》记其全貌:“其广两千步,高百尺,岗阜丛拥,林木遮蔽,望之如山……”由于长期风雨剥蚀,陵冢现高6米,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陵前原有高宗庙,由于历代帝王嗣统,以其德于民,岁时皆遗官致祭。仅存陵冢,另有散落在陵西村农家石碑7通。
       殷墟遗址 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殷氏“以国为氏”即缘于此。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其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筑、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微子墓 在商丘古城西南25里青岗村。微子名启,为商汤的16世孙,是纣王的同胞兄弟。纣王暴虐无道,微子数谏不听,便听从比干的建议,携带祭器逃走。武王灭殷后,释放了微子。后周公封微子于宋(今商丘)。微子仁爱贤良深受人民爱戴。死后葬于此。现存墓冢和石碑一通。碑高8尺,宽3尺,立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并建有大殿、东西配房。
      郑州商城遗址 在河南省郑州市,为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1955年发现并开始发掘。1961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距今3500年左右。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墙周长6960米,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发现宫殿基址多处,中心有用石板砌筑的人工蓄水设施。城中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已发现两处铜器窖藏,内有杜岭方鼎及圆鼎、提梁卣、牛首尊等。遗址中还出土原始瓷器和刻辞卜骨等。有人认为该城是商代中期仲丁所迁之隞都;也有人认为是商汤所都之亳。
 

       2、外省遗迹名胜
      丹阳大吕村殷氏宗祠 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行宫镇大吕村东,祠名“清远堂”。该祠坐北朝南,占地1.2亩,前后共分三进,每进5间,共15间,每进中间有天井相隔。前厅门外左右两侧分列1尊石马。厅内正中门堂挂有“殷氏宗祠”匾额;祠堂中厅大堂正中挂着“清远堂”大匾,祠堂的后进为享堂,东、中、西三面环列着殷氏祖先牌位,神龛前设香案,上置祭器。神龛以上悬有“源远流长”漆匾。“清远堂”前后天井全部用块石铺平,甬道东西两边各栽一颗桂花树,东边栽金桂,西边栽银桂,暗喻殷氏“金银连贵”之意。后天井甬道的东边栽有“菠萝蜜”一簇,西边花坛上另植有四时花卉。丹阳市行宫镇保宫殿村有另一处殷氏宗祠,与“清远堂”建制相仿。
      万竹园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的西邻,现占地18亩,始建于元朝,因竹林成片、环境优美而得名。明代隆庆年间,内阁大学士殷士儋致休后在此讲学,改称“通乐园”、“川上精舍”。园内楼堂亭榭,参差错落,曲廊环绕,松柏茏荫。园内有望水泉、东高泉、白云泉等名泉。分东西南三个院,186间房舍,还有四亭、五桥、一处花园。1985年,李若禅纪念馆建于此园中。现已与趵突泉公园合为一园。
殷阁老墓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党家庄殷家林村北侧的凤凰山南麓,是明代大学士殷士瞻的墓地。墓地成四方形,高约两米,台基四周均为汉白玉护栏,墓顶上一颗茂密的侧柏恰好将整个墓体罩住,有“殷士瞻墓”墓牌一通。墓地原来的牌坊,神道碑,石雕等均遭破坏。墓体西北角台基及上面的石栏前几年被盗墓者撬掉,幸亏发现及时,墓穴未被挖开。目前该墓地是济南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从化殷家庄民居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城郊镇东风村。根据族谱记载,该村建于元末至正二十二年(1362),原分为西兴里、南兴里、南建里、全兴里、东庄里、祠堂里六部分,后西兴里及南兴里改称西庄、南庄。整个殷家庄状如蝴蝶,东面是流溪河,北面是风水林,三面拥水,背后依林,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南庄南临大池塘,村首是殷氏宗祠;西村布局考究,村首为五进的光岩公祠,公祠右侧是九列形式统一的民居,每列四户,共36户。民居后面是一列两层的回水屋,与光岩公祠第五进相接。整个村庄竹林掩映,溪水环绕,古朴典雅,已被广州市内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南村村首有殷氏宗祠,建于雍正九年,三进院落。一进是大厅,二进为大堂,二进甬道两边有厢房数间,三进是正殿,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每进分别由庭院隔开。宗祠朱瓦绿檐红梁,石狗在屋顶两侧瓦背上守望,锅耳与屋顶拱起立体的夔龙纹,左右龙纹上龙头鱼身的两尾鳌鱼正作势下潜。祠堂自成风格,老一辈人唤地震作“鳌鱼翻身”,瓦背上的饰物寄寓了村民“鳌鱼平地震,石狗守门户”的美好愿望。每年五月初六,殷氏族人有“上老灯”的风俗,年满花甲的老人可让儿孙将一盏通红烫金的红灯笼挂到横梁上,全村人在祠堂团聚吃饭,以示敬老。
      苍南金乡殷氏祠堂 位于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这座抗倭古城康熙年“十里迁界”后较早兴建的古祠建筑。宗祠中堂悬挂民国初大总统黎元洪亲题“上善锦龄”旗表匾(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曾题赠匾额)。金乡殷氏清嘉庆年间迁来,始迁祖曾经出仕任资政大夫,二世祖南立公任武义都尉,其后创“殷大同”烛铺,发展为“殷大同”烛、烟等品牌,开创清代外贸先河。其后人在大陆、台湾、北美等地,秉长辈“远展骥足,与欧美诸大陆间高树汉帜”的教诲,赢得了辉煌的业绩。 


      五、联谊寻根
      近年来,随着寻根文化意识的觉醒,殷姓人士到中原寻根的越来越多,在郑州举办的第十八届客属文化大会上,在因特网等媒体上,殷姓人士寻根、渴望了解祖居地情况的呼声越来越热切,体现了殷氏宗族重视文化传承,重视伦理亲情的传统。淇县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殷氏联谊寻根活动一贯高度重视大力给予关心和支持。韩国人殷熙权等人从2000年起多次到淇县寻根问祖,每次都到纣王墓祭拜,并寄款修缮纣王墓。1996年成立了朝歌殷氏宗亲会暨殷商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殷氏宗亲联谊及殷商文化研究工作,从1999年开始,安阳市黄家营村殷氏太山、殷太学兄弟等人每年清明节前都来纣王墓前祭祀,并几次来淇县和淇县殷氏及林州市殷氏联谊共修家谱认祖归根。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由宗教的大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姓氏和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对我们的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深远而巨大,“书契作则文字著,婚姻正则人伦叙”。它是部族的开端、血缘的标志、婚姻的纽带、文明的曙光。殷氏先祖最推崇“仁”,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血缘部族之亲,推巩固民族团结、国家强盛之基,在民族团结、民族复兴过程中,姓氏仍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儿女正为实现自己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中华民族一支优秀儿女,殷氏宗族一定会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此文根据淇县统战部2006年4月组织编写的书稿整理)

,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殷姓研究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