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朝歌星光灿烂
古都朝歌研究

 

   

 

 

朝歌人物 - 古都朝歌星光灿烂
古都朝歌星光灿烂
 
作者:石同勋 纪焕仁 燕昭安  加入时间:2009-11-11 17:18:40

古都朝歌星光灿烂

石同勋  纪焕仁  燕昭安

   淇县古称沫邑,又称沫乡,因沫水而名。殷纣王时易名朝歌。早在三千多年前朝歌这座古城就盘垣在淇河之滨。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淇县地处豫北,东临淇水,西依太行,三山叠翠,两水环绕。古诗赞曰:“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河南通志》记云:“青岩(今云梦山,古称青岩山)表仙境之胜,浮山夹幽涧之奇。”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越境南下,即将开挖的南水北调工程跨域北上。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五武丁、武乙先后迁都于沫,帝乙定都于此,其子帝辛仍都焉。周灭商,卫国在此建都长达383年,先后建都达近耕,繁衍生息。他们春种秋收,夏网冬猎,“采采芣苢”、“砍砍伐檀”,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多姿多彩、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铸就了古都朝歌的历史辉煌,也为中华文明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纵观古都朝歌的历史,真可谓星光灿烂,享誉华夏。

    一、统一神州的奠基人—殷辛王
殷辛王即帝辛,史称纣王。商代第30位王、帝乙之子。聪慧敏捷,能言善辩,体壮力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喜欢,虽非长子,却立嗣继位。
    长期以来,殷辛王一直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一部《封神演义》把他描写得一无是处。今天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他,还他本来的面目。历史总归历史,文艺作品不是历史的写真。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千古帝王,是一位改革家、开拓者。
    公元前1075年帝辛继位之后,胸怀大志,励精图治,宏振殷邦,以期增光先王。遂将都城沫邑易名朝歌。朝歌者高歌黎明、喜迎朝阳,兴旺发达之意,其用心可谓良苦。为显示其帝王之尊严和国家之强盛,还在朝歌营造三道城垣。头道城的北门淇水关距南门常屯45华里;二道城南北长约3100米,东西宽约2100社,面积达24平方华里;三道城即紫禁城约60万平方米。的确体现了一个“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民谚曰:“殷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
说他是改革家,因为他不主故常,敢于鼎新革故。首先他废除了先王杀戮奴隶的旧制。把奴隶变成生产力。让奴隶从事农业、牲畜业和手工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其次,改变了刀耕火种的粗旷生产方式,实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开始使用耕牛,推广耕耘播种、壅土施肥、灌溉排水等完整的耕作技术,因此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同时,手工业及科学技术也得到同步发展。商王朝再度出现中兴盛世。人民生活安定,四海诸侯宾服。
    殷辛是一位开拓者。为尽快建立统一霸业,他曾多次率领兵丁征东夷、伐人方。使殷之疆土扩大到江淮、浙赣、四川、陕西、内蒙一带。对外用兵他很注重策略。当时东夷是比较强大的部落,常常入侵殷地,掳掠庶民,武丁虽经多次征讨,但未能彻底制伏。殷辛为制伏东夷的搔挠,不用先王征伐的办法,而命天下各路诸侯选派武艺高强的勇士到黎地(今山东郓城西)举行大规模军演,以显示殷朝的军事实力,致使东夷闻风丧胆,不敢轻举妄动。
殷辛在对周边方国征战的同时,也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文化也传播到各地,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文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统一神州始此人。”
    殷辛的前半生的确很有作为。但是随着国势的振兴,疆域的扩大、助长了他过度自信、刚愎自用的性格,生活也逐渐侈奢起来。比干、商容、祖伊、微子、箕子等干国忠良犯颜直谏,导致比干被剖心,商容被贬为庶民,箕子被囚,微子出走,太师疵、少师强抱礼乐投奔西周。朝野上下民怨沸腾,帝辛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
    纣王虽然有过,但其功勋昭著,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为他鸣不平:“殷辛之过假于夏桀之过也。”1959年郭沫若先生曾赋诗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偶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始此人。百克东夷身自殒,千秋公案与谁论?”毛泽东同志生前也曾高度评价他:“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总之,殷纣王不愧为中华民族统一的奠基人。

    二、中国最早的文人诗作者—箕子
    “麦秀歌”是中国最早的广人诗。其作者箕子,是殷王的叔父,官居父师(太师)。他忧国忧民,屡谏殷辛不受,便装疯卖傻,被殷辛囚禁。武王灭商建立周朝,请他作周朝臣子,并询问治国之道。他作《洪范》陈之,但不在周称臣,带领故旧五千人东渡到朝鲜半岛建立了第一个王朝—箕子王朝。后来应武王之邀,回国省亲,过故
都朝歌,见宫室毁坏荒凉,遍地野生麦秀,十分悲伤。欲哭则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于是作《麦秀歌》以陈心志。其诗曰:“麦秀渐渐,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麦秀渐渐,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作者假借一个失恋的女子抱怨“狡童”(美少年),抒发了作者对纣王不听劝谏反而残害忠良的痛苦、愤懑的心情。诗歌语言生动,含义深刻,为后世寓意诗的发端。其艺术手法对后代诗歌具有相当的影响。
    箕子是朝鲜的开国鼻祖。现在朝鲜还保留着箕子陵和箕子庙。淇县人也十分怀念他。早在唐代淇县就创建了箕子庙。文学家柳宗元有碑记。
    据资料统计,韩国255个姓氏中,有136个姓氏来自中国。前不久,韩国林氏、殷氏的后裔先后来淇县寻祖。并有意向投资扩建纣王墓。

    三、谏臣祖师—比干
    比干,殷辛叔父,官少师,又称亚相。对帝乙、帝辛忠贞辅佐,史称三代孤忠。殷辛晚年荒淫无道,朝野上下民怨沸腾,众叛亲离。比干心焦如焚,怒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犯颜连谏三日不去,诤劝殷辛改邪归正。殷辛恼羞成怒,遂在摘心台剖其腹以观其心。
    比干虽死犹生。三千多年来,从武王封墓,孔子称仁,魏孝文帝祭比干墓,又因墓建庙,到唐太宗祭比干墓,颁发《赠殷太师比干谥诏》,宋太宗祭比干庙,清乾隆皇帝挥毫咏诗祭比干,以及历代文人墨客拜谒比干庙所写的诸多琼文华章,乃至当代大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称其“是一位爱国主义者”,这都说明比干仍活在人们的心中。时至今日,淇县上下说起比干无不肃然起敬。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邑人在南门里创建三仁(箕子、微子、比干)祠,春秋祭祀。祠前联曰:“道阻当时,滴千载英雄之泪;名传后世,启万代忠孝之心。”新近淇县又在摘心台公园重建三仁祠,原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题写了祠名,河南省政协主席林英海题词:“三仁世泽”,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林炎志题词:“谏臣祖师”。
    姓氏溯源,比干是林氏的始祖。淇县摘心台及三仁祠已成为天下林氏宗族寻根祭祖、缅怀比干的圣地。

    四、华夏第一园的创建者—卫武公
    淇园是华夏第一园。其旧址在淇县西北三十五华里的耿家湾,乃卫国第十世国君武公所建。这里背靠万仞青岩,面临潺潺溪水,以白云为篱,以青山为屏,绿竹猗猗,翠柏郁郁,岚光树影,红蕖月映,奇石林立,野花芳菲。
    卫武公在55年,终生国事,自儆励治,百采从谏,察纳椎言,上佐周平王息戎患,下修康叔之政,国泰民安,百姓和乐,政通人和,深得周、卫庶民爱戴。
    卫武公去世之后,卫人感其德,赋《淇奥》歌颂其高风大德。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琴兮僴兮!赫兮咺兮!”……“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终不可谖兮!”又在淇园旧址创建武公祠,并建有斐亭,开凿仙人梯和安乐窝,春秋祭祀。还将祠前小溪(古美沟)更名思德河,思念武公之美德。河下游一村原名槐荫店改称恩德村。
    武公祠前原立巨碑一通,上书“淇园”二字。
    历代骚人墨客慕名浏览者络绎不绝,留下许多诗文,现录明代著名文学学刘基《淇园》一首以餮同仁:“驻马淇园春正浓,三山云外芙蓉。武公云后琅玕少,雾色猗猗入画中。”

    五、大义灭亲的楷模—石碏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人人皆知,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公元前718年的朝歌大地上。
    卫国十一世君卫庄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完,次子晋,三子州吁。州吁生性暴戾好武,善于谈兵,深受庄公溺爱。因而州吁便为所欲为。大夫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他对州吁的作为很不满,就忠言谏庄公:“臣闻爱子,教以义方,费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并以“六逆”、“六顺”陈之(详见《左传•隐公三年》),庄公不听,埋下祸根。
    庄公死后,其长子完继位,即桓公。桓公生性懦弱,大夫石碏知其作为不大,便告老辞朝。州吁更是肆无忌惮,骄横奢靡。
    石碏之子石厚与州吁交情甚密,时常并车出猎,骚扰百姓。石碏鞭责其子,禁其房中,不许出人。石厚越墙逃出,住进州吁府中,一饭必同竟不回家,二人合谋弑杀桓公,立州吁为卫君。
    州吁弑兄而立,又穷兵黩武,因此卫人都不拥戴。州吁便让石厚云请教其父安定君位之策。石碏早想除掉二人,于是将计就计,让二人赴陈国求陈桓公朝觐周天子以定其位。石碏遂与陈国连手拘留二人。由卫使右宰诛州吁于濮,又派家宰獳铢羊肩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石厚,为卫国除掉二害,遂立公子晋为卫君。
    左丘明曰:“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六、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姬姓,卫国第十六世国君黔牟的侄女,懿公、戴公、文公之妹,嫁给许国穆公后,世称许穆夫人。夫人自幼酷爱学习,能歌善诗。成年之后,许国和齐国同来求婚,她把自己的婚事与祖国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她认为,许国遥远而弱小,不能支持祖国,而齐车强盛且距卫国近,如与齐国结亲,一旦卫国被侵,可得到齐国的援助。但卫国君主缺乏远见,将她嫁到许国。夫人嫁到许国之后,无时无刻不怀念自己的祖国。《竹竿》、《泉水》、《载驰》三首搜入《诗经》。

    七、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创始人—鬼谷子
    中华第一古军校在淇县西南三十五里的云梦山。这里奇峰对峙,层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泉涌涧飞,螭怒虬盘,幻异万状,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河南通志》记云:“青岩表仙境之胜。”战国时鬼谷子志匡天下,创办庠序,聚徒讲学。前来学艺者先后达500人之多。这些弟子中有阴有阳,有文有武。在我国历史上作为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尉僚等,他们都是奇特之士,纵横高人,权谋怪杰,军事人才。
    鬼谷子,姓王名禅,一名王诩,道号鬼谷,世称鬼谷子,战国时朝歌人。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捭阖之术。他是隐士,更是豪杰,是纵横家,更是教育大师,是军事家鼻祖,也是神密莫测的世外高人。
    他天赋聪慧,勤备好学,系统的掌握了四种学问。一曰数学,即阴阳学。能掐会算,星辰象纬尽握其掌,吉凶祸福藏其袖内;二曰兵学,他那六韬三略,变幻无穷,排兵布阵,神鬼叵测:三曰游学。他广记多识,明理度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四曰出世学,即修真养性。通过修练,可以超凡脱俗,“冲举”成仙。
    鬼谷子晚年潜心著书立说。编著《鬼谷子》十三篇传世。这是一部奇书。是鬼谷子根据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的局面,以各国君主和当权者为对象,阐述合纵连横等国际外交权术与谋略的秘诀。也是根据外六心理学所进行的国际外交纪实。
    《鬼谷子》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心理学、语言学、军事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包含深刻哲学的智术大典,是一部治人的兵书,一部研究人类心理学的“孙子兵法”。
    《鬼谷子》不仅是一部万能之书。是一部对强者弱者都适应的万能钥匙。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揣摩”、“权谋”四个字。所谓“揣摩”就是对一般情势—特别是对方心理状态,运用具体方法进行判断;所谓“权谋”,就是以揣摩的结果为基础,进而选择一种适当的合理手段。这和《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具有完全相同意义。
    总之,《鬼谷子》所阐扬的“飞箝之术”。“内揵之道”、“钓言之谋”等智谋思想在当时乃至后世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些战略思想与技巧,若运用于当今社会的外交、经贸、公关等领域,也有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鬼谷子是全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老师—德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施本格勒曾这样评价他:“鬼谷子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八、中国第一侠客—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云兮不复还。”这是义士荆轲留给后人的千古绝唱。
    荆轲也是出生在淇河之滨的朝歌骄子。他自幼刻苦好学,习文演武,智勇双全。卫人称其庆卿。后游历燕国,助人之危,深得燕人尊重,称他荆卿,又称荆叔。燕太子丹闻荆轲贤勇,筵为贵宾,尊为上卿。当时秦国正欲称雄天下,连连黩武,出兵邻国。公元前228年,秦王赢政派兵攻下赵都邯鄣,并把战火烧到燕国边境。燕太子丹为了国家的安危,佯装割地事秦。派荆轲带着秦国叛将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到咸阳朝拜秦王,想借机刺死秦王。当秦王打开地图时,荆轲急持事先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云。秦王慌忙躲开未中,荆轲却死在乱剑之下。“图穷匕首见”的典故由此而得。荆轲死后,淇县人敬其义行,收其尸葬于朝歌南折胫河畔,人称荆轲,今冢尚存。

    九、纲领释门四十年的高僧—法上
    法上俗姓刘。生于朝歌东北淇河之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高僧,统领释门凡四十年之久。
    法上6岁便礼佛读经,8岁能博览佛典,12岁削发出家。经过多年刻苦努力,他的佛学造诣达到很高的水平,不仅精通《十地》、《地特》、《愣伽》、《涅槃》等经,还有经论文疏传世。名声传遍大河南北。很快从讲学晋升为僧官—昭玄统。北齐代魏后,文宣帝诏示法上为大统,从而确立了他在全国最高僧官的地位。在他的领导下,统一了僧侣的服装,创立了建寺立净等制度,有些制度沿袭至今。
    法上出身贫寒。虽然成为权势极大的昭玄统,却不变本色。衣服用麻布,从未穿过绫罗绸缎。除法衣、瓶钵之外,更无余财,不骑马乘车,终生步得。僧史表彰他说:“释门东敞,能扇清风。”“戒山峻峙,慧海澄深,德可规人,威能肃物。”故能纲领释门四十年,并搏得“内外阐扬,阜白咸充”的盛誉。其大名远播国外。高丽国(今朝鲜)专门派使者前来向他致敬,请教佛理。

    淇县灵山寺由他倡导修建。现在已成为河南省重点风景游览区。
    滔滔淇水日夜流淌,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淇河儿女为灿烂的淇河文化骄傲,为辉煌的朝歌文明自豪。但是历史只能说明过云,未来的辉煌还要靠他们谱写。为重振朝歌雄风,再创朝歌辉煌,他们正泛舟淇河,乘风破浪,宵衣旰食,拼搏不息,争先晋位,创新工作,迎接明天的朝阳。




 

 
     
古都朝歌星光灿烂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