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康姓
古都朝歌研究

 

   

 

 

姓氏寻根 -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康姓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康姓
 
作者:常永海 杜明道 李光玉  加入时间:2009-11-11 15:12:23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康姓
 
常永海 杜明道 李光玉
       

    康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在中国姓氏排名中,居第75位。分布广泛,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为多,这五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

    康姓最早由姬姓分衍而来,这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时代。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武王姬发有个同母的弟弟叫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城,这就是后来的康叔。周公姬旦扫平武庚和三监叛乱后,为了更有效地治理殷商遗民,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姬封,建立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卫成为当时大国之一。姬封仁政爱民,治国有方,为民众所爱戴和拥护,死后谥号“康”,寓有“使民安康”之意,这是对他生平事迹的一种褒扬,此后,子孙便取其谥号为姓,这是康姓的最早来源。即朝歌(淇县)是康姓的发源地。另:据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由桑君编著的《新百家姓》记载康姓的由来,康姓正宗起源于谥号,周公旦平“三监”,武庚之乱以后,封小弟姬封在殷墟一带,建立卫国,让他管理那里的“殷氏七族”。由于他按周公的嘱咐办事,治国很有成效,周成王便任命他为周朝的司寇。他死后,谥号为“康”,意思是能够“令发安康”。他的庶子以谥号为姓,称康氏。

    东周时期,有周定王之同母弟刘康公者,康为其名,后世子孙取以为姓,也称康氏,这支康姓的得来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康氏姓源,除了姬姓的后裔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支,即汉朝时臣服于我国的西域康居国。《梁书·康绚传》载:“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望出京兆、东平、会稽。”这一支来自西域的康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100年以前大汉声威远播之时,虽然出自异域,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宋代,康氏人口又汇入“匡”氏的一支。这是由于北宋初年,其祖为避太祖名讳,“匡”姓一度改为字形相似的“主”姓。但政和年间,朝廷又认为主姓岂能民姓中所有,遂令其再度改为“康”姓或“正”姓。康姓在少数民族中也广泛的存在着。《隋书》载:“突厥亦有康姓”,此外,金时女真人纳喇(亦作纳兰)氏、清时满洲八旗赫舍里氏、达斡尔族华力提氏汉姓为康,还有瑶、彝、蒙古、东乡、土家、回、羌、朝鲜等族均有康姓。

    周公姬旦兴师平定武庚和“三监”的叛乱之后,康叔被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当时的卫国,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甚大。都城最初定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康氏子孙一代代在此相传。后来,卫国又曾几次迁都:卫文公时迁都楚邱(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卫成公又于公元前629年,渡过黄河,徙都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公元前254年卫国为魏国(西周时分封的今山西省境的诸侯国)所灭,成为魏的附庸,秦战败魏后,卫被迫迁到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几次迁都,使得康姓后世在更大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当然春秋战国时代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还是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这期间,康叔的后代繁衍成了好几个姓氏,除了以谥号为氏的康姓之外,还有以国为氏的卫姓,乃至“本自卫之公族,以非正嫡,号庶氏”的庶姓等等。先秦时期,康姓还主要分布在河南境内,但其子孙至秦代已经开始向西、向东繁衍播迁,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东平一带的望族。汉代,康氏有北迁至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汉代初期,康居国遣王子待诏河西,逗留不去,其后子孙以康为姓。这支康姓人口相对较少,居住集中,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东南移民安徽与浙江。魏晋之际,逢陇右战乱,河西康氏(康居国王子的后裔)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后渐向东南迁移。到南朝宋康穆时,他又带领家族三千余人迁湖北襄阳之岘南,这一支康姓世代显赫,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发源于北方的康氏,早在唐代初叶就渡江迁到了江苏和浙江一带。有史记载的是唐玄宗时期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曾因功被封为泰山县男,这一支康氏自此定居于苏北。传到了第三代的康日知时,又以功被唐德宗封为会稽郡王,于是举家再度南迁,到了现在浙江省绍兴市定居,逐渐繁衍成为当地望族。到康日知的儿子康志睦时,因战功被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这一支的康氏子孙繁衍不息,日渐壮大,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成为了南方各地康姓迁徙的主源,此后南方各地的康姓人家,大多来自浙江绍兴。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地。唐宋时,康氏已播迁全国。宋代更是大放光芒。当时康姓人口约近1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85位。康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形成以中原的河南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分布。同时,由北方迁居江苏、浙江的康氏,又继续播迁,迁居福建、广东等地。这段时期著名的康姓家族和名人很多,有跟随宋王室南征北战,出仕居官的洛阳康再遇家族;有以军功而声名显著的河北蔚州康延泽家族;还有以诗词供奉朝廷,才华横溢的滑州人康与之以及战场上誓死力抗金军的康杰等。北宋末年到元代,北方战乱频仍,时局动荡,故有许多康姓人士徙迁南方安居。明代康姓大约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99位,分徙于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陕西为康姓第一大省。宋元明600余年,康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西北部、东南地区迁移。全国形成以秦晋为中心的康姓聚居区。此时期较为著名的康姓家族有湖北蕲春康茂才家族,此外乾州康汝楫家族社会地位也很高。明人康顺闰随母从福建龙海县紫泥乡迁入潮汕地区,落籍于潮阳黄陇都崎沟村(今两英),成为康姓入潮的始祖,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从清代开始,闽、粤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现在康姓几乎遍布于全岛的每一个角落。据台湾省文献会表示,康姓在台湾为第79个大姓,以屏东和嘉南地区最多,台北、苗栗、台中等地方也相当不少。

    在中国历史上,康姓出现了许多名人。二十四史中,康姓单独列传者有36个;《中国人名大词典》收录了民国以前的康姓名人62个。较著名的有三国时高僧康僧会,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吴人康泰;唐代琵琶演奏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康昆仑;后唐杰出将领康保裔;南宋词人康与之;元代剧作家康进之;明初大将康茂才和文学家康海以及清代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等。今天,康姓子孙已经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为世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正在做出着自己卓越的贡献。

    昔日商都朝歌---淇县,是康姓最早的发源地,位于华北平原南部,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西依太行与林州市连山,南与卫辉市接壤,北与鹤壁市郊区毗邻。地貌多姿,“肘山腋水,地形爽垲”,西部为山丘地形,东部为平原泊洼地区,有著名的良相泊滞洪区。最低点为淇、卫河汇流口,海拔63.8米。淇县境内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总面积5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920亩,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也称无核枣),被誉为淇县“三珍”,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
有关康姓的古迹名胜,河南省境内有淇县城关镇的卫国故城,附近还发现有三个商代冶铁、制骨作坊遗址;淇县耿家湾的武公祠,相传为卫民感卫武公治卫有方而建;淇县北的邑励坛,相传为卫康叔建;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曾经是明末清初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康百万的私人住所,现在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外省名胜有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康有为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旁还建有康有为书学院,由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文联与丹灶镇政府联合筹办;山东省青岛市有康有为纪念馆,该馆由康有为晚年寓所改建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姓后人的寻根联谊活动,虽然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但是对于康姓名人――康有为的追悼、纪念活动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2002年12月24日,由山东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和青岛国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康有为寓居青岛80周年暨廖克云山水画展”在康有为故居开幕。此后于2003年4月4日,青岛市又在康有为故居举行了康有为铜像安放仪式暨康有为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及该市的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及从台湾、香港赶来的康有为的孙子康保延、外孙何康乐和庞田中参加了此次安放仪式和学术研讨会。2004年9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委、佛山南海区丹灶镇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首届康有为文化节。其系列活动之一,在康有为的故乡——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举行的南海康有为书学院成立暨“康有为杯”书法大赛颁奖仪式的成为此次活动的亮点。

    “根”是中华民族历来都重视的。“木本水源”,“落叶归根”是中国人几千年来艮久不变的心愿,同祖同根历来是被人们所珍视的。我们探求康姓历史的来龙去脉,寻找它的昨天、今天,就是展示明天,世界各地康姓人士将会在“根”的引导下,沿着祖先光辉的足迹,携手共进,去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康姓源流
    1、起源
    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康姓的形成来源于四条干支的汇入:
    其一、康姓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
    康姓最早源自姬姓,今世康姓子孙的姬氏,姓源有两个。其一是周时卫国康叔。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姓苑》等书记载,汉族的康姓,出现于距今3000多年以前,他们的始祖是卫国的康叔。康叔,本名姬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幼弟,谥号为康,史称康叔。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将其打败后,纣王鹿台自焚,周朝建立。此后,为表示不灭商之意,武王把殷纣的遗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管辖,让他与诸侯同位,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便奉祀先祖,世代相传。为防止叛乱,武王便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亳〈今山东曹县南〉封给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以东为卫,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在今河南新乡西北〉,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邺〈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邺城镇〉,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监视并辅佐武庚禄父,安抚百姓。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助武王伐纣灭商)便代替成王主掌国事。管叔、蔡叔、霍叔等怀疑周公旦,武庚也认为有机可乘,三监便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攻打成周。周公旦托成王之命组织军队讨伐殷国,杀死武庚和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之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这时,关于殷商遗民的治理问题变得十分棘手。如果安置不妥,便后患无穷。周公旦经过反复衡量比较,认为只有康叔的能力和德行才可以服众,才最有可能治理好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于是他最后决定,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即商朝的旧都殷墟,建立卫国,仍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卫成为当时大国,地位比以前更加崇高。周公旦担忧康叔年轻,难以维持统治,反复告诫康叔:“你一定找到殷朝有才德、有威望、有经验的人,向他们了解殷朝兴衰成败的历史,并务必关心爱护自己的百姓。”周公旦还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规矩的道理,撰写了《梓材》,还有《康诰》、《酒诰》等篇作为治国者用以效法的准则,并以之教导康叔。后来康叔果然不负众望,把王国治理得很好。他借鉴殷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爱惜民力,使用这些准则治理封国,安定敦睦他的人民,因而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康叔的声誉日隆,到周成王长大亲政之时,被举用为司寇(掌管全国刑法的最高官员),权位高于其他诸侯。成王还把许多宝器祭器赐给他,用以表彰康叔的德行。卫康叔死后,谥号康。这个康字,包含了“使民安乐”的意思,是对他的一种肯定。此后,卫康叔的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氏(一说是封地为姓),骄傲地称自己为康氏,史称康姓正宗。这段经过,《书经》的序文上也有记载,其内容大致为:“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同时以“康诰”为该经的一个篇名。康姓的第二个受姓祖先是刘康公。东周周顷王(公元前618年~前613年在位)时封王季子(周定王之弟,姬姓)于刘累古封地刘城,谥号康,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也有支系姓康者。这支姬姓康氏距今也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

     其二、来自汉朝时臣服于我国的西域康居国
    《梁书·康绚传》记载,“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望出京兆、东平、会稽。”这一支来自西域的康氏,距今已经有大约2100年的历史。当时汉朝国势正盛,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快了大汉天子的声名远播,西域康居国(亦称康里)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表示对汉朝皇帝臣服的诚心,那位王子到达之后就在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留居待诏,后来定居河西,子孙世代繁衍,后代以康为姓,日久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跟汉族没有丝毫分别。上面提到的《梁史》中有传的康绚就是一例。《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晋时陇右乱,康绚祖先迁居蓝田(今陕西蓝田),康绚曾祖康坚为苻坚太子詹事,生子穆。后来,康穆又率康氏家族迁居于襄阳的岘地,朝廷专门为其设华山郡蓝田县以安置,南朝宋时康穆还被任命为秦、梁二州的刺使。康穆有二子,长子名元龙(康绚的伯父),次子名元抚(康绚的父亲),两人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到康绚时,家族世代显赫,他自己也做到了司州刺使的高位。华夏西域康居国的后人还有不少,三国时高僧康僧会以及唐代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其祖先也是康居国(西域城国)人。

    康居王子所定居的河西,指的是黄河以西的甘肃、青海等地,也就是说,这一支外来的康氏,主要是繁衍于中国的西北一带。关于这个康居国,《汉书•西域传》云其“去长安万二千里”。我们根据《汉书》、《旧唐书》的相关记载,可推断其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原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地区撒马拉罕一带。汉成帝时康居国王曾遣王子入汉。他们跟当时的大月氏属于同种,在汉朝初年国势颇盛,拥有现在新疆北境以及苏俄的中亚之地。到了晋朝之时,他们对于中国仍然十分归顺,曾经遣使入朝。隋唐时这个国家依然存在,被称为康国,是“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康居国人的后裔,最初居住在甘肃省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今甘肃张掖附近。西汉时,为匈奴人所迫,西迁至葱岭一带,建立了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史国等九个国家。隋唐时,他们分布在今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为了表示对故地的怀念,他们以昭武为姓,史称“昭武九姓”)之一。“昭武九姓”中的康氏名人有汉代的康孟详,唐代的将军康留买、康达、康洛以及富商康谦等。源自康居国的康氏,虽然不是汉族人,但仍然源远流长,值得自傲。

    其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氏改为音近的
    北宋初年,为避太祖名讳,“匡”姓一度改为字形相似的“主”姓。但政和年间,朝廷又认为民姓中有主姓,大为不妥,遂令其再度改为“康”姓或“正”姓。《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本朝避太祖庙讳,改匡氏为主姓,政和间以民姓主嫌,并改为康姓”,“太祖皇帝讳上一字,其地乃孔子所畏者。宋改为主姓。政和中多忌讳,官文书不得以主为人姓,又改曰康氏”,正是对这一史实的记录。北宋以后,有的康姓恢复了祖姓,仍为匡氏。根据目前存在的一本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康氏族谱,我们可以知道这支康氏即是宋时改姓而来。谱中说自己本是姓匡的,因为祖上正巧在宋朝作了官,而匡姓跟宋太祖的名字有了某种程度的重叠,读音相近的康便成了最佳选择。这一支康姓分居三大处,分别是江西安福、卢陵和衡山以及重庆云阳。

    其四、出自少数民族
    据《隋书》所载:“突厥亦有康姓”。突厥是指公元六世纪于金山(在今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部落。西魏时在今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政权,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隋之前疆域最广,东至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西达西海(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过贝加尔湖。势力曾经推到了我国广大的北方草原和西北广大地区。唐朝西域突厥族康姓,移民西北和四川进入中原,最后成为汉族康姓,像隋唐之际突厥大将康鞘利就是一例。据说唐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的父亲也为康姓。据《新唐书》载: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其父早死,自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部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之子思顺、文贞等约为兄弟,一起逃离突厥,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另外金时女真人纳喇(亦作纳兰)氏,清时满洲八旗赫舍里氏,达斡尔族华力提氏汉姓为康。还有瑶、彝、蒙古、东乡、土家、回、羌、朝鲜等族均有康姓。

    2、播迁
    康叔被封于卫国,当时的卫国,是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相当广大。而康叔则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即商朝的旧都殷墟(今河南淇县),以后卫国国都又向东迁至曹(今河南滑县旧城以东),康氏子孙一代代在此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又曾几次迁都:康叔的后代卫懿公在位时(前668~前661),卫国被北方少数民族“狄”所灭,卫文公被齐桓公立为国君,靠齐的帮助迁都楚邱(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从此成为小国;卫成公(前634~前600年)在位时,又于公元前629年,徙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公元前254年为魏(西周时分封的今山西省境的诸侯国)所灭,成为魏的附庸,后来秦战败魏国,将他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秦的附庸。康叔的后代传到四十余代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卫国被秦国所消灭。在漫长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虽然未曾称雄称霸,与其他诸候一较长短,但是,它的寿祚却特别长。从康叔至君角共历854年,其中在朝歌为都403年,传世15代20君。这期间,康叔的后代繁衍成了好几个姓氏,除了以谥为氏的康姓之外,还有以国为氏的卫姓,乃至“本自卫之公族,以非正嫡,号庶氏”的庶姓等等,因此,康氏的兄弟之姓,是相当不少的。

    屡次都城的迁徙,使得康氏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从康氏早期播迁的足迹上,亦不难看出康氏早期播迁源于卫都的迁移,当然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此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从秦代开始,康氏子孙已经向西、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东平一带的望族,并形成京兆、东平两大郡望。汉代,康氏有北迁至今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汉代初期政府在西部边疆置都护,西域各国来朝,康居国亦遣王子待诏河西,因留不去,其后子孙以康为姓。这支康姓人口相对较少,居住集中,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东南移民安徽与浙江。

    三国时期著名的康姓人物有康泰,吴国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吴黄武五年(226)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归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另外还有高僧康僧会,其祖先是康居国(西域城国)人,世居天竺。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双亲并亡,服满出家,立志东游弘法。于吴赤乌十年(247,一作赤乌四年)来到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营造茅屋,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从此,江左一带佛法兴起。

    魏晋之际,逢陇右战乱,河西康氏(康居国王子的后裔)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后渐向东南迁移。到南朝宋康穆时,他又带领家族三千余人迁湖北襄阳之岘南,朝廷专门为之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氏族众,并任命康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二子元龙、元抚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孙康绚亦是司州刺使。康穆一支遂世代显赫,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总体说来,隋唐以前,康姓的分布还是以北方为主,且呈点状分布,即河南、陕西、山东以及河西走廊一带较多,其它地方较少。

    唐、五代时期 唐代初、中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有康姓人因为做官移居南方,像唐玄宗时期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曾因功被封为泰山县男,当时的泰山县,就是现在的泰县(今江苏泰州市),这一家康氏,自此定居于苏北。传到了第三代的康日知之时,又以功被唐德宗封为会稽郡王,于是举家再度南迁,到了现在绍兴县(今浙江绍兴市)定居。康日知子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射,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这一支的康氏子孙发展繁衍,日渐壮大,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与此同时,会稽地区的另一个康氏家族也十分有名,那就是康国安家族。康国安的祖父康孝范曾任临海县令,父康英曾任江宁县令。康国安很早就考中进士,在朝廷国子监任职,后来升太学博士,崇文馆学士。有《驳文选异义》二十卷,《康国安集》十卷。其子康希铣年仅14岁即考中明经,先后六任刺史。著有《康希铣集》二十卷。康希铣的兄弟和儿子也都很有政绩。康氏家族世代以博学多才著称,子孙世代为官,这个家族与灵州迁来的以武功名扬海外的康氏交相辉映,会稽康氏一时享誉全国。他们所居的浙江绍兴则成为了南方各地康姓迁徙的主源,此后南方各地的康姓人家,大多来自浙江绍兴。

    唐“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向南迁移,康姓也随之南迁,到五代时,北方社会动乱,战争频仍,更使得这种南迁成为一种潮流,此时,南方的康姓人口已经明显多于北方。

    宋元时期 唐时,康氏已播迁全国,到宋代,康姓人更是大放光芒。当时康姓人口近1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85位。河南为康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康姓的26.8%,占河南总人口的0.5%。全国分布主要以河南、陕西、河北、山西、安徽为多,这五省占康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湖北、湖南,这二省又集中了康姓人口的16%。从全国分布情况来看,康姓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形成以中原的河南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分布。同时,由北方迁居江苏、浙江的康氏,又继续南迁至福建、广东一带。
宋代,康氏中有杰出子弟跟随宋王室南征北战,为国效力,其家族也是显达一时。例如洛阳康再遇一家人。康再遇的父亲康志忠本是后唐军队将领,在讨王都的战役中殒职。康再遇跟随宋太祖开闯天下,出生入死,立下辉煌战功。后来在征伐李筠时战死。虎父无犬子,其子康保裔也是一名杰出的将领,他作战英勇,功绩显赫,累迁彰国军节度使,出为并州都部署。在与契丹交战时,因为寡不敌众,矢绝殉国。康保裔的子孙在父祖的余荫之下,自此显达。据《宋史》记载: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使,仕至左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严于驭军;子继彬为洛苑使;子继明为内园副使;幼子继宗为西头供奉官;孙康惟一为将作监主簿。另有宋代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康延泽,也以彪炳的军功而声名显著。其父康福,曾任护国军节度使兼侍中。康福去世后,延泽以荫得补供奉官。太祖乾德年间他被任为晋州刺史,当时正逢全师雄作乱,他以散卒千余人大破贼众三万,晋、遂等州皆平。其兄延沼亦是虎将。太祖亲征太原时,曾以延沼宿将,熟悉边境事务,诏领兵屯潞州。二人《宋史》皆有传。还有康德舆,河南洛阳人。其父康赞元,曾经以作坊使从曹光实袭击李继迁,获其母妻,擢崇仪使、武州刺使。赞元死后,宋真宗追念其功,将德舆任命为三班奉职,后改任右班殿直、泾原路走马承受,又升为閤门祗侯。天圣中,因为出使夏州(今陕西靖边)有功,回来后改任西头供奉官。由于疏密使曹利用举荐,升为为内殿崇班、河阴兵马都监,后历任原州、庆州知州,益州兵马钤辖、果州团练使、冀州知州、赵州知州等职。最后,死在陈州钤辖的位上。这时期的康姓名人还有以诗词供奉朝廷,以一首题徽宗画像之诗“王辇宸游事已空,尚余奎藻绘春风,年年花鸟无穷恨,尽在苍梧夕照中”而被誉为才华横溢的滑州(今河南滑县)人康与之以及在战场上威风八面,誓死力抗金军英雄人物康杰等,名气都分常响亮。北宋末年到元代,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许多康姓人士徙迁南方安居乐业。
宋代的匡姓,因避帝讳而改康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像上面提到的衡山康氏,本匡姓,因为祖上正巧在宋朝作了官,为避宋太祖的名字因而改姓康。这支康姓族人迁徙繁衍,后来分居三大处,分别是江西安福、卢陵和衡山以及重庆云阳。

    明清时期及清代以后代 明代的康姓大约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99位。分布更为广泛,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康姓族人的聚居地。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陕西为康姓第一大省。宋元明600余年,康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西北部、东南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以秦晋为中心的康姓聚居区。较早入潮的始祖康顺闰,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随母从福建龙海县紫泥乡迁入,落籍于潮阳黄陇都崎沟村(今两英),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潮汕康姓人口8500多人,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约200人;潮南区两英镇2600多人;澄海区东里、盐鸿等约200人;南澳250多人;潮州湘桥区约400人;饶平约4500人,集居井洲、黄冈,分布钱东、海山、高堂等镇;潮安、惠来等地亦有康姓居住。入潮的康姓著名历史人物有明代修职郎康耀国,到清代,进士康开仁名气也很大。明代较为著名的康姓家族有湖北蕲春康茂才家族。康茂才,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市)人,明初大将,元末归顺朱元璋,被授为秦淮翼水军元帅,转都水营田使。后来死在了西攻关中的回师途中,追封韩国公。其弟康茂林也为朱元璋手下大将,明朝建国初,被封衡王于山东青州府。茂才子康泽年十岁,入侍皇太子读书大本堂,以父功封蕲春侯,后来从征南将军傅友德征云南,卒于军,年二十三。泽子康渊因年幼未能袭爵位,被授为散骑舍人。弘治末,录茂才后为世袭千户。此外乾州康汝楫家族社会地位也很高。康汝楫,乾州武功人(今陕西武功县)。以儒求起家,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任燕府长史司录事,为人处世恭谨无过,后来升为四川乐安县知县,有政绩。成祖即位后念其燕府旧臣,擢北京行部左侍郎。汝楫死后,追其功,长子康爵任为上林苑左监正,次子康礼任为左监副。

    清代有名望的康氏家族亦有不少,如山西兴县康绍镛家族累朝仕宦。绍镛父康基渊曾任江西广信知府,有政绩。康绍镛,字兰皋,嘉庆四年(1799)进士,累迁郎中,擢鸿胪寺少卿,后又历任礼部侍郎、广西巡府等职,卓有政声,《清史稿》有传。再如广东南海人康国器父子,清代也很著名。康国器,初名以泰,字交修,少为吏员,道光末年从军,以功授江西赣县桂源司巡检。国器带兵打仗能够以少胜多,有谋略,受到朝廷器重,因为曾经在战役中受伤陂足,故军中有“康拐子”的绰号。他的儿子康熊飞,也是个勇敢有谋的将才,曾经在军队里担当前锋之职,其父的许多功劳是依靠他的帮助实现的,后来他累计功劳升到了浙江候补道,康国器家族在当地也是名门显宦之家。

    从清代开始,闽、粤康氏中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现在康姓几乎遍布于台湾岛的每一个角落。据台湾省文献会表示,康姓,在台湾为第79个大姓,康氏以屏东和嘉南地区最多,此外台北、苗栗、台中等地方也相当不少。在台湾其他各地,也有康姓人士的踪迹,这种情形不得不让我们感慨种姓生息繁衍力量之巨大。

    今日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这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75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
   二、古今名人
    康姓,西周康叔之后,距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这期间康氏族人出将入相,名人辈出,他们中既有战功赫赫的武臣良将,也有名垂千古的文人雅士,其他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也是人才济济,为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世人的尊敬。

    1、河南名人
    康叔 姓姬,名封,周文王第九子,武王小弟,他生于丰(今陕西省长安丰水西岸)。长于镐京(今西安市丰水东岸)。
武王灭商,为防武庚叛乱,曾封三胞监之。史称“三监”。公元前1063年,“三监”与武庚联合东夷大族叛周。周公以成王命兴师伐纣,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贬霍叔,以三监之地封于康叔,成立卫国,康叔建都于朝歌。周公为康叔扫除隐患。将大批“殷顽”迁至洛阳为奴,仅留陶、施、繁、锜、樊、饥、终葵等七族殷遗为康叔民。周公以成王命在镐京为康叔举行了授土授民仪式,史称“授土于周室”。康叔于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062年),率八师(两万)兵力,来到朝歌。之后,选殷墟定昌之地(今朝歌镇东街)兴建王宫,修城垣,治国家。先释放农奴,按周朝规制分给耕地,鼓励“开辟私田”等。在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又将城北桑园扩大,扩建城东炼铁、制骨作坊,采取措施调动“百工”积极性。在婚姻方面,用男女同姓通婚其生不蕃的道理,限制同姓通婚。在丧葬方面,废除了商朝用人殉葬,杀人祭祀的残酷作法,改用草人、草马、土车代之。由于“康叔治国有方,能和集其民,民大悦”,卫国很快出现“各业兴旺”局面。后来,“成王帝用事,举康叔为司寇,赐卫宝祭器,以彰其德。”康叔死后,谥号“康”,这个“康”字包含了“使民安乐”的意思。此后,卫康叔后代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氏。
    康叔治卫有方,深受淇人敬仰,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在县城阁南街路西建有“康叔祠”,民国初年仍有祭祀(今为县建筑公司),遗址尚存。

    卫武公(公元前853年---758年) 卫康叔十世孙,卫鳌候之子,姓康,名和。卫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卫鳌候死,卫武公继位。他在执政期间,能修康叔之政,增修城垣,兴办牧业,政通人和,百姓和集。
    后来,犬戎杀周幽王,卫武公率兵佐周抵戎,在战斗中立了大功,被周平王封为公。
    卫武公在位55年,能自责,百采众谏,常与下臣共勉,他95岁时,曾《抑》诗以自敬,诗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正如《国语.楚语》所记:“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有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土,苟在朝者,无谓我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于是手作《懿戒》,更和《宾之初筵》,以戒嗜酒之风。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被谥号为“武”。卫人感其德,赋《淇澳》歌颂其高风大德,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憪兮!赫兮咺兮!”、“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终不可谖兮!”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淇县人于山区耿家湾修武公祠,以志不忘,祠北山坡建为“斐亭”一座,亭下绿竹莲藕,游者四至。年年有祭,祠前小石河(古美沟),更名思德河(意永思武公之美德),河下游一村原槐荫店村,改称思德村。

    卫懿公,名赤,卫惠公之子,卫康叔十四世孙,卫都朝歌人。
    卫懿公嗜好养鹤,在宫延定昌,朝歌西北鹤岭、东南鹤城(今长垣县鹤寨)等处,均大养鹤。其鹤如官有品位俸禄;上等食大夫禄,较次者食士禄,他外出游玩,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懿公好鹤成瘾,不理朝政,国势衰弱。公元前660年冬,北方狄人入侵,卫懿公发兵抵抗,大臣和国人均抱怨沸腾,不去抵抗,让他叫鹤去抵抗。懿公无奈便带少数亲信赴前线迎敌,结果兵败,懿公被杀。

    北宋将领康保裔 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祖康志忠,后唐军队将领,在讨王都的战役中殒职。父康再遇,为龙捷指挥使,从宋太祖征李筠,死于军中。保裔在周时因为战功被任为东班押班,父亲战没后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第二年,攻打河东的广阳,获众千余人。此后,因为战功赫赫,累迁彰国军节度使,出为并州都部署。在与契丹交战时,因为寡不敌众,决战中殉国。
    康保裔为人谨慎而有礼,喜欢结交宾朋,擅长骑射。他身经百战,身体上的伤口就有七十余处。慷慨大方,曾经贷款数十万银两以慰劳战士,他死后,他的亲朋变卖他的器物以偿还,宋真宗知道后,对他的家人大大加以赐赏。《宋史》有传。

    南宋学者康与之 生卒年不详,滑州(今河南滑县)人。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顺庵,又号退轩,建炎初,高宗驻跸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在这篇奏折中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纯以农业为主,按口授田,自力耕织,平均分配生活资料,无私有制,无战争和剥削,反映了一种乌托邦思想。并且劝谏高宗“移跸关中,号召两河”,“选天下英才,日侍以讲利病”。主张组织河北人民自相择帅,团结抗金,加强对江淮漕运的管理等。他的建议虽未被采纳,但在当时名声甚著。后来秦桧当国,他趋附求进,为“秦十客”之一,被擢为台郎,监尚书六部门,每当两宫宴集,专写应制的谀颂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秦桧死后,他被除名,解送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不久又解往新州牢城收管。
    康与之的词音律严整,讲求措词,但多应制之作,不免有歪曲现实,粉饰太平之嫌。代表作为《卜算子》、《玉楼春令》、《长相思》、《金菊对芙蓉》、《风流子》、《减字木兰花》、《满江红》、《忆秦娥》等。其中《卜算子》一词写物是人非的沧桑变换之感,“潮本无心落又生,人自来还去”,“老尽东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等都是文采隽永。宋人对其作品有过较高的评价。如南宋黄昇(号花庵) 编《中兴以来绝妙词选》认为他的词“篇篇精妙”,竟选入23首之多。词人沈义父、张炎等都把他和柳永并称为“康、柳”。清人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中也说:“其词哀感顽艳,尽有佳者。”这些评价都是恰当的。

    2、外省名人
    旅行家康泰 生卒年不详,三国吴人,我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吴黄武五年(226)和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今印度)使臣,归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记叙了这些国家的情况。

    高僧康僧会 (?~280),三国时期康居国人,世居天竺。幼年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服满出家。他励行甚峻,为人弘雅,有识量,笃志好学,通晓佛家经、律、论三藏,博览《诗》、《书》、《礼》、《易》、《春秋》六经,对于“天文图纬,多所贯涉”。康僧会欲使江左地区振兴佛教,兴立佛寺,便杖锡东游,于吴赤乌十年(247,一作赤乌四年)来到建业(今江苏南京),营造茅屋,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孙权为之建塔,这是吴国最早建立的佛寺,所以名为建初寺,建佛寺的地方也被叫做佛陀里。从此,江左一带佛法兴起。
    康僧会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他住在建初寺,翻译了许多佛教经书,有《六度集经》8卷、《旧杂譬喻经》2卷,现均存。《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其所译《阿难念弥经》、《镜面王经》、《察微王经》、《梵摩王经》,均收在《六度集经》中。《开元释教录》卷二载其尚译有《吴品经》5卷、《菩萨净行经》2卷、《权方便经》1卷、《菩萨二百五十法经》1卷、《坐禅经》1卷。这些译本译文准确,妙得经体。《六度集经》、《法镜经》、《六度集经》文词典雅,诸波罗蜜前均有短引,为治汉魏佛学重要资料。他还传授了涅磐梵音歌咏声,音调清晰浏亮,成为一代佛教徒学习的模式。
    他曾为《安般守意经》、《经镜经》、《道树经》作注,并为前二经作序,行文既文雅又通俗,说理细致入微,都流传于世。他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这一点可以在他所注释的佛经上见到。

    唐代琵琶演奏家康昆仑 生卒年不详。西域康国人,主要活动于唐德宗至宪宗(8世纪末~9世纪初)时期,善弹琵琶,著名宫廷音乐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有关史料散见于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以及《新唐书·礼乐志》、《新唐书·让皇帝宪传》等史籍。据载:康昆仑为德宗时宫廷琵琶第一手。在一次旱灾求雨的竞艺活动中,康先弹一曲新翻羽调《绿腰》,而僧人段善本将同曲移至更难的枫香调来弹。康自愧不如,遂拜段为师。段认为康的技艺太杂,令其停奏10余年后方教。后康尽学段的琵琶演奏技艺。又载:贞元初年,康昆仑曾将正宫调《凉州》中的“小遍”改编为琵琶曲,因在玉宸宫首演,故名《玉宸宫调》。

    元代剧作家康进之 生卒年不详,棣州(今山东惠民县)人。代表作品《李逵负荆》,是现存元杂剧中最优秀的水浒戏。写在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宋江为辨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最后,全剧在庆功声中结束。全剧充分表现了李逵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和勇于改过的精神。当他听到王林说女儿被宋江、鲁智深抢走,并拿出红绢褡膊为见证时,便怒气冲天地回山追查,对宋江、鲁智深进行了辛辣的嘲弄。但当真相大白后,又马上负荆请罪。通过一个误会性的冲突,塑造了李逵这一英雄人物见义勇为、疾恶如仇、胸怀坦荡、知错即改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人物刻划又极为细致、生动,艺术上以误会手法造成观众焦急的悬想期待和优越的欣赏心态,取得了很好的喜剧效果。

    明初大将康茂才 (1313~1369),湖广蕲州(属今湖北蕲春)人,字寿卿,明初大将。通经史大义,事母孝。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立功,自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后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转为都水营田使。吴元年(1367)从徐达北伐,取汴梁,驻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后西攻关中,占兴元(今陕西汉中),回师途中卒。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进阶荣禄大夫,追封韩国公,谥武康。

    明代文学家康海 (1475~1540),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浒西山人、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家后,以山水声伎自娱。
康海是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曾参修明宪宗、孝宗实录。擅长诗文、戏曲。为明“前七子”之一。著有《康对山先生全集》、《郮东乐府》及杂剧《中山狼》、《王兰卿》两种。
    《中山狼》被列为中国十大喜剧之一。《中山狼》取材于马中锡的《中山狼传》,讲述东郭先生救一只中箭逃命的狼,自己几乎反被狼所害的故事。通过对狼诡诈性格生动逼肖的本性的揭露,骂尽一切负国家、负父母、负师友的无耻之徒,同时嘲讽了迂腐的东郭先生“无所不受”的“仁心”,颇有深意,也在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本性和政治上的倾轧关系,并批判恩将仇报,讽刺世态炎凉,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全剧结构严密,曲文典丽,写景如绘,生动自然,具有爽直古朴的特点,剧中狼、老杏、老牛开腔说话,情态逼真,饶有童话色彩。又结合环境传情达意,情境交辉,有一定艺术价值。
    康海的散曲,今存套数30余首、小令200余首。曲作的主要内容一是抒发其愤世嫉俗的情怀,如“真个是不精不细丑行藏,怪不得没头没脑受灾殃。从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间事事忘。刚方,奚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与康”(〔雁儿落带过得胜令〕)。表现了他自认为无辜遭殃的满腹牢骚,并夹杂着几分玩世不恭的幽默;二是倾吐其徜徉山水的闲情逸致,如〔叨叨令〕《秋兴渼陂韵》就着重表现了作者对“有时节望青山看绿水乘嘉树,有时节伴渔樵歌窈窕盟鸥鹭”生活的欣喜之情。他的散曲一般都写得豪放爽健,但时有过多的生造和堆砌词藻,是其缺点。
    康海也有诗,数量颇繁富,但多率直之作,比较粗糙,有《对山集》、《沜东乐府》等。此外,还著有《武功县志》,为简志名篇。

    清末维新代表人物康有为 (1858~1927),南海(今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后易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等,世称“南海先生”。
    康有为出生在“世以理学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后来在龚自珍、魏源以来“今文派”经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新学”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开始了向西方寻找救民真理的艰苦历程,成为19世纪后期中国政治学术界一个突出的思想家和活动家。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利,清政府被迫接受割地赔款的耻辱,康有为联合各省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请求拒签合约,提出“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其后,康有为与维新派人士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建立学堂,创办报刊,广泛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
    从1888年至1898年,康有为先后7次上书,设计了一个以君主立宪为主体的救国方案,反复申述和论证了他的政治主张。1898年6月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在光绪帝支持下,联合一部分帝党官僚,虽然力排旧议,锐意维新,但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极力反对。慈禧太后在是年9月21日发动宫迁政变,囚禁光绪,重新垂帘听政,并下令捕杀康有为。“百日维新”被打入血泊之中。
此后,康有为流亡海外16年。并在国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13年返国,在上海主编《不忍》杂志,发表反对共和、保存国粹的言论,并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和张勋策划溥仪复辟,迅告失败。他在晚年完成的《大同书》中,描绘出一个东方式的乌托邦:“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还是清代“碑学”书法的积极响应者和亲身实践者,是继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1889年写成的《广艺舟双揖》(亦名《书镜》),是中国书学史上继包世臣后力倡碑学,并能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之碑,对后世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好吟咏,还是一位相当有成就的学者。他始治《周礼》,继研《公羊》,着书立言,富于创造力,其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创作就,想象奇特,辞采瑰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代表诗篇《出都留别诸公》5首,对国家危亡的命运,表现得十分关切,意气豪迈。其政论文打破传统古文程式,汪洋恣肆,骈散不拘,开梁启超“新文体”的先路。康有为生平著作甚丰,有人统计,达139种,主要作品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南海先生诗集》等,此外《孟子微》、《康子篇》、《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中庸注》《春秋董氏学》、《日本变政考》、《欧洲十一国游记》等,也颇受近代学术界重视。

    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康广仁 (1867~1898),南海(今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号右博,又号大中,康有为幼弟。自少不试举业,以为国家弱亡,皆因八股锢塞人才所致。他曾于浙江任小官,因厌恶官场黑暗而辞职,后协助康有为赞议维新。1897年他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又经理上海大同译书局,刊行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等著作。他对外主张联英,对内主张废科举、办学校为第一要务,专心教育志士,多培养实用之才,三年后可大行改革。“百日维新”中,他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疏。戊戌政变后被捕下狱,言笑自若,他曾说:“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临刑时犹言:“中国自强之机在此矣!”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康幼博茂才遗稿》。
   三、祖地新貌
    今日朝歌---淇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在北纬35°30′05″至东经113°59′23″至114°17′54″之间。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西依太行与林州市连山,南与卫辉市接壤,北与鹤壁市郊区毗邻。两水环绕,三山叠翠,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总面积597.43平方公里,辖4乡3镇,175个行政村。

    淇县古称妺乡,亦称沫邑,商纣时以朝歌山易名为朝歌,商代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殷王在此建都,帝辛即纣王时称为朝歌。西周成王时,康叔将卫都建于此,绵延403年。汉代始置朝歌县,元置淇州,明时改为淇县。至今这里仍有许多殷商和战国名胜古迹。如摘心台、纣王墓、折胫河、纣王殿、鹿台寺、朝歌寨、鹰犬城、荆轲塚、王禅墓、轩辕坟、水帘洞、三仁祠、箕子庙、康叔祠、武公祠......及历代碑刻等,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春种秋收,夏网冬猎,“砍砍伐檀”创造了淇河文化,发展了人类文明。这里既有驰名中外的牧野古战场,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痒,华夏第一皇家园林——淇园,又有数不胜数的殷商文化遗址。淇河水养育了不少仁人志士。如被孔夫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纵横家、军事家、教育大师鬼谷子,义士荆轲,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高风亮节的甄济等。

    淇县地貌多姿,“肘山腋水,地形爽垲”是淇县地形特点。西部为山丘地形,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最高点为三县脑,海拔1019米。东部为平原泊洼地区,有著名的良相泊滞洪区。最低点为淇、卫河汇流口,海拔63.8米。境内东有淇河,中有思德河、赵家渠、折胫河,南有沧河,均经卫河入海。

    气候系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42.5℃,极端最低-18.0℃。年平均无霜期209天、日照时数2149.5小时,有效积温5165.7℃,年平均降水量605.2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全县有耕地322920亩,其中水浇地289850亩,占总耕地的89.75%。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花椒、核桃等优质产品。淇河鲫鱼、缠丝鸭蛋、软核蜜枣(也称无核枣),被誉为淇县“三珍”,历史上曾为皇帝贡品。铁、铜、铝、锡和煤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等矿藏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淇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达。北、东、南有淇、卫、沧三河环绕,京广铁路、京深公路即安新段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县城居县东南部铁路东侧,南距省会郑州120公里,北距首都首都北京567公里。柏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列。程控电话与国内外并网直通,传真、移动电话、无线寻呼方便快捷。水电资源充足,开发前景良好。

    工业有机械、纺织、水泥、造纸、电力、化工、建材等。淇县大用、永达集团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河南省肉类行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企业;河南省著名商标品牌,在全国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中名列前茅。
淇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投资环境优越。热情的淇县人民诚邀四海宾朋、五洲客商前来领略中原文化风采,欢迎在这里投资开发,共同把古都朝歌建设得更加美好!

   四、遗迹名胜
    1、河南名胜
    卫国故城垣 在淇县朝歌镇,是第二道朝歌城(纣王城)的城垣上段。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纣王子)、斩管叔,流放蔡叔,贬霍叔。将邶、鄘、卫三监之地及殷旧都划为卫国,封康叔为卫君,建都朝歌(淇县),宫殿建在城内定昌(今东街北头),传至懿公,因其玩鹤丧志,不理朝政,终于在公元前660年被北方狄人所杀。城垣南北长3100米,东西宽2100米,周长10400米。城基宽50—70米,残高1.5—3.6米,城墙板筑,板眼明显,均为平夯,板眼间距2.20—3.10米,板眼孔径6—8厘米,夯层清晰,夯面平整,夯层厚至每层6—12厘米。在夯土中发现有商末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细柄豆、陶瓶底、陶盆、绳纹瓦片,矮足粗绳纹鬲、绳纹小薄砖等。1987年3月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故城附近有三个作坊遗址:第一处是位于付庄及该村南北的冶铁作坊遗址。1986年发现。相传始于殷纣,西周卫国至汉代仍用。呈长方形,长宽均约300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3.1米,含有大量矿石、铁块、木炭、残炼铁炉、模板、残鼓风管、烧土及铁制品,并发现一件耜铧和大量商代陶片及卫国至汉代瓦片。第二处是西坛冶铁遗址。1988年5月5日发现。遗址在县城红旗路中段北侧30余米处,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面积1500平方米。距地表0.7米,文化层厚3米,包括物有木炭、炉壁、铁渣、矿石、铁块、红烧土、模板及建筑所用稀绳纹筒瓦、板瓦和生活用具陶罐、盆、瓮、豆等。经省文物考古所发掘确定为战国中期卫国炼铁作坊。在全省同类冶铁遗址中居第四位.第三处是位于东关村东的制骨作坊。相传是商王武丁时期制古作坊,西周卫国仍用。面积约有7.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3.5米。清宣统三年东关农民在此挖出牛、猪等各种骨骼(有的已变为化石),以及残骨器(上面的锯痕清晰)共300余马车,由奸商卖给英国、意大利文化侵略分子,经火车运走。1958年修路时,又挖出各种骨骼数十车,填于路基。1988年,在路北侧排水沟断面上,仍有大量骨骼露出。有的骨头上有锯、钻、磨等加工痕迹。

    武公祠 建于春秋初。原在淇县西北30里山内耿家湾(夺丰水库山腰)处,相传为卫民感卫武公治卫有方而建,称武公祠。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淇县志》云:“武公庙,在县西北三十里,弘治七年(1494)知县颜颐寿重建。正德十六年(1521)知县刘金命义士李深鼎新庙貌,创建石门绿竹亭。嘉靖二十三年(1544),知县张宜重修”。清代《淇县志》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知县徐永年重修,隆庆三年(1569)知县李尚实移其祠于县城东北隅天仙庙内,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蒋行义移其祠于太和泉南,崇祯五年(1632),崔庚复移于耿家湾故地,重修庙貌”。清康熙二十八年(1869),知县赵之屏重修,名宦高遐昌等21人募置庄基、建亭、堂、房、舍,有香火地66亩。另有堂屋三间,供赵公等二十神位。民国年间,武公祠仍有大殿、拜殿,泉水两股分东西流淌,祠东北山坡有“有斐亭”。祠前有大白檀树两株,树胸径3尺许,祠东有翠竹,四季常青,今被夺丰水库之水所淹。

   邑励坛 相传卫康叔建,在今淇县北一里许。有明嘉靖祭文碑一通,祭器库1所,宰牲房1所、坛门3个、外门1个,祭器俱全,清代遗址尚存。

    康叔祠 按《史记.卫康叔世家》“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周成王时曾“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淇河间,故殷墟。殷墟朝歌是卫国国都,为祭祀卫国始祖康叔,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户部给事中高遐昌捐地,知县王衍创造。到民国初年祠内尚有大殿一座,瓦皆琉璃,庄严宏伟,殿方三丈六尺,前两侧有陪廊六间。对殿为瓦房三间,大门出厦三间,阶高十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为淇县第一高小。抗日战争前,为民众教育馆址。日军侵占时,于1939年在此设日伪医院,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仅有大殿及临街高墙一处。新中国建立后,为县建筑公司住址(中山路阁南段18号)。

    康百万庄园 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南村庄园路69号,距离巩义市城北2公里。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
   “康百万”原名康应魁,是明末清初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据说他的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巩义方圆几十里的田地都属康家所有,康应魁为炫耀其财富还曾经两次在住宅门口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不惜血本,出资白银逾百万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行宫和“龙窑”,同时又拿出100万两白银捐助清朝的流亡皇室,哄得饱受逃难之苦的慈禧太后心花怒放,给了康应魁一个“康百万”的皇封,从此,“康百万”的鼎鼎大名在全国流传开来。
    康百万庄园是一座与外界隔绝的砖石结构的城堡型建筑。它临街建楼宇,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其围墙环绕山腰一周,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综合了宫延、庙宇、民房、园林等艺术特点,兼有我国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建筑特点,为我国十七、十八世纪典型的堡垒式建筑群。它的庭院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庄园分上下两寨,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装饰各具特色,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中院有过厅堂屋,东西为厢房,院落毗道相通,曲径通幽,大门楼气宇轩昂,二门楼古朴典雅,土窑洞依山就势,布局严谨,蔚为壮观,既雕梁画栋,豪华雄伟,又雍容大度,玲珑雅致,可谓中原一绝。从远望去,寨上寨下一片青堂瓦舍,楼房林立,气势磅礴。
    庄园总占地面积为64300平方米,有9大建筑群体,31处院子,73个窑洞,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同时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该庄园于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我们研究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发家史以及我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2、外省名胜
    康有为故居 坐落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苏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康有为纪念馆、康有为故居、康氏宗祠、澹如楼、松轩、荷塘等主要建筑和景区组成,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康有为纪念馆共由两层展厅组成,展出了康子从少年时代刻苦求学,青年时代立志报国,中年时代布衣上书,请求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失败流亡海外以及办强学会,著书立说等波澜壮阔的人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代伟人康有为为寻求真理的奋斗轨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康有为故居又名延香古屋,建于1858年,康有为诞生于古屋。故居为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面积81平方米,凝重古朴,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民宅。延香古屋采用青砖墙橼木结构,古色古香。古屋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阁楼,两廊中间留有天井,古屋采光足通风好,冬暖夏凉环境非常舒适。延香古屋是保留完好的一处清代建筑,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在这座故居中,康有为饱读中西书籍,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并在此处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论著《大同书》初稿。康有为在故居中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时期。故居也因此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康有为故居经过不断修复,逐步形成以康氏宗祠、大同牌坊、澹如楼、松轩和荷塘在内的配套设施和景点。进入有为故居,绿树掩映、荷香沁人。清晨,千余只小鸟在树上欢唱晨曲,池塘绿波荡漾,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康有为书学院 位于康有为故居旁边,由展厅、创作室、研究室及培训中心等组成,面积有数百平方米,是在故居外围用来堆放杂物的两层楼房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展厅用于展示康有为的一些作品、康有为书学的研究著作、论文等;创作室用于书法家创作及供故居游客进行即席挥毫;研究室用于学术委员会委员进行学术会议。学院由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文联与丹灶镇政府联合筹办,于2004年9月25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位于青岛市南区汇泉湾畔,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原来是德国驻青岛总督府要员的官邸。1923年康有为购买此房作为寓所,直到1927年3月病逝于此。该建筑为德式三层楼房,面积1128平方米,砖木结构。内部家具陈设为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所赠。康有为在此居住期间,会见文化名人,潜力心研究书艺,因此故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寻根联谊
    近十多年来,寻根活动在神州大地上一浪高过一浪。康姓后人的寻根联谊活动,截至目前,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但是对于汤姓名人――康有为的追悼、纪念活动却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公车上书”和“戊戊变法”的领袖,除了政治经历曲折坎坷以外,在学术上也是建树颇丰的,其中他的书法艺术和理论对中国书坛的影响非常大。为了纪念这位伟人,2002年12月24日,由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和青岛国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康有为寓居青岛80周年暨廖克云山水画展”在青岛康有为故居开幕。画界老前辈及社会各界近200人出席了开幕仪式。来自四川嘉州画派的画家廖克云向康有为故居捐赠了画作,以表达对一代人文先驱的敬仰,同时他还向有关慈善机构捐献了自己的作品,以体现艺术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2003年4月4日,清明节到来之际,山东省青岛市在康有为故居举行了康有为铜像安放仪式暨康有为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及该市的有关专家学者、领导及从台湾、香港赶来的康有为的孙子康保延、外孙何康乐和庞田中参加了此次安放仪式和学术研讨会。康有为铜像高1.6米,由岛城著名雕塑家张白涛雕塑。

    2004年9月16日,由共青团佛山市委、佛山南海区丹灶镇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康有为文化节,在康有为的故乡——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拉开帷幕。为了加强佛山青年人文素质的培养,学习先贤,传承文明,结合“丹灶镇首届康有为文化节”,共青团佛山市委和丹灶镇于即日上午举办“佛山青年有为论坛”,并邀请了广东省康梁研究会会长方志钦,香港康学研究专家潘德恩等研究康有为的专家学者,到康有为故乡与佛山青年一起,共同探讨康有为的精神内涵,解读当代青年的时代精神。此次论坛是丹灶“康有为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

    9月25日,南海康有为书学院成立暨“康有为杯”书法大赛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康有为书学院成立暨“康有为杯”书法大赛也是丹灶镇首届康有为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首届“康有为杯”书法大赛吸引了佛山五区的200多名书法爱好者参加。康有为书学院成立日,展出了70幅获奖作品,同时,展出了康有为的一批真迹。据了解,康有为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经历了长达十六年的海外流亡生涯。但是,南海文博部门在收集康有为生平文物时,却发现其流亡海外的文物极少,几乎是一片空白。然而在两年前,南海博物馆有幸从民间收集到的一批康有为在海外流亡时留下的手稿、电报、书信等。这一批康有为真迹包括:康有为《共和政体论》、《大同书目录提纲》、《救亡论》、《保皇会改为国民宪政会章程》、《大借责驳论》等手稿长达70多页,还有康有为与伍宪子(时任国民广东省政府内务厅厅长)、梁启超、冯紫珊等人往来的书信以及各类公函等逾400页。当日展出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南海康有为书学院是一个民间文化学术机构,主管单位为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丹灶镇人民政府、南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业务主持单位为南海区书法家协会、丹灶镇文化站,在机构组成上,由以上五家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任命院长、副院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康有为是为数不多的推动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大师,他的理论著作《广艺舟双楫》是清代碑学的奠基之作,也是集大成之作。清代碑学的发展使中国书法史的内涵大大增加,而且使书法进入了一个最为重大的变革阶段,康有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南海康有为书学院和康有为纪念馆,康有为故居连为一体,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展现康有为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的风貌,南海将因此而生成“康有为系列”文化现象,丹灶首届“康有为文化节”则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一个生动的展示。

    中华民族历来都重视“木本水源”,同祖同宗历来是被后人珍视的。康氏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了三千多年,出现了京兆、东平、会稽等几个著名郡望。虽然康姓后人的寻根联谊活动,截至目前,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但是,古朝歌在外地康姓人氏从1995年以来,先后不断有天津、太原、西安、滑县等地来淇县西岗康庄寻根问祖。淇县康庄、臧口、小河口、骑河黄庄等村康姓人士自觉组织起来,商讨重修康叔祠、武公祠,续修家谱等事宜,吸引我地康姓搞好康氏祖地的开发建设。随着中华寻根热潮的到来,康姓起源地的确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康姓的寻根联谊活动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在神州大地遍地生花,各地康姓人士将踏着祖先的足迹,携手共进,互通有无,为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做出他们杰出的贡献。

图片目录:
http://www.qxzc.com 淇县风光
http://hb.henanews.org.cn 淇县风光/特色物产/旅游景观
http://www.yzcity.com 禹州风光/物产/景观
http://www.greatchinese.net/buddha/buddha063.htm 康僧会像
http://www.shjas.com/file/main.html 静安寺像
《淇县志》1996年编
http://www.prc.net.cn/prc2004/zhxs/items/xing/hou5502/kang.htm 后稷像
http://www.prc.net.cn/prc2004/xgwz/items/500nq/kang01.htm 陕西后稷教稼台
http://wenxue.cccen.com/topic/xingshiqiyuan/20050404152352.html
http://big5.ccnt.com.cn/china/surname/origin/index75.htm
http://www.kang.com.cn/ 康叔图片
http://www.qxzc.com/zgxg/x1/ks1.htm
http://www.yaohua.org/class/history/8/htm/kangg.htm 康有为照片
http://info.datang.net/K/K0277.HTM 康有为照片
http://www.qianlong.com 康有为照片、字画
http://www.51766.com/img/kywgj/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http://www.gongyitour.com/rmjd/ 康百万庄园
 
                        此文根据淇县统战部2006年4月组织编写的书稿整理
,,,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康姓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