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北蒙再探
田涛《纣都朝歌》
我在《殷都北蒙初探》一文中,曾以历史的方文献,证明了《竹书》“更不徙都”之说是错误的;而殷墟发掘的实际,同样也证明了这《竹书》“更不徙都”之说是错误的。试述如下: 殷墟的发掘,首先发现了刻在龟甲和牛胛骨上的甲骨文。在甲骨学的研究上,董作宾氏首先提出分期断代的学说。从而使我国甲骨学的研究,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对我国甲骨学研究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他把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盘庚至武丁;第二个时期,祖庚、祖甲;第三个时期,廪辛、庚丁;第四个时期,武乙。文丁;第五个时期,帝乙、帝辛。后来胡厚宣先生把董作宾的五期分期说法中的三、四两期合为一期,把五期又分为四期。但为管五期的分斯也好,四斯分斯也好,他们都 是把帝乙、帝辛放在一个断代里。这样一来,由于殷墟甲骨的出土,由于甲骨的分期断代,越发证明盘庚到帝辛都是都北蒙的;越发证明《竹书》“更不徙都”的记载是正确的。从而使有些人更理直气壮地认为北蒙是殷王盘庚至帝辛八代十二王的王都。但是在殷墟发掘出土的甲骨中,至今还没有见到盘庚、小辛、小乙的卜辞;也没有见到帝辛的卜辞。所以,李学勤先生说:“殷墟甲有没有盘庚、小辛、小乙的卜辞;有没有帝辛的卜辞,都需要深入探索”(1985《古文字学初阶》),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也清楚地指出:“帝乙、帝辛卜辞分辨不清”。既然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还没有见到真正的“盘庚卜辞”的“帝辛卜辞”,怎能说安阳殷墟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至于王国维的《说殷》说:“帝乙之世,尚宅殷墟”。他说的“帝乙之世”,也不能理解为帝乙的整个时代,因为他不可能见到帝乙的全部卜辞。所以也不能据此便肯定说帝乙始终都北蒙,不曾迁都。我们说帝乙都北蒙有年,在北蒙发现有帝乙卜辞。是自然的。但决不可以因为北蒙有帝乙卜辞。就否定帝乙迁 的事实。所以,我绝不能根据《竹书》上无证于实际的扯言之语;根据尚不能分辨清楚的帝乙、帝辛卜辞,便说《竹书》“更不徙都”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便说安阳殷墟是盘庚到帝辛,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 殷墟的发掘,继而发现了殷王陵。根据专家们的发掘,在洹河北岸,发现有十三座大墓。其西区八墓,除一座未建成外,其余七座均为四条墓道的大墓;东区大墓五座,其中只有M1400为四道墓道,其余均为两条或一条墓道的小墓。杨锡章同志认为:“西北岗大墓并不一定全都是属于王的,可能只有八座带四条墓道的大墓,其形制的规模才够得上王陵,其余四座,因只有两或一条墓道,规模又小,可能属于王的配偶或其他人的”(《商代的墓道制度》见《考古》1983年10期)。他们又根据出土器物的形制判断,提出这里没有殷墟文化第一期的王墓。并肯定西北岗八座带四条墓道的的大墓中,三座(M1001、M1550的M1400)相当于殷墟文化的第二期;四座M(1002、1004、1217、1500)相当于第三期;一座(M1003)相当于第四期。又根据陵墓布局南边晚于北边的规律,认为M1003当是帝乙墓,那座未修成的M1567为帝辛墓,并说西北岗带四条墓道的大墓有九座,而武丁到帝辛恰为张王。这就是说,西北岗的九个大墓,就是武丁到帝辛九个王的墓。 根据杨锡章同志对西北岗王陵区大墓所作的鉴定,我们提出以下看法。 一、专家们根据墓中随葬物的形制,判断殷墟王陵区没有殷墟文化第一期的王墓。这就 是说在殷墟王陵区没有发现盘庚、小辛、小乙的墓葬,我们认为殷墟王陵区没有盘庚、小辛、小乙的墓葬,倒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因为盘庚徙西亳,历小辛、小乙,他们都是崩于西亳的,自然安阳殷墟不会有他们的墓葬。这与殷墟发掘出的十五万片甲骨文中见不到盘庚、小辛、小乙的刻辞,倒是一致的。因而我们应肯定殷墟王陵区没盘庚、小辛、小乙的墓葬。 二、专家们根据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中出土器物的形制及陵墓布局的规律,判断西北岗的九个大墓,就是武丁到帝辛的墓。这倒是个巧合,但我们担心历史的实际并不 是如此。首先以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二期的三个大墓来说,出土的随葬物的形制,虽相当于第二期,但这只是个一般的概念,具体到武丁、祖庚、祖甲,能不能找出他们墓中具有特殊概念的器物。如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器上铸有“妇好”的铭文一样呢?再说武丁到祖甲。帝王应为四个。祖已虽早死,但从卜辞中确可以证明他是武丁的长子,祖已死后,必按王礼安葬(见《观堂集林》卷十二,P.430)。那个相当于第二期的王陵应有四个,祖已的王陵哪里去了?考庚丁、文丁晚年迁都西亳,他们是崩于西亳的,殷墟王陵何来他们的陵墓?专家们对帝乙、帝辛墓的判断,我们认为也是有商榷余地的。按专家 们的推理判断,则M1003、M1567应无疑为帝乙、帝辛墓。但试间M1003的墓中器物,有无为帝乙所有的特殊标志?否则诽谤该墓出土的器物形制昌相当于第四期,怕也不能就此确定为帝乙墓。如帝乙墓不能确定,则M1567如何确定为帝辛墓?否则,如果说M1003相当于殷墟文化第四期,而晚于它的M1567也应属于殷墟文化第四期,因为它们同属于第四期,便“推测”它们是乙、帝辛墓,这样说怕是不能取信于人的。何况历史的实际,帝乙晚年迁沫,帝辛都朝歌。帝辛之世,殷都北蒙早已荒废,帝乙、帝辛死后,怕也不会归葬于北蒙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设想,假如帝乙未迁沫,帝乙死后,帝辛呆都北蒙,那么,即使帝辛生前来不及修好自己的陵墓,而帝辛死后,有武庚以续殷祀,那么,帝辛生前未修好的M1567,武庚一定会把它修好,以葬帝辛,决不会直到今天,M1567还是一座未修好的墓穴。所以,从M1567未修好,不仅可以证明M1567不是帝辛墓,而M1003也不是帝乙墓。所以,九个大墓九个王的说法是不实际的。即使M1400是武丁墓,而其余八个大墓,也只有五座是王陵;它们是祖己、祖庚、祖甲、廪辛、武乙六个王。我们的分析是不是符合历史实际呢?试再看殷大墓的发掘实际:在殷大墓的发掘中,发现在带有四条墓道的大墓里,有的大墓的墓坑里有亚形的木室。最早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的是高去寻先生。根据高先生1969年的整理,有亚形木室的大墓有六座。它们是后冈大墓;西北冈西区M1001、M1003、M1004、M1500;西北冈东区M1400(《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义之推测》39[1969]P175-188)。诚如高先生所说,为什么这六座墓“产避困难之增加,工料之多费而造成形制之木室”?高先生又说:“不容怀疑的它应该是当时丧礼的一种制度建筑。这种丧礼制度的建筑可能是象征着汉时贵族社会的一种礼制建筑,而非一般的住处。”(P181-182)。但是高先生始终没有点明殷大墓墓坑里面的这种“礼制建筑”是什么人的住处,我们点明的说,这是殷王死后的住处。从而说明凡带有四条墓道的殷大墓的墓坑里面有亚形木室的才是王陵。至于说殷王的陵墓内为什么要修建这种亚形的木室。请看本书的《也谈殷代的“亚形”》一文。事实说明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也不完全是王陵。但在安阳殷墟王陵区的六座王陵中,具体到哪个墓里埋的是哪个王,还有待深入的探索。所以,从王陵区大墓的发掘情况也证明:殷墟并不是庚到帝辛,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竹书》“更不徙都”的说法是不足信的。有人以九个大墓九个王,并以此证明“晚商殷并未徙”(1984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151)的论点,我们也是不也苟同的。 殷墟的发掘,继而发现了宫殿区,发现了宗庙遗址。根据殷墟的发掘,洹河南岸的北地,是殷王的宫殿区。这里已发掘出宫殿建筑遗址五十六座,分别属甲、乙、丙三组。在乙组乙七基址的南部有一片排葬坑。这种现象在上屯北地其他建筑遗址附近还很少发现过。因此,专家们认为乙七基址,可以是宗庙遗址。石璋如先生的《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1947年)一文对这片排坑的时代,鉴定为琥丁以后,一直到帝乙、帝辛时期。这种排葬坑在王陵东区也发现有,专家鉴定的时代也相同(1979《商周考古》)。在宫殿的发掘中宗庙遗址的发现,确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有先君的旧宗庙曰都”(《说文》),它是帝的标志,这充分可以证明北蒙是殷都。但始建北蒙王都的究竟是哪一个商王?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也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主张《竹书》观点的人,直到今天还认为是盘庚。但在殷墟的发掘中,不仅在甲文中找不到有关盘庚的卜辞,即使发掘出的殷墟王陵中,也找不到盘庚的墓葬。现在,根据专家们对殷墟宫殿区宗庙遗址前及王陵东区的排葬坑时代的鉴定,却完全可以肯定北蒙始建于武丁(阳甲虽曾都北蒙,但为时甚短)。专家们把排葬坑时代的上限定在武丁埋藏,我们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不过把下限定在帝乙、帝辛时期,似尚有商榷的余地。考帝乙在位三十七年,根据《戊辰彝铭文》,帝乙二十年后迁沫,帝乙都北蒙只有二十年的历史,这片排葬坑的下限定在帝乙,还有道理;而定在帝辛,则于据不足。因帝辛时期,北蒙已经荒废,帝辛都朝歌,他决不会再到无踪迹可寻的北蒙去祭自己的祖先。但这片排葬坑的发现,却又一次证明殷都北蒙只能是武丁到帝乙二十年这段历史时期的王都,而不可能是盘庚到帝辛,十百七十三年的王都。《竹书》“更不徙都”说,再一次证明是错误的。 殷墟的发掘,直到目前虽还没有殷都的城垣,但我们相信殷都北蒙是有城的。考商灭夏后,成汤把王都由南亳迁往西亳,而偃师商城的发现,说明汤都是有城的。后仲丁因水患迁嚣,这座城池临于荒废。盘庚迁殷后,把它进行修补又重新使用,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武丁都西亳五十年,后业迁沫在沫建都,在今河南淇县尚有残存的武丁城。武丁后迁北蒙,历六代八王,后帝乙迁沫,纣都朝歌。如今朝歌城遗存犹在,难道独北蒙无城?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想象中的北蒙城,必也是一座整齐雄伟的城池。所谓“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只有这样一座城池,才能体现出武丁盛世的气概和风貌。只是这样一座城池尚未了现罢了。帝乙迁沫,由于水患,河水泛滥,洹水横溢。北蒙帝都,全没于水。洪水下去,城垣坍塌。历今三千余年,即使原来未没于水部分,也已荡然无存,无迹可寻。但北蒙城垣,总有被发现的一天。 北蒙王都的消失,应在帝乙之世。自帝乙迁沫,帝辛都朝歌,六、七十年过去,曾经作为殷都的北蒙,早已是漫无人烟,被人遗忘的地方了。这就是牧野兵败,纣王为什么不退守北,而死于鹿台的原因。 总之,《竹书》所云:“盘庚徙殷至纣之灭,十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之说,其荒谬,不仅为历史文献所证明;也为殷墟地下发掘所证实。我们应该说,盘庚徙殷,直至纣亡,作为殷王朝都城的,不只北蒙,还有西亳和朝歌。盘庚后王,因为水患和其他原因,辗转迁都于这三个地方。所谓殷墟,也应该是安阳殷墟、偃师殷墟、朝歌殷墟并称的。
选自--《纣都朝歌》 田涛 1987年3月25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