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多年在外漂泊的河南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近年来令人心动的变化,河南是个好地方。”4月25日,记者见到了台籍女博士赵玉芬,未等发问,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便大谈起自己的感受。
从她的简历中,我们不难读出她的忙碌与收获:1979年,回到祖国,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1988年,转赴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授;1991年,以大量实验结果和严密的理论证明,氨基酸和磷的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并提出磷元素是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的学说,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女院士;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01年,成为郑州大学双聘院士。
成为郑大的双聘院士后,在河南省政府的支持下,赵玉芬主持建立了河南省化学生物重点实验室,她说,自己有信心把这个实验室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
这期间,她还为郑大培养了一批“博士后妈妈”,每一个研究周期,她们都能在国际化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20篇。
“能够受邀回家乡观摩中博会,真是太让人高兴了。”赵玉芬院士快人快语道:“举办中部博览会,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各省的发展都提供一个重要的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中博会也是一个宣传河南、扩大河南对外影响的重要机会。”
她透露,自己此次回河南,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尽地主之谊,把受邀请参加这次盛会的5位外国科学家亲自领进“家门”。她与他们一同参加了刚刚在厦门举行的第17届磷化学世界大会,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赵玉芬院士还告诉记者:“几个老外同行没来过河南,下了飞机这一路走过,全都傻了,一个劲儿竖起大拇指连声说河南太棒了。我就在一旁偷着乐呀,心里说,让你们兴奋的还在后头呢。”说到这里,她得意地笑了。(本报记者王晖/文)
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07/04/27/010029072.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