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徒倒戈”——一场恶毒的军事政变
古都朝歌研究

 

   

 

 

百家争鸣 - “前徒倒戈”——一场恶毒的军事政变
“前徒倒戈”——一场恶毒的军事政变
 
作者:岳武佐   加入时间:2009-11-26 18:58:54

“前徒倒戈”——一场恶毒的军事政变


      牧野战场上,殷兵前徒倒戈,直接导致纣王身死国亡,武王胜利周兴。纣王曾长期在朝歌西边深山里(今淇县纣王殿)打造兵器,训练军队。在朝歌山驻军,南北均有三道城墙,东河西山,城池十分坚固。今淇县形容什么东西坚固,都会用一句歇后语,即殷纣王的江山——铁铜一般,来形容。殷纣王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打了一辈子仗,可以说所向无敌,更从来没有前徒倒戈的事,他怎么就会在自己家门口,前徒倒戈,亡于一朝呢?
      我们将一些史料联系起来,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吕氏春秋·诚廉》曰:“(伯夷、叔齐)二子西行如周,至於歧阳,则文王己殁矣,武王即位。则王使叔旦就胶鬲於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山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禧!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
      微子是纣王的大哥,胶鬲是殷之重臣。他们的叛国,影响重大。
      微子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继承王位。所以,他对纣王始终怀恨在心。其实这事也怨不得纣王,但微子始终对纣王不满。
      纣王即位之后,由于观念更新,殷纣王进行了一些改革,如:解放奴隶,奴隶不仅可以做官,而且可以做大官。宗亲、贵族中的庸才,他不任用,等等。这些改革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引起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并且形成一派反对势力,它们的代表人物就是微子、比干、箕子。
      微子为推翻纣王,讲了许多纣王的坏话,大造悲观亡国舆论。﹙见《微子》﹚与纣王决裂。
      周人对殷早有觊觎。为此,文王耍了几十年的两面派,应该说他是中国两面派的鼻祖。武王又伪装了十多年,只是感到力量太簿弱,不敢下手。现在看到殷国内部分裂了,有机可乘了,便悄悄下手。
      武王看准了微子和胶鬲,认为微子是帮助自己灭殷的绝好“人才”。所以,武王派召公去收买微子开,又派周公收买胶鬲。 结果,大获成功。
      就这样一个微子,一个胶鬲,为了一己之利,他们背叛了自己的祖国,与周人签订了卖国盟约。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能不干坏事吗?为了“代殷后”,微子要和纣王作对,胶鬲也必然紧随其后,出谋划策,鞍前马后,忙碌奔波。纣王要维护国家安全,微子们要出卖国家;纣王要安定团结,微子们要把国家的秩序搞乱;纣王要人心安定,微子们要搞得国内人心慌慌。总之,微子要把国家搞乱,人心搞乱,把纣王搞得威信扫地,才能实现自己“代殷后”的目的。为此,什么国家利益,兄弟情谊,一切的一切,都置之脑后。
      微子为了争夺王位平时对纣王不满,可以理解。但以亡国为代价,换取一个“代殷后”的位置,这就充分反映出微子内心的卑鄙。微子们出卖了国家,有盟约为证。但是,微子为灭殷作了哪些准备,古籍中对此却绝少透露。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微子们的叛国行为终会暴露。
      《史记·周本记》曰: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其他书中也多有伯夷、叔齐投奔西周的记述。但绝大多数都是只说伯夷叔齐归周,而不说他们到周之后的情况。这说明古人在对待纣和周的问题上,都是站在周的立场上说话,美化周人。司马迁也不列外。很少有人像子贡一样,讲一些客观、公正的话。
事实上伯夷叔齐到周之后,通过“观周德,”得出的结论是“周德衰矣”。结论是“与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结果是“二子北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见《吕氏春秋·诚廉》)对这一事实,古人绝少提及,更没人讲周德衰的话。
      为了强调纣坏周好,《史记·周本记》又曰: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尽管作者如此交代是为了说明周好纣坏,但我们从此却可以看出,以微子为首的叛国集团何其强大。
      被孟子誉为圣之清者的伯夷和叔齐认为:周德衰,留在周国做事,是沾污了自身,是在与周人同流合污。那么,正在殷朝服务的太颠、闳夭之流,却报着私人的目的,背叛祖国,投降周国,与周人同流合污,干着不可告人的亡殷勾当。然而这些人又都冠以贤者的头衔。
      《淮南子十三》“殷之将败也,。太史令向艺先归文王。”
      《史记·殷本纪》:“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史记·周本纪》也说:“太师疵、少师疆抱其乐器而奔周。於是武王……遂率戎车……以东伐纣。”
      从两个“遂”字中可以看出,大师少师奔周,与周人出兵有密切关系。武王出兵与殷国是通着气的。
以上可以看出牧野之战前武王和叛国集团微子们的准备情况。纣王对此却蒙在敲里,亳不知情。
从牧野之战的具体情况看。
      《新资治通鉴·商纣“淫虐”丧国》曰:据说,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
      《中国古代史》说: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那些被迫从军的奴隶,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朝歌。
      《中国史纲要》说:武王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没有遇到抵抗。不久即进据商都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北﹚,这时商王纣发兵,仓惶应战。《诗经》说“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商纣王的军队虽然很多,但商军是由奴隶和贫穷自由民组成的。他们对周人并无敌意,反而把周人看作自己的救星。古书上说,当时商军在战场上起义,倒转戈矛以攻于后。战争以武王的胜利而结束。
      《史记·周本记》曰:“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从战争的地点上看:战争是在殷都朝歌南七十里打响的,还有传言说是在朝歌南三十里打响的。武王率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走一两千里伐纣,竟然直奔纣都城之下,中途未遇到任何抵抗,纣王也竟混然不知。这岂非咄咄怪事?纣王的情报人员干什么了?纣王修建的烽火台干什么用了?一般来讲,在古代,一个国家去灭亡另一个国家,一下子能把军队开到被灭国的都城之下,是不可能的。那么,小国的周武王,一下就把军队开到了大国殷纣王的都城之下,而且殷纣王还根本就不知道,这其中难道没有玄机吗?
从时间上看,纣王知道周军来攻的时间很晚,他来不及组织军队。
      再加上,“据考证”“约公元前1045年,殷历正月间,帝辛从山东人方回殷都朝歌过年”。﹙文叶雨蒙:《殷人东渡美洲》﹚
      所以,殷纣王对周武王的到来,知道得很晚很晚。对周武王的到来感到很突然,无论精神还是物资都毫无准备。这是可以肯定的。
      殷纣王既然是在周武王的军队到达牧野之后才知道武王打来了,那么,在大军远在东夷,国内兵力空虚的情况下,怎么说纣王的军队又是“七十万”啊,又是“十七万”啊?这些说法可信吗?况且,纣王的军队都开赴了东夷战场,纣王征东夷的部队才十五万。国内军队空虚,何来七十万、十七万?纣王即便是神仙,一个早晨也难调集来几十万军队开赴战场。假如说牧野战场上确有众多殷朝部队,那么,这些队伍肯定不是殷纣王组织的。既然纣王组织不了军队开赴战场,何来“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吕氏春秋·贵因》中的一段话透出了许多秘密。曰:“武王使人侯殷,反报岐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 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日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不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
      殷使胶鬲候周师,这个“殷”是谁呢?是纣王?武王到达牧野之后,纣王才知道武王来了,这时候他还不知道呢!是其他人?他是谁?他怎么知道武王出兵了,而且到达了鲔水?这个人肯定一直与武王保持着联系,而且权力最高,能代表殷,且权力在胶鬲之上,能“使胶鬲”。这时,比干已死,箕子被囚,有资格代表“殷”者,唯有微子。可见这个“殷”就是微子。
      武王接见了胶鬲,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周之走狗、殷之叛徒,在决战的前夜,他们的秘密会谈,能说些什么呢?且看: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己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目的是“救胶鬲之死也。”武王让胶鬲回去报其主:武王甲子就至殷郊。这岂不是二人商定的开战时间与地点吗?
      时间定在甲子早晨,便於夜间行动,不易惊动纣王。
      地点定在纣王城下,距纣王近,纣王插翅难飞。速战速决除掉纣王。
      胶鬲与武王密谈之后,在回朝歌的路上,就顺便告知关卡、烽火台等有关方面,武王军队经过时,不报警、不点火。武王沿着商定的路线,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了纣王城下。
      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这岂不是武王与胶鬲商谈的作战时间、地点得到证明了吗?
“殷已先陈矣。”这个“殷”就是“殷使胶鬲候周师”的殷,这个 “殷”岂不也是指的微子吗?
这个已先阵的殷军肯定是微子的军队。
      武王在《牧誓》中明确告诉大家:弗迓克奔,以役西土。意思是不要杀掉殷军中前来投降的人,以便让这些人为我们服务。
      战争尚未打响,武王怎么就知道殷军中有人“奔”来,要投降他们呢?武王又怎么会知道这些投降的人不会是假投降,而是真投降呢?他又怎么知道这些尚未投降者投降之后会帮助他呢?
      事实果真如武王所说,殷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这岂不证明前徒倒戈以开武王,是武王与胶鬲密谈好的重要战术吗?
      《吕氏春秋·贵因》讲的就是凭借外力外物的可贵。作者从周朝经历的那么多战争中,选择了一个历史上称为牧野之战的“战争”,作为典型的例证,歌颂武王多么聪明能干,“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本来就知道自己不是纣王的对手,无法与其对抗,可是借助用殷人打殷人的办法,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还有什么敌人呢!然而,我们却从中看到了“牧野之战”的实情。
      牧野之战是武王和微子为灭亡殷国而玩弄的一个圈套。
      战争的时间、地点、前徒倒戈都是微子与武王战前商定好的。
      牧野战场上的殷军,是微子组织的投降军队。
      前徒倒戈是微子和武王合兵追杀纣王的手段。
      如此的“战争”,纣王何能不“败”,何能不死?
      从最后的结果看,武王与微子实现了盟约,进一步证实,牧野之战是武王微子根据原先签订的盟约合伙完成的。
      《史记·周本纪》:以微子开代殷后,国於宋。《史记·宋微子世家》曰:……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於宋。微子们实现了自己的卑鄙愿望。
      《史记·周本纪》曰:纣亡之后,“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叛徒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牧野之战,准确地说,应该叫牧野政变。它是用武王与微子交战的形式,然后合伙剿杀纣王一个人。它是一场恶毒的亡殷军事政变。亡殷,“功”在微子。微子这个殷国叛国集团,在亡殷上,起到了巨大无比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把殷亡的罪过,把前徒倒戈的原因,统统硬加在殷纣王的身上,这真是错案、冕案!亡殷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微子,然而,千百年来,微子却被人们歌颂为贤人,仁人。这真是历史的颠倒,黑白的颠倒。我们应该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重新颠倒过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纣王的冤案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冤案,最大的冤案。这个案应该翻,必须翻。微子是亡殷的千古罪人!这个案应该定,必须定。
      纣王是于中华民族有功的千古英雄!
      罪人,让其永远耻辱!
      英雄,让其永远光彩!
      最后,我想抄录一段毛主席的话,供大家思索。
      毛泽东1959年6月22日同吴芝圃等人谈话时说:“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王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前徒倒戈”——一场恶毒的军事政变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