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淇县文物旅游的几点想法
古都朝歌研究

 

   

 

 

百家争鸣 - 关于淇县文物旅游的几点想法
关于淇县文物旅游的几点想法
 
作者:岳武佐  加入时间:2009-11-26 18:58:20

      淇为卫都。卫故殷墟。﹙尚书杜臻《卫武公碑记》﹚
      淇殷之故墟也,往迹视他邑为最。﹙御史毛麟之:《淇具旧志序》﹚
      淇虽卫支邑,在昔为都会之所。其山川封域,城池宫室,与夫礼乐衣冠,患阕生齿,形莫与之京。至纣失旧物,姬武迁都,寻以残坏。致使过者动麦秀之悲。太祖高皇帝,肃清海内,割以为县,虽壤地偏小,而帝王之陵寝,圣贤之祠宇,忠义之余芬,仙释之胜概,一时可述可法可吊可悲者崭然犹存,稍为修饰,自当改观。﹙毛麟之《淇县修建谯楼县治记》﹚
      淇卫支邑,形胜甲於他所。殷昔建国於此。实帝王都会之邑,薄海九达之道也。﹙毛麟之《改建濬圣武公祠记》﹚
      淇当室壁之分,居天下中。流峙渊丽,人物甲宇内,驱车逼者,莫不托景留连,歌颂不置,洵古一大都也。﹙邑令王谦吉:《淇县旧志序》﹚
      淇为古朝歌,地在天象,则图书之秘。府在地胜,则中原之奥区。昔王武子与孙子荆各言土风。王曰: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曰:其山崔嶫以嵯峨,其水呷漂而扬波,其人磊落而英多。据志所称,肘山腋水,地形爽垲。似当兼之。且以康叔故都,武公遗泽,又吾夫子所经过化凭轼而叹既庶者也,千载而下,诵诗读书,不必披对邑乘而己,令人神游其境矣。﹙县令《淇志旧序》﹚
现在我们介绍淇县常说,淇县古称沬邑,易名朝歌。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也曾为州郡县治所。然而,淇县不是中国古代几大古都之一,暂且不说。连中国文化名城也不是,仅为省文化名城。惜哉!惜哉!
淇县文物古迹多,破坏也多。近年来文物保护取得不小成绩,但仍应好上加好。为此,我想提几点建议,不论对不对。

 
      一、加强对三里桥的保护。三里桥即殷墟桥。因其在县城北三里,故群众叫它三里桥。它原本建在“官道”上,也可以说是御道上。始建於明隆庆年间,距今也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当时县令李尚实有记。该桥在当时来说,建筑规模较大,形式优美。尽管桥两侧栏杆已毁,但主体建筑仍很完好。今天,我们通过它,不但可以了解明代的建桥工艺,而且可以了解淇县的地貌变化。由於它的不可再生性,对它的任何破坏,都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此古老而又如此结实,仍在施用的明代桥梁,在周边县市已不多见。对它的保护迫在眉睫。如果中山路继续向北开通,三里桥的命运堪悲。如果它不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命运会更惨。淇县可能会失去一个颇有价值的文物,对研究中国桥梁建筑也是一个损失。
      二、加强对大觉寺大殿及佛像的保护。据县志记载,大觉寺建於金太和二年﹙即1202年﹚,距今已800余年。解放后,这里一直是学校。现在这里仍有寨墙遗址,有大殿一座,佛雕一尊。随着学校的规划调整,一旦这里不再办学,其命运也不堪设想。如果它也不是县级文化保护单位,这座千年古寺也将悄然消失。这个损失我想也是可怕的。
      三、保护东掌岳飞寨。岳飞寨位於东掌村南两个山头上,东侧的叫大寨,西侧的叫小寨。这一信息由王局长提供,王局长还亲自带我们实地考察了一次。寨墙仍在,高者两米左右,低者不足一米。王局长还告诉我们,原来有一块大石碑,记载了岳飞在此抗金的情况。这块碑我们当时没能找到。
《宋史·岳飞》曰:“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引兵益北,战於太行山。擒将拓拔耶鸟。居数日,复遇敌。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剌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
       据《新乡县志》载:岳忠武战垒 ,在县南二里 。拔新乡时,驻兵地 。高丈余 ,亦称岳王 营, 即东西岳王营, 今之孟家营臧家营是也 。
      新乡县连岳飞的驻地都载入了县志,称为岳忠武战垒。而我们淇县有寨有碑,县志上竟只字未提。如果不是王局长提供,不知还会隐藏多少年。
尽管我们没有见到碑刻,我们相信,这座岳飞寨是真实可信的。收复新乡之后,第二天夜里,岳飞屯石门山下,即辉县百泉。岳飞进战太行山。在无军粮的情况下,“飞引兵益北”,肯定是沿太行山北进,从百泉到淇县不足百里,一天的路程。在东掌安营筑寨,拦击金人的反扑。这是很合乎情理的。
岳飞寨给我们指出了岳飞进战太行益北的具体地点,解决了一个历史盲点。它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岳飞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他的爱国主义永放光辉,他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治国思想,永放光芒。他的治军思想,战略战术,是一座军事宝库。岳飞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基地。
       四、创建甄济祠、《新唐书·甄济传》曰:甄济,家卫州。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几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探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安禄山入朝求济於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己,为起。禄山下拜钧礼。居府中,论语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圯,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佯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欷嘘嗟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使污贼官罗拜,以羞其心。
      甄济以其仁,使一些人环山不敢畋渔,以其的正直及政治敏感察出了安禄山的反谋,以其足智多谋的智慧躲开了禄山的反叛,不污禄山,又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使希德止刀告病。甄济高度的爱国主义嬴得了上下颂扬,以致使污贼官罗拜以羞其心。
      元代王恽在《重修道院记》中曰:唐甄济隐居兹山,至远迩化服兮,死亮节,不污禄山。而且遗憾地说:甄济公大节,虽传卓行于唐史,发幽光於翰笔。在山中故事独乏旌记。希望屋而祀之,俾后之游居,灼知景仰,审夫出处,大义所在,以勉志节而砺薄俗。
      王恽的话,颇有见地。在今天,给甄济辟出一席之地,建祠祀之,对提高云梦山景区文化品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都有一定意义。
      以上意见可否,由有关人士酌定。我如果不讲,可能会有遗憾,会有愧对故里的自责。
 
                                                                                        2007.3. 
 




 

 
     
关于淇县文物旅游的几点想法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